本刊记者|鲁烨 赵宁
在全球信息化大潮中,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新闻媒体必须加快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在组织机构和传播体系,在新闻产品创意制作、营销策略和市场运作模式等产业链基础性环节上进行全面改革创新,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在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占得一席之地。目前新技术给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必须认真对待,并要找到解决之道的大问题。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4年学术年会于2014年9月17日-1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可谓是正逢其时,并确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新技术助力媒体改革”。
9月17日,来自各省市电视系统、报业系统、通讯社、网络传媒等近300名代表齐聚在山清水秀的贵阳,在中国新闻技联2014年学术年会上,来自国家政府机构的相关领导、媒体行业的掌舵者和年轻骨干,以及技术公司的技术精英等纷纷登台建言,分享领先的媒体融合理念,畅谈新技术对传媒业的巨大影响,热议应对变革的新思路。通过观点碰撞,探寻到一些可以“疏通”传媒变革道路上“阻塞”的方法,共同前行。
作为高新技术与传统出版业融合而催生的新型出版业态,数字出版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数字出版的出现,拓展和丰富了出版的内涵和外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已经是业界的共识;同时,数字出版也成为了IT界和资本界等相关领域关注的重点。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谢俊旗在演讲中总结出,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形态日益丰富、数字内容收入偏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数字阅读渐成趋势、用户规模不断攀升、产业政策日趋完善”的行业特点。总体来看,数字出版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但对传统出版企业来说,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确是一个现实的难题,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如何在数字时代继续占领新闻和信息传播制高点,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我们所有报业同仁都应该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的现实课题。
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除了需要业界同仁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实践外,政府管理部门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谢俊旗详细阐述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方面的几点举措:
1.构建政策体系。《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出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的25%,在全国形成8—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建成5—8家集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形成20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
2.推动转型升级。这几年,总局在推动转型升级方面做出了多种努力。一是开展转型示范。2013年6月,确定了首批70家转型示范单位,首批入选的单位基本真实反映了当前传统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转型的客观实际,既有亮点和可示范性,又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对于带动全行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启动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2013年,联合中宣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央企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从财政部争取到了1.7亿元国资预算资金用于软件配备和硬件升级;2014年,又争取到了近3亿元国资预算资金用于特色资源库建设。三是实施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今年4月,总局联合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计划三年内持续支持新闻出版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2014年,通过评估筛选,向财政部推荐了149个项目,预计全行业今年将获得约3个亿的产业资金支持用于数字化转型升级。
3.实施项目带动。数字复合出版工程研发适用于信息化环境下,为采编、制作、管理、发布和服务五大出版环节提供一系列数字出版装备和完整的技术支撑,打造全新的出版流程,全面解决数字出版内容和产品的生产与发布问题;中华字库工程将解决上述数字资源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中华文字或相关符号的输入、存储和查询问题;数字版权保护工程提供一整套保障数字版权运营安全高效的技术方案,在数字资源的生产、制作、销售或传播过程中,保障作者、出版社、销售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重点解决知识构建及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设完整的、覆盖各知识领域的知识资源数据库群,既为新闻出版业提供内生动力,也为面向市场开展服务提供外向支撑。目前在建的版权保护、中华字库工程以及即将启动的复合出版工程,已经起到了很好的项目带动效应,相关成果转化工作已经开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局正在与财政部积极沟通,探讨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立项渠道与实施方式。
4.打造产业基地。基地战略一直是总局的重点战略之一,从2008年开始,总局先后批准了13家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打通产业链,共享商流、信息流、数据流、物流、人才流。经过几年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发展良好,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
5.打击侵权盗版。为了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总局高度重视打击侵权盗版,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十年开展了专门打击网络侵权的“剑网行动”。今年针对快播和今日头条等企业的调查处理受到媒体高度关注,也有效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6.组建行业协会。2013年10月,总局批准成立了由孙寿山副局长任理事长的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为业界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反映诉求的渠道和开展合作的途径。目前,相关二级专业工作委员会正在有序筹建中。
数字出版,是出版与科技融合后产生的全新产业形态,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总局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总局将与各省、相关部委、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努力,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机制与模式建设,以此为发力点,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沈水荣指出,在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中,由于失去历史机遇,中国出版业有一个重要板块已基本“腾笼换鸟”:新华书店——已被一些电子商务平台所取代;现在还有第二个重要板块,正面临“腾笼换鸟”式转型:传统出版社——正在被民营、电信等领域的新兴数字出版商所替代。
沈水荣在演讲指出,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效益,正如有人说,不管留此“鸟”还是换彼“鸟”,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好效益就是好“鸟”。同时还提出对于“腾龙换鸟”式转型的几点思考。
“腾笼换鸟”式转型会不会影响出版业数字化的进程?
