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演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姿态自适应控制

2014-08-16 09:17:00宋召青刘晓赵贺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李雅普适应控制方波

宋召青,刘晓,赵贺伟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a.七系,b.研究生管理大队,c.控制工程系,山东 烟台 264001)

0 引言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布局新颖、结构紧凑,四个旋翼均匀的分布在支架的末端,分别由四个电机独立驱动。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能够进行垂直起降、悬停,对场地的要求较小。因此在未来战争中,可发挥战术侦察、电磁干扰等功能。但由于建模的不精确性、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综合因素,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控制仍是学术界的难点。

近年来,学者尝试采用线性化模型以及选取特定工作点来进行控制,但此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状况。如DI控制[3]、PD控制[4],虽然实现了较强的鲁棒性,但在受到干扰时,控制精度不理想。PID控制[5-9]和LQ[10]控制由于忽略了模型的非线性因素,导致模型的精度较差,影响了控制的精度。其中文献[6-7]分别采用了非线性PID控制和专家控制PID,提高了控制的精度。文章[11]通过建立准LPV模型,设计了H回路成型控制器,该控制器抗干扰能力较强,鲁棒性较好,但忽略了耦合项及干扰,控制的精度较低。为改善控制的效果,研究人员采用现代控制理论来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控制,如文章[12-18]通过设计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的方法,来解决满足参数线性化这类不确定性的问题。采用反步递推设计,对参数的不确定性、外部干扰等因素采用自适应控制,并利用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来实现系统的渐近稳定。

1 数学模型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建模,必须做出合理的假定:

1) 飞行器视为刚体,且严格均匀对称;

2) 飞行器的螺旋桨不可变形;

3) 飞行器的质心位于机体坐标系的原点。

根据以上的假设,可以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根据飞行器在两个坐标系的角速度而得到如下的关系:

(1)

由于飞行器姿态角幅度较小,因此可以根据泰勒公式做出如下简化:sinφ≈φ,tanθ≈θ,cosφ≈1。因此,可以得到简化的关系式:

(2)

根据动量矩定理,可以得到飞行器绕质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3)

(4)

定义状态变量:

X1=(φ,θ,φ)T,X2=(p,q,r)T

可以将式(2)、式(3)、式(4)简化为:

(5)

Θ为满足参数线性化条件的未知不确定参数。

2 控制律设计

为了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有效控制,需要选择相应的控制算法。采用反向递推设计方法(backstepping)来实现,通过设置期望的姿态角为X1d=[φ*,θ*,φ*]T,目标是飞行器的姿态角实时跟踪设置的期望值,即:

第1步:设置一个新状态Z1=X1-X1d,从而得到:

(6)

(7)

选取相应虚拟控制量:

(8)

第2步,设置第2个状态变量:

将上式代入式(7)得到:

此外由于:

(9)

再次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

则可以得到:

(10)

选取相应的控制律如下:

可以得到:

(11)

进一步构造包含所有状态变量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12)

则可以得到:

(13)

取参数自适应更新律为

则可以得到:

3 仿真结果及分析

为了对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以一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为例,得到其模型系统参数及空气阻力系数如下:

Jr=6.5×10-6kg.m2,l=0.2m

d=11×10-7N/m.sec2

Kr=0.01

选取相应的控制参数,其中c1=15,c2=15,λ=500,初始姿态角[φ0,θ0,φ0]/rad=[0,0,0]/rad,期望跟踪值滚转角取幅值为-0.5的方波,俯仰角取幅值为0.5的方波,偏航角取幅值为1的方波。姿态角跟踪仿真结果如图1-图3所示。

图1 滚转角跟踪方波响应曲线

图2 俯仰角跟踪方波响应曲线

图3 偏航角跟踪方波响应曲线

通过分析姿态角实际输出值和期望值,可以得到,系统的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能够有效地跟踪设定的期望值,且跟踪的误差能够收敛在较小的范围内,说明该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控制精度较好。

4 结语

以四旋翼无人飞行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动力学模型,在小角度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简化,利用反步法进行设计。构造了以误差为新状态变量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设定了包含未知参数变量的控制律,进一步构造包含未知参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李雅普诺夫函数导数负定前提下,导出参数自适应更新律。本文结合反向递推设计和自适应控制,解决了存在有未知参数情况下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姿态跟踪控制。通过仿真结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吴汉平,邵国培.无人机系统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3:1-10.

[2] 岳基隆.四旋翼无人机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3] 单海燕.DI/QFT控制器在四旋翼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中的应用[J].电光与控制,2008,15(12):68-71.

[4] 侯永锋,陆连山,高尚德,等.基于PD算法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31(3):68-71.

[5] 吴成富,刘小齐,袁旭.四旋翼无人机建模及其PID控制律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6):68-71.

[6] 高应杰,陈鼎新,李荣明.小型四旋翼无人飞行器控制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5.

[7] 宿敬亚,樊鹏辉,蔡开元.四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PID姿态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37(9):68-71.

[8] 李俊,李运堂.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及PID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31(1):68-71.

[9] 刘志军,吕强,王东来.小型四旋翼直升机的建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0,27(7):68-71.

[10] 张忠民,丛梦苑.基于线性二次调节器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J],应用科技,2011,38(5):68-71

[11] 陈平,罗晶.四旋翼直升机建模及H回路成型控制器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33):80-87.

[12] 王冬来,吕强,刘峰,等.基于自适应方法的四旋翼飞行器纵向姿态控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31(6):68-71.

[13] 宁方清,赵建梁.基于Backstepping的导弹姿态自适应控制[J].宇航学报,2004,25(2):68-71.

[14] Zheng Fang and Weinan Gao.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 of an Indoor Micro-Quadrotor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4(21).2012.

[15] Ivana Palunko,Rafael Fierro.Adaptive Control of a Quadrotor with Dynamic Changes in the Center of Gravity[J].the 18thIFAC World Congress Milano,9,2011.

[16] 刁琛.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7] 黄牧.基于反步法的微型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8] 潘海珠.四旋翼无人机自适应导航控制[J].计算机仿真.29(5).2012.5.

猜你喜欢
李雅普适应控制方波
基于增广Lyapunov 泛函的时变时滞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
脉冲测度泛函微分方程的李雅谱诺夫逆定理 ①
系统H∞范数计算:Lyapunov函数的直接优化方法
自动化学报(2019年8期)2019-09-15 23:58:54
采用自适应控制的STATCOM-SEIG系统Matlab仿真
电子测试(2018年15期)2018-09-26 06:01:04
碳纳米管方波电沉积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29
考虑执行器饱和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自动化学报(2016年8期)2016-04-16 03:38:51
基于 L1自适应控制的无人机横侧向控制
Rucklidge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方波外场下有限维量子系统的控制协议
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的电液伺服系统反馈线性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