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要让课堂具有生成性,还课堂生命本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首先要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环境,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资源。其次要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就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引爆学生思维,通过学生的问题促使课堂具有生成性资源。再就是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作风,才能促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要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深入挖掘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在传统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甚至对教材、教参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学生意义生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学《社戏》一文时,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情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就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乡村生活的环境入手,从人际关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小说的主题。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学生,才会让课堂灵动,课堂才会有生成,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得到乐趣。
要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在备课时我们还要多想几个意外,学生会在课堂中想到哪些问题,教师如何应对。要很好地应对这些意外,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和教参,要深究教材之意,必须走到教材外,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空间。例如在讲授名著《智取生辰纲》时,如果教师对《水浒》不熟悉,就很难应对课堂的变化,很难促进问题的生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课堂就没有了生机。有时学生会问:“杨志丢了生辰纲后又怎么样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有时候会让老师措手不及,不熟悉原著,就只能回避,如果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把对人物的理解放置在整篇小说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对人物了解得更深入,在探讨中加深对名著的理解,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就会对名著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课堂预设和生成是呼应的,预设的科学与艺术是生成的基础。课堂为生成而预设,且能由预设而生成。要打造生成性的课堂,就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转为导演,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发言。有的教师容易落入老套。所有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但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要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学生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更有意义,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如果预设: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写了几幅画面?这个预设就是正确的,但生成思考的冲击力不强。如改问:课文开头第一句中“春天的脚步近了”,“脚步”是指什么?“近”了是如何表现的?课堂就有生成期待: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是脚步;春意逐步加浓的过程是“近”了。这样,“脚步”显然是所写的春景,“近”了则是化静为动,使各幅春景组合成运动前行的画面。这样的预设,引起学生一个思考引爆点,课堂活跃了,每一个学生参与热情都很高,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样活跃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使课堂更具活力。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要让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颗容忍之心,宽容之心。只有包容,才能接纳他人,才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又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学生回答时会见仁见智,但有的学生故意出丑,借题发挥说一些奇谈怪论。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如何做呢?如果我们一棒子打死,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今后他们不再愿意发言。很多时候他们是被课堂活跃的气氛所感染,口无遮拦;有时也是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太强,由课文引发了这样的联想。教师有时也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特的视角,教师可以借题发挥,甚至设置成相反的观点让学生争论,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利用这一生成资源。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同时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如果一味指责,也不给学生理由,就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上,我们要以民主平等的作风,包容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背景和情感氛围。学生的研究精神和讨论兴趣必须由教师慢慢培养。
总之,要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教师除做好前面几个方面外,还要探究更有效的办法,让语文课更显生命本色,使课堂教学更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