从目前态势看,传统出版社久推不动,步履蹒跚,而新兴数字出版商发展势头强劲,有的已经崛起。因此,“换鸟”式转型是否可以带动整个行业快速转型升级?是不是一条顺其自然、无心成柳的捷径?但也有人提出:“换鸟”式转型由于失去了与传统出版的继承性,未必转得顺利。担心转型得到的会不会是一个“畸形儿”?从而欲速不达?
“腾笼换鸟”式转型会不会导致产业内部组织的低效率?
近年来,经济学界,认为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不是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多年来国内一些企业集团化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换鸟式转型”形成的未来出版企业集团,是纵向一体化结构的。这是因为,内容是数字出版的核心,新兴数字出版商原先不掌握内容,整合内容产业是其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由此是否可以作出判断,“换鸟”式转型可能会带来产业的低效率?值得深入探讨。
“腾笼换鸟”式转型会不会不利于党管意识形态和正确舆论导向?
如果出现“换鸟”式转型,新兴数字出版商可能会在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内部组织中在数量上占多数,在出版传播实力上居于优势地位;而新兴数字出版商多数可能是民营企业和非国有资本,还有一部分有外资背景。如果把握不好,国有出版机构是否会失去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而会影响到党管意识形态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为什么数字出版在传统出版社迟迟发展不起来,单单从行业外部生长起来?出现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现象,最根本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之类的问题,而是传统出版业内缺乏数字出版的生长环境,传统出版业的“笼子”容不得数字出版的生长。因此,沈水荣认为“换鸟”不如“改笼”,把笼子筑好了,业内环境改善了,没有钱可以有钱,没有人才、技术也可以有人才、技术,数字出版自然就会发展起来,并提出改善的行业环境有三个方面:体制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行业文化环境。
1.改善体制机制环境。全国出版社名义上已经转企,但实际上大多数背后还靠着“娘”,与原来所在的行政机关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出版社内部看,多数由一个行政部门或部门化、行政化的所谓公司在做数字出版,做好做坏都在社里一口大锅里舀饭吃。如此体制下,数字出版做不起来是正常的,做起来了才是例外。 沈水荣建议政府部门及出版企业抓数字化转型,要从体制机制抓起,所有数字出版项目不做则罢,要做就得通过组建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独立实体来做,真正营造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良好环境。
2.改善政策法制环境。现在数字出版没有独立的政策法规体系,几乎做什么都是以传统出版为本,比照、套用传统出版的一套做法。不管“老二”长多高多大,还得穿着“老大”的衣服。数字出版是大数据出版,一个出版物往往涉及许多甚至成千上万的著作权人。当前的根本出路在于“疏”,而不在“堵”。数字化时代,版权要充分流通,图书要尽其用,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法制应当为著作权的流通和使用松绑,为数字出版开辟发展道路。
3.改善行业文化环境。进入数字出版时代,出版行业文化仍然是“书香”文化,但这个“书香”已经不是纸张加油墨的“书香”,而是屏幕加数据的“书香”。沈水荣认为,应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办事习惯等方面,有所更新,有所超越,让“书香”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一是培育“重科技”的文化,大力推进内容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摆脱传统出版中内容与技术分属两个环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打破对数字化技术的神秘感和陌生感。二是培育“大生产”的文化,摆脱传统出版“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以及“单打独斗”的劳动方式,引导员工自觉适应数字出版的社会化大生产环境,善于宏观思维和协同劳动,提高制作开发大数据出版物的能力。三是培育“快节奏”的文化,传统出版讲求精雕细刻,慢功出细活,这种环境中,宁静多于激情,形成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文化氛围。而数字出版技术日新月异,出版物几乎不停地在更新换代,在这种环境中,要求我们激情多于宁静,需要培养一点只争朝夕,紧张快干,有张有弛,粗细相宜工作氛围和作风。
新华社713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12月,是在“技术先行”理念指导下,围绕六项重点技术工作,以应用基础研究和集成研究为主,按照统筹研究开发和运维保障关系,贴近新兴媒体建设与市场需求等工作原则,从事新技术应用研究、系统验证测试和仿真示范验证等工作的新媒体技术研发机构。
713实验室的重点工作是按照“开放、流动、竞争、联合”原则,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开展集成创新、二次创新,突破新闻行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标准、专利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据新华社713实验室副主任刁毅刚介绍,713实验室的主要学科方向有:大数据与智能信息处理,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等,713实验室下设云计算、知识工程、GIS应用和标准符合性检测等子实验室。
713实验室诞生时间虽短,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成功支撑了“新华社两会集成服务供稿专线”开通、新华通上线、总编室“轮轴-轮辐”流程再造等日常创新;以“新华通”、“党政客户端”等重点项目为基础平台,成功研发了一批支撑新华社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建设的资源汇聚,用户服务、交互与聚合平台,新媒体终端和原型系统,搭建新媒体测试、验证和示范应用环境;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对掌控核心技术的作用,建立713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动与新媒体中心的合作,实现713实验室体制机制变革,建立713实验室科研成果和总社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分社需求联动和对接机制。
刁毅刚对新华社713实验室的建设也谈到了一些思考:
开展技术与体制的创新的战略需求来源于提升主流媒体的社会舆论主导力,这是建立社会舆论新格局、打通两个舆论场以及承担社会舆论新格局与主流媒体责任的需要。新华社713实验室成立以来,为主流媒体实现社会舆论主导力开展了有益探索,例如:运用话题跟踪和发现技术、运用新闻线索发现技术增强主流媒体机构的议题、话题设置能力,丰富和增强主流媒体议题、话题的设置策略;运用UGC新闻认证技术增强主流媒体与微博的互动,运用媒体影响力竞争力分析技术增强主流媒体之间互动;此外,提升主流媒体的社会主导力需要技术创新:运用新闻线索发现技术,以“尽快提供情况的方式”影响网络舆论;运用建立大采集中心体制创新,以“尽快提供全部情况的方式”引导网络舆论;运用事件和舆情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第二落点”,以“以我为主提供情况的方式”引导网络舆论。
开展技术与体制的创新的另一方面战略需求来源于传统媒体新闻产品知识形态的升级和演进,韩国的著名自媒体网站“OhMyNews”的全球浏览排名从100名内坠落到7341名的案例,表明传统媒体在对既往报道、海量数据的调阅能力上依然存在明显优势,未来新闻产品的形态将从“关于事实的知识”转变为“关于事实知识的知识”,这将表现为新闻产品深度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例如专题报道、深度分析和全景式新闻报道等语境化新闻报道;运用数据挖掘、动态图、地理信息定位、互动技术和媒介融合技术的“可视化”新闻报道等数字化新闻的出现;传统舆情向“智库”的转型,标志着新闻机构从“决策参考”向“决策依据”的角色升级,新闻服务对象分众化和小众化,商务智能和决策咨询服务。
创新在体制创新战略需求来源还在于传统媒体机构的再组织化,例如:扁平化治理、创意自主权、项目竞标、团队组建、经费支配以及迭代开发等手段。另外,713实验室还作了媒体的再社会化、内容生产活动的高参与度、内容生产组织的高社交化、内容生产过程的高度生活化等方面的探索;通过“实验室”探索媒体的再服务化,新的生存思维:从传统的瀑布模型向迭代开发转型,新的生存手段依托,从产品销售向服务提供转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APP和微信等移动应用的出现,很多人会将传统媒体行业向新媒体转型理解为开发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开设微博微信账号运营,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中国日报社从2009年第一款Chinadaily News APP登陆苹果应用市场开始,用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新闻客户端在苹果、安卓和微软三大主流平台的全覆盖,拥有自己的新媒体广告运营平台了。
但是,现阶段新媒体移动产品形态还远不仅仅如此,随着新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及新传媒生态的日臻成熟,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在当前中央提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的指示精神下,中国日报新媒体实验室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探索和研究,确是恰逢其时。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实验室副主任韩冰在演讲时介绍到,中国日报新媒体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7月,初衷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中国日报自己的全球媒体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构建面向全球的“融媒体”传播研究平台,对媒体受众行为分析、媒体传播效果、媒体传播渠道与趋势变化等进行研究,更好的服务于中国日报的媒体转型与融合。
在技术层面,新媒体实验室的研究,结合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联合实验室在新媒体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融合专家知识,对媒体的传播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形成媒体传播路径、趋势、效果的可监测、可评估、可预警、可干预,进而为实现对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和决策支持。
现阶段,中国日报新媒体实验室已经出炉了一批可圈可点的项目。
(一)组建一个智库:组建以海内外媒体专家、海内外意见领袖、领域资深评论员和专业媒体人为专家的专家智库。
(二)构建两个体系:媒体传播效果指标体系和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三)建设三个平台:全媒体数据收集平台、全时空传播路径追踪平台和全媒体传播效果综合评估平台。
上述成果可实现对中国日报媒体融合业务的全面支撑,服务于内容生产的全流程。
在策划阶段,全媒体数据收集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聚类,辅助编务发现热点新闻并进行选题策划。随着事件态势的不断发展,在事中报道阶段,编务策划人员可基于热点关键词配置,还原事件发展路径,实时掌握事件发展脉络,定位信息引爆点,进而发现下一阶段新闻传播的关键点、亮点,准确定位报道方向。事后总结阶段,基于媒体云平台的事件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的计算结果,对媒体在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得到媒体报道能力排行,一方面总结自身工作成绩,一方面找到与他媒差距,通过量化指标的衡量,不断提升媒体自身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实验室的建设上,中国日报社采取了借力发展战略,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传媒大学等科研、学术机构建立不同专业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较为完善的产、学、研生态系统,实现对中国日报国际传播和融合发展的创新支撑。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传统纸媒逐步暴露出时效性不强、传播方式单一、互动性差等短板。读者流失、广告下滑、盈利降低,成为国内各大纸媒面临的最大问题。据温州日报社计算机信息处负责人金建明介绍,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品质报业、效益报业、素质报业”为目标定位,依托新媒体技术向全媒体转型,用户数量迅速跃升,舆论引导力明显提升,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利润同比增长12%以上,总收入、广告收入实现高位逆市增长。
品质是立报之本,决定着党报发展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公信力。2013年,温报集团率先在温州都市报进行试点,率先建立了全媒体中央控制室,充分运用报纸、周刊、温都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六大平台,实现了多介质、多平台发布。例如在2013年台风“苏力”报道中,该报就发了21个整版、温都网成立专题滚动发布、温都微博发了100多条、温都微信每天加推一次台风信息、掌上温州每天三次推送、短信平台向数千网民发送台风快讯。打造了“新闻滚动、内容联动、媒体与读者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品质报业不仅仅是对传播渠道、方式的再造,更多的是对用户诉求的关注。温州网络问政平台由温州日报开发,广大网民可在上面投诉热点难点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媒体迅速介入和查处,并通过网络和报纸向广大市民公布,很好地发挥了媒介融合的效用。
效益是强报之基,2014年温报集团将经营创新重点放在全媒体营销盈利模式的探索上。利用纸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辅之以新媒体思维和新技术,为集团的效益增长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温都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以旅游全媒体为试点,成立七大全媒体中心,探索全媒体运营、盈利新模式。温都要求每个全媒体中心新媒体的创收指标不低于10%,尽量抢在垂直互联网服务商在本地大规模落地部署之前,完成调整,借助全媒体形态、现有品牌和关系网络优势,加速转型为领先的本地内容和服务供应商。
温都还试水电商。“温都猫”是以国内外优质生鲜、农副产品等商品为主打的B2C商城 ,当天送达、实行“零仓储”等特色经营。于5月20日上线运营,当日点击量达5万多人次,成交400多单。目前,日均订单数稳定在150-200件左右,并呈逐步上升态势。市民可通过“掌上温州”、温都微信和温都微博直达温都猫,提升用户体验。
温报集团下属的温州网还上线了温州书画艺术网平台。该网是温报集团借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联合温州书画院创建的,成功实现线上交易,半月内销售9幅作品。
人才是报业动力之源,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与新媒体的融合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攻关,也不是资金投入,关键是人,是理念、机制、流程和业务的创新。人才再造不是简单的岗位“划拨”,而是要植入互联网基因。为统一员工思想,实施理念再造,更好地助推纸媒转型和全媒体建设,温报集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新闻采编导师制、青年采编讲武堂等方式,邀请传媒领域专家学者来传授新媒体的先进经验和创新理念,派出700多人次到知名高校和报业集团进行全媒体转型的学习和考察。
媒体转型,技术先行,如果没有新媒体技术保障体系,全媒体的运行则无从谈起。方正畅享全媒体、CMSTOP 媒体版、 ECSTORE系统、“掌上温州”移动客户端全新升级、微信营多用户平台 、温都舆情等6大平台为温都全媒体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温报集团从事新媒体技术开发和维护人员近20人。先后自主开发了分类广告、二维码电子票务、电子订报卡、新闻手机客户端、网络问政、WIFI广告、微信营等产品,为集团全媒体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传播、社交媒体的强劲渗透,新兴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对现有传媒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公信力、甚至生存模式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易安信电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EMC”)全球副总裁周西柱在演讲中提到,传统媒体基于计划和预先规划来生产大部分内容,以及基于市场调研和收视率情况的研判来进行策划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受众不断增加的定制化需求,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必须接受和面对受众需求的频繁快速变化,提高内容制作的灵活度和定位的精准度。
为此,在必要的制度调整前提下,建立一套能够适配业务频繁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所在。这一方面,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兴媒体技术支撑体系具有可参考性,其IT平台具有适配敏捷生产的架构,能够以周为单元推出新产品并通过迭代周期来响应和影响客户的需求,或能够基于海量的播放以及客户反馈数据持续、高速地改进内容和形式。这一切都是依靠云计算和大数据才得以实现。周西柱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意味着传统媒体重新定义既有的IT基础架构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实现与新兴媒体技术架构的融合过渡,实现从数字化向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变。
媒体行业信息基础架构提供商也在积极参与行业转型,其中EMC公司提出的EMC联邦架构体系,实现了从硬件资源平台到应用及部署平台的重新定义。EMC联邦帮助传统企业IT平台从第二平台出发,实现向第三平台的转型与融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传统媒体现有体系架构就是第二平台,特点为紧耦合的资源占用,难以敏捷地应对大量的终端用户并发交互和业务部门随需而变的生产要求,也就难以满足大众个性化媒体的根本需求,而第三平台就是要通过松耦合让IT资源流动起来,以更加敏捷灵活的方式,满足更多内外部用户的交互,从而让节目的生产更有效率,资源的收放更加便捷。
EMC联邦多层的体系架构本身即为松耦合的业务模式,不排斥企业客户现有以及未来的技术平台合作者,即重新定义的融合技术架构完全是开放的、利他的、共赢的。依靠现有IT平台,EMC II的基础架构整合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存储平台的融合,使数据中心底层资源互联互通。vmware解决方案实现底层资源的抽取,并通过软件定义实现快速调度适配现有与未来应用模式。Pivotal提供大数据平台与应用部署的“开箱即用”。通过以上转型融合的新模式,能够降低IT架构的实施和运维的成本,并降低技术投入的风险,释放应用开发人员的潜力,使之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充分发挥业务分析人员的空间,使得各种数据源和各种量级的数据应用自如。实现应用、数据、分析的完整闭环管理,实现定制化内容制造与传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内容与服务平台。
媒体正在探索融合发展的道路,全力向全媒体方面转型,从后台支撑、渠道建设,到用户展现层面的工作正在展开。基于以上的重新定义,EMC联邦已经成功帮助BTV设计和实施了媒体行业第一个真正的私有云数据中心,实现了计算资源的自动化调度。
EMC联邦重新定义的体系架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着媒体行业的技术转型,并运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助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实现融合,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战略。
信息安全正在从“传说故事”走到我们的身边,正在从IT行业领域走到大国政治底谈判桌上。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媒体事业部安全专家翟胜军对于信息安全,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从斯诺登爆料美国监听互联网通信,到央视曝光苹果手机自动收集用户信息上传给美国服务器;从好莱坞女明星艳照从苹果iCloud云上被窃取,到美国起诉中国的五位军人黑客;从赛门铁克DLP产品爆出厂家后门,到中国政府禁止Win8采购……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新闻报道都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信息安全正在从“传说故事”走到我们的身边,正在从IT行业领域走到大国政治的谈判桌上。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媒体事业部安全专家翟胜军对于信息安全,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2014年8月1日,温州有线电视台机顶盒被控制,出现大量敏感性的标语和宣传口号,攻击持续了近半小时。温州市政府将此事上报到了浙江省政府,随后关闭了所有电视信号,全市均无法接收电视,很多民众在网络上抱怨“没有电视看”。
这场“意外的”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是相对封闭的网络同样遭受攻击,你不去找人家,不等于人家不来找你;二是攻击者不仅仅是看重商业价值,政治因素同样引起安全攻击。同时,该事件也告诉了我们:信息安全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
信息安全形势如此恶化,固然有其主要原因,这也让信息安全身不由己,翟胜军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定义网际空间加速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程度
美国政府2008年发布《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CNCI),开始打造信息安全的国家防线,2011年再次定义网际空间的战略地位,为陆、海、空、太空后的第五维国家行动领域,网络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此,各个国家争先组建网络部队,各种系统漏洞成为争先抢购的战略武器;
第二,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确实还非常落后
近几年,国外大信息安全公司连续曝光我国的黑客组织,APT1、IceFog、隐秘山猫、APT12等,并公开了分析报告,对人员特点、技术手段、攻击线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国内却看不到类似的报告,甚至对大家共知的入侵行为也毫无表示,顶多是抗议一下。例如,斯诺登爆料美国入侵中国教育网核心节点清华大学,入侵中国移动短信平台,我们没人出来说清楚,他们怎么来的,怎么走的,干了些什么。其实,不是我们不想说,而是我们说不出来。这一来一去,显示了我们在信息安全领域技术落后的程度,十年?二十年?至少是一代吧;
第三,漏洞交易已经公开“合法”化
发现漏洞,打上补丁,就可以避免一定的入侵行为,这一直是很多人对安全的理解。但若发现的漏洞不公开,用户就无法针对这种入侵进行直接防御。目前,因为信息安全的战略地位上升,漏洞发现的处理流程已经在悄然改变。
漏洞发现后,不再公布给厂家做补丁,因为漏洞变成了商品,谁给钱多就卖给谁。专门以漏洞发现、漏洞交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相继出现。一是厂家花钱收购自己产品的漏洞(资金不多),二是军队收购漏洞作为战略武器储备,三是安全服务公司收购漏洞作为自己安全服务的基础实力。除了第一种方式,其他两种方式,用户都得不到应该的补丁。
2014年公布的OpenSSL开源代码Heartbleed漏洞,就是在业界流传了近两年后,经过多次漏洞交易之后才公布给公众的。同时又因为只提供升级版本,不提供专门补丁,让很多用户大大延迟了弥补该漏洞的时间;
第四,技术人才面临“两重天”
民间的黑客高手越来越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青睐,从个人英雄时代,进入到有组织、有目标的“兵团作战”时代。美国NSA不仅在2014年黑客大会上公开招聘人才加盟国家安全局,而且加大对信息安全企业的支持力度,当然就是多多给钱喽;而我们国内政府在信息安全上,每年投入的资金还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能有幸进入民营信息安全企业的就更加少得可怜了;国内的信息安全会议,大多一些“老年”专家在谈论技术理论历史,或厂家赞助做一些产品介绍,很少涉及真实的最新技术,实际的技术对抗与实战演练就更加少见了。
我们信息安全的技术水平确实落后得很多。翟胜军总结出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我们想与不想去关注安全的问题,而是我们连知道人家来与没来的能力都不具备,连提供“领导重视”的基本资料都拿不出,我们还有得选择吗?
落后必然挨打,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自己强大起来。关注网络安全,关注技术人才培养。一句话:我的安全我要做主。
重视信息安全技术,关注信息安全人才,应该成为每个IT管理者与建设者选择的必然。大到国家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等级保护,小到安全方案设计参考模型——花瓶模型,都给出了信息安全整体方案设计的完整思路。
对此,翟胜军也给出安全方案设计时的几点建议:
1、应对未知攻击的最好方法是建立强大的监控体系:得不到厂家的补丁,无法阻止黑客对漏洞的利用,我们可以监控一切网络上的行为,发现异常,立即阻断,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我们的损失。不论黑客用什么方法进来,他的目的是明确的,窃取敏感信息、篡改信息、远程控制、安装木马……看住我们的重要资产不被破坏与窃取,是我们安全防护的最终目标;
2、服务器是防御体系的最后堡垒:入侵者最终的目标是服务器,控制业务、窃取机密都要到服务器上去完成。入侵者在入侵过程不论采用何种的高级免杀手段,最终都要到服务器上显出原形,因此,服务器是安全防御的最后堡垒,服务器被攻破,损失就成为必然。服务器安全加固是我们防御体系中必须的选择。尤其是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普及,虚拟机可以动态迁移,传统网络安全措施部署相对困难,对服务器主机的安全加固需求就更加突出;
3、聘请专业安全服务团队合作:安全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人都需要有安全意识,但未必人人都要成为安全专家;因此,与专业的安全团队合作,向专业的安全专家咨询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专业的事情要专业的人来做。
“媒体融合”是今年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国内媒体行业的核心关注所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令人瞠目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媒体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在内容的传播上“传统媒体被边缘化,主流媒体难以真正掌控主流舆论,主流舆论难以有效传播主流声音的问题已经出现”。在经营上,纸媒和电视广告业务大幅下滑,在某些三四线城市,全年的电视广告收入甚至不抵在城市核心区的一块户外广告大屏。
“媒体融合”是中央要用主流舆论渗透主流人群的政治需要,同时也是对整个媒体行业数百万从业人员未来出路的现实考虑。“媒体融合”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传统媒体需要“迎合”而不是“整合”新媒体。因而,这种融合首先意味着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的革命。传统媒体需要改变过去单一形式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决策者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选择新媒体平台产品。
北京思拓合众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杨在演讲中介绍到,在选择新媒体生产平台时,应遵循以下选型的原则:
新媒体平台应该能实现PC端、手机APP、各种大屏、电视盒子等媒介上内容的统一管理,统一生产,多终端发布。其一体化的基础应该是基于统一的用户和内容管理。如果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业务各自独立,那么内容的分发需要重复性劳动;来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相互割裂,无法做到基于用户的个性化分析和推送,进而无法定义可收费的新媒体产品。
新媒体平台应该内置主流的社会化网络用户登录和分发机制。分享是互联网核心精神,传播效益最大化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用户应该能用社会化网络身份直接登录;站内生产的内容应该能“一键式”的推送到微博、微信和手机APP;传统媒体、PC端网站应该能与手机APP互通,方便网民分享传播。
目前主流互联网企业的生产平台已经高度自动化和可视化。编辑人员可以通过鼠标拖拽的方式把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活动、访谈等元素组织到一篇稿件中,充分适应新媒体快速及时的特征,最大可能的迎合网民对内容阅读的需求。
新媒体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之中,三年前全民刷微博的时候,很难想象三年之后微信已经代替微博彻底颠覆了网民的阅读习惯。新媒体平台无需追求大而全,而应该在充分适应当前传播需要的前提下,具有开放、可扩展的特性。很多传统媒体的决策者用传统思维模式考虑新媒体建设,寄望于通过投入几百万、几千万,搞出一个“高大上”的系统一劳永逸的完成“融合”,实现转型成功。这种思维,除了能帮助部分善于“包装”的厂商借中央的“融合”战略攫取超额利润,对媒体没有实际好处。实用、好用是新媒体平台建设应考虑的原则。
互联网充满了危机。一个网站只有两种状态:已经被攻陷和即将被攻陷。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对于提供公共服务的媒体来说,防黑客攻击、防挂马、防篡改、承受流量压力是早晚要面对的挑战。新媒体平台应该标配漏洞扫描、防篡改功能;应该能够随业务增长可扩充部署;应该提供开放接口、方便与新业务系统对接。目前,国家对关键信息化系统有“去IOE”的战略安全要求,结合全球主流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特征考虑,新媒体平台应该优先选择基于LA(N)MP架构的产品,这是包括阿里巴巴、新浪、Facebook等主流互联网企业在内的选择。
媒体融合,技术先行。传统媒体应该珍惜这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不唯大、不唯全,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新媒体技术平台,并保持与时俱进的更新。毕竟“变化”是互联网唯一不变的法则。
对于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业界有很多观点,其中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是“媒体+”还是“互联网+”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拓尔思公司凭借多年服务媒体的经验结合对互联网思维的认知认为现在媒体融合发展方向应该是“媒体+”。
拓尔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瑞宝认为,“媒体+”就必须以互联网的思维和运营模式对传统媒体再造,不是单纯的发展互联网媒体,要实现“媒体+”首先要做到五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围绕读者到围绕用户的转变。传统媒体围绕读者这个核心,通过创作者的灵感追求作品本身的品质和影响力;新媒体则是利用互联网渠道和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细分受众需求,通过团队合作,精准设计出符合目标群体要求的产品。第二,从注重流程到注重数据的转变。传统媒体以出版流程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益,强调的是效率和管理;新媒体是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挖掘,让数据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让信息成为用户感兴趣的知识,最终实现智慧决策。第三,从提高出版技术到提高智能分析的转变。传统媒体围绕出版业务这个核心,追求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把数据分析作为新闻发展的未来,利用智能分析与挖掘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生产出数据新闻和聚合新闻。第四,从单一内容和单向传播模式到融合内容和多渠道互动模式转变。传动媒体表现形式单一,传播渠道单一;新媒体追求多样化的新闻表现,广泛的传播渠道,结合自媒体、社交网络互动传播。第五,从封闭系统到开放平台转变。传统媒体通过采编、排版、发布在封闭体系内完成;新媒体需要借力开放的第三方平台,建立一个覆盖传统采编业务、信息提供服务、广告精准推荐、增值应用服务等多种应用的开放平台,把“自我媒体”变成“众媒体”。
传统媒体的转变需要技术支撑,技术引领媒体融合。这就要求媒体首先要建立基于云的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随着云技术的发展,打造一个新媒体云平台,建立媒体“云-端”的服务成为可能,拓尔思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融合了Hadoop等大数据处理框架,研发出以数据技术为核心的平台,特别是推出柔性多引擎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和文本智能挖掘系统,形成数据支撑业务,数据驱动业务的模式,推出传统采编融入新媒体的一体化采编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国内多家媒体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要充分利用移动和社交化传播。当前,社会化网络强势发展,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应用为传播模式带来巨大变革。而新媒体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也给单纯基于纸媒和PC终端访问的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拓尔思公司推出的新媒体平台很好的融入了社交元素,统一对接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通过可视化分析有效掌控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多种数据源管理和多渠道发布模式,可以有效管理各种类型资源和多个APPs,实现云平台到PC、手机、平板电脑、户外大屏、智能电视等跨终端发布和互动。
最后要通过内容智能挖掘和用户行为分析,提供机器新闻以及内容精准推荐和广告智能匹配。拓尔思公司利用自主可控的检索与智能挖掘技术,为多家媒体提供了数据新闻业务,数据新闻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延伸新闻中单一事件,拓展新闻的时空范围,深化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发现常规新闻中不能体现的逻辑,从而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涵,新闻样式也从封闭式告知话语转换为开放式工具,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工具获取多元的信息。另外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正让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一直是媒体业界的难题,拓尔思的全媒体平台通过对大量用户数据分析,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并以此来采写新闻稿,基于这些兴趣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智能匹配。
大数据智能分析虽不能解决媒体融合的所有问题,但是充分利用自有技术最大化发挥大数据潜力,对于助力媒体融合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
中共中央公布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的战略部署激发了媒体从业者全面进行改革创新的热忱,以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媒体的融合发展在业内达成了广泛共识。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大洋”)新闻产品规划部经理蒋重涛先生的演讲正是从国家的政策导向谈起,分析了全媒体融合生产的背景,他剖析了新形势下传统全台网架构面临的挑战,指出相对独立的全台网构建方式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基于媒体云构建电视台技术支撑体系是当前的合理选择;由理论到实践,蒋重涛先生谈及了大洋全新推出的媒体云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媒体云构建的大洋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将平台的设计思路和产品特点一一道来,勾画了实现渠道、人员、资源和工具等全面融合后的美好图景!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广电机构而言,单一的发布渠道和内容形态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开展多渠道传播、实现全媒体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要求。全媒体融合生产和发布既是广电集团化、全媒体化发展过程中,资源集约共享的需要;也是大型综艺节目及大事件报道的需要。通过全媒体融合生产和发布,电视屏和新媒体屏可以互相借力、互相补充,进行立体化传播,增强电视台对用户的吸引力。
大洋的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以全媒体融合资源库为核心,支持全媒体资源的统一聚合和筛选加工,并以事件或专题为中心对内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各专业化的制播系统通过资源交换总线与融合资源库对接,获取所需的内容资源,实现了多渠道并行生产和播出;此外,平台预置了大量的生产和发布工具,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内容生产和发布。
大洋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基于其媒体云构建,大洋媒体云采用混合云架构,主要包括基于私有云架构的基础计算平台、构建在公有云上的媒体服务、统一的全媒体资源环境,以及面向媒体加工处理的能力组件及应用工具。致力于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服务、随时随地访问的数据资源服务、灵活高效的媒体数据加工服务及多渠道多终端的媒体分发服务。
基于大洋媒体云,可以自由构建广电全媒体资源汇聚、加工制作、存储管理、分发传输等业务系统,以应对传统广电行业面向媒体融合转型的挑战。
本次年会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面对全球信息化大潮和新的传播生态环境的变革,也意识到新的挑战和机遇,并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规划。对此,来自五湖四海的媒体同仁也表达了对中国新闻技联今后工作的期许。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 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宫喜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是全国性、专业性的一级社会团体,它的主旨是联合、组织全国新闻传媒单位(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网络媒体等)及其他与媒体技术相关的单位,为推动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技术发展与技术进步服务。中国新闻技联会员作为涵盖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系统和报业系统、通讯社、技术企业、网络媒体、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以及港澳地区,各类会员达300余家的专业组织,目的就是要为全国各新闻传媒单位及其他媒体技术相关单位服务。
贵州作为欠开发和欠发达地区的西部省份,贵州省委机关报贵州日报,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新闻技术方面更渴望得到中国新闻技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有几点建议:
1、开好每年的中国新闻技联年会,在这样的大会上多给地方性新闻单位传经送宝;
2、经常组织针对性强的专业会议,给全国各新闻单位技术部门提供最前沿和需求最紧迫的技术信息;
3、每年组织几次技术考察学习队伍,到全国新闻技术开发实施管理优秀单位进行考察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给地方性新闻单位提供学习的机会。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副总裁 黄平:我担任了十年新技联的常务理事,对新技联很有感情。新技联是全国新闻战线技术方面最具权威的机构,定期组织召开活动、会议,为报业同行相互交流借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拓展了大家的视野。我希望接下来新技联能对一些做得好、成果显现的项目进行更多的实战性和实例性的推广。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做好报业和广电两个界别内的借鉴和融合,通过对”实用、实效”的典型实例推广,使大家每次参加新技联的活动都受益匪浅,得到更大的收获。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新媒体中心主任 贺庆华:如您所言,新闻技联从战略层面对年度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划,给我们一线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这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非常重要。我还希望新闻技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常规性的、专项的活动,对国际上新兴的传媒技术有重点的组织我们学习、研讨;也多一些机会组织我们到国内在媒体技术和发展方式取得突出成效的先进单位学习调研,交流经验,能够带领我们及时掌握传媒行业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推广情况。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方立明:在之前的工作中,“新闻技联”在技术交流、信息服务方面为媒体单位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接下来,我觉得还可以在平台搭建、活动策划、开展培训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在加强业务交流方面,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等多聚合一些新理念、新技术的信息,比如我注意到,目前“新闻技联”官方网站上的新品集萃栏目,内容还是2013年9月份,显得有些过时,如果能够及时更新,相信能为大家提供可有用的参考和借鉴。除此之外,我们在常态交流中,也可以尝试通过新媒体工具,如微信、微博,提高交流的频度。在活动策划方面,可以多举办实体活动,加强线上、线下的交流,通过理念和观点的碰撞,多产生一些创新的火花。针对目前地市级传媒集团在技术方面的不足,也可以尝试通过“团购”的形式,帮助我们与一些技术公司洽谈合作业务,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人才的能力。
《中国石化报》副社长 于永生:
1.希望新技联能够多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及时将新技术推荐给报社,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稀缺,是报社的宝贵财富,希望新技联能够为畅通技术人员的成长通道做些工作。3.行业报规模小,开发力量不足,新技联能否提供核心技术的共享。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总工程师 蒋纯:以技术引领传媒变革,是这一代新闻技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希望新闻技联能组织大家加强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的交流,扩大广大新闻技术工作者的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