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摘 要:金融危机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始重视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在商业银行中发挥的作用。再加上世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已步入转型时期,实行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已是大势所趋。根据监管部相关文件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明确了三年实施计划,完成了灾备等级标准制定,并在股票、债券、基金等基础金融工具上,衍生出一些新型金融工具。本文就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中的问题与措施做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监管;转型
1984年,商业银行在中国出现,自此便开始为民众办理金钱储蓄业务,并逐渐发展成为贷款业务。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成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并且逐渐走出大陆,向着台湾、香港地区发展,对沿海城市也涉及到诸多金融服务。并且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国商业银行将自身分企发展至全球范围,以便直接为各国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一、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受到资金束缚,也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经营效益低下,同其它银行的竞争力薄弱的境况,其向前推进的步伐受到严重阻碍。国内商业银行在竞争力上与国外银行也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规模巨大却没有规模经济,业务单一没有实现范围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商业银行面临严重挑战。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作为发放贷款的第一线主力军,则要与时俱进,积极抓住机遇,做出科学的金融创新模式和风险监管策略,加快内部改革和业务结构,积极寻找新发展方向,以继续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精细化数据管理不全面
经济市场发展提供的新道路,对银行变革的要求和银行面临的压力更大。在迅速多变的市场中,银行调整内部体制,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品质量已成为改革的基本任务。利率市场化后,经济模式也面临巨大挑战,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作用也更加明显,面对国内银行无法通过系统手段清算管理业务和收益情况,引起人们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拓宽业务发展的困境,而精细化数据可以作出层次分明的数据结构和体系,完善对数据信息的认识,使得银行看到更多的商机。
2.对利率变动敏感程度低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管理利率,中央银行管理着全国利率结构和利率实际水准,商业银行作为利率风险的被动承担者,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制定的利率应对策略。即使目前银行的利率已备受瞩目,但存贷利差仍然明显,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依然受到限制,诸多银行管理者对利率管理问题意识依旧淡薄。国家对银行利率的长期约束,致使商业银行长期处于稳定的利差风险管控之下,受到的利率风险存有一定限制,无法对利率的实际危险性做出合理评估或危害处理。当面对利率频繁无规律的变化时,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控制,适应性和敏感性相对较弱。
3.风险管理不足
商业银行对于利率风险的预算和控制缺乏经验,没有完善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检测和警告机制。利率市场化后,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快,迫使银行存贷款业务下降,银行为求稳定发展,在各行间进行借贷,进一步扩大了负债成本。这就为银行的资金配备和流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情况尚不严重,流动性管理将成为银行制胜的首要方法。利率由市场控制后,企业和个人的理财观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收益,银行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多样性的服务形式越来越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采用提高存款利率,负债要求降低,使得银行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各银行甚至根据各自风险成本进行定价,使得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远远的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在冒着极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借贷活动。但是,却鲜有风险评估制度。
三、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措施
1.创新新型金融工具
新型金融工具是指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新型金融产品,也称之为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创新产生的新型金融工具主要有离岸金融市场、影子银行、金融衍生市场以及网络理财产品的余额宝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扩充了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对金融机构也带来一定变革,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种类、规模都发生了较大改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新型金融工具的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多,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也将会更加复杂,当然也会给金融系统带来一定的不适应。只有对各种新型金融工具进行严格地监管、合理地使用,才能慢慢地与金融系统融合为一体。
2.不断实现转型
国内商业银行在制度管理、经营理念、产品业务方面都要有所创新。在市场经济中,经营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产品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只有牢牢把握住客户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转为综合经营,就要求其产品业务更加多元、全面。应用产品不仅要对客户具有针对性,也应具有自身个性和创新性。只有不断改革制度,创新出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各种产品,才能防范各种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增加商业银行的收入。
3.加强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力度
当下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就是传统存贷款,其主要收益便是建立在存贷高利差上的赢利,垄断收益无法进行长远增值,市场竞争薄弱,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风险。因此,招聘来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认真的分析当地市场市场的实际需求,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突破中间业务传统经营模式,研究消费客户的心理,吸收为我所用,开发出符合自身中间业务的种类。比如说可以利用当地银行掌握的最新金融资讯,金融人才,网络技术等充当当地人的投资理财顾问,为资产重组或者是企业兼并提供项目融资需求,针对一些大项目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复合型人才满足客服的复合化需求。统筹批发和零售性业务,达到中间业务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并且我国应多向外国学习,提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树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驾齐驱的思想,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endprint
4.构建银行利率定价体系
利率定价体系关系到银行是否可以利润最大化,如果资金没有充分利用,那么收益减少,反之,利用过多,汇报周期长,就会给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及出现的商机带来影响。合理化的安排处理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运用好资金,最好规避风险的办法就是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提高精准能力,使之成为在资金负债管理中的最核心的环节,从客户角度出发,综合自身经济效益进行定价工作。要对商业银行的收益评价体系进行详细的考察,主要依靠客户信用、贷款期限、派生业务等,建立高效合理的定价体系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有重要影响。
四、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措施
1.提高外汇汇率敏感度,加强外汇管理风险意识
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每天都几乎要接手外汇相关业务,比如外汇放贷,外汇兑换等等,这使得商业银行站在了与外币汇率作战的风口浪尖上。一方面仍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存款,另一方面放贷收取利息,在面临因外币汇率带来的种种繁琐中,努力维系着负债与资产平衡。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对外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经济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人民币保持一定的升值势头。在我们感受国家繁荣昌盛的同时,必须清醒头脑,如果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地增长,那么商业银行必将面临巨大损失,外汇存款和外汇借贷锐减无异于直接剥夺其经济利润。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已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我国也是一个拥有雄厚外汇的国家,储存多种不同价值的货币,虽说也算资产庞大,国际影响力也可见一斑。但换个角度,总有一种被其他货币过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一旦汇率发生波动,我国货币风险也随之而来。可以看出,汇率稳定性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外汇拥有数量。有些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是求得长远稳定。
2.强化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风险与盈利是银行关心问题的核心,中国利率市场化形势加快,利率风险管理成为银行负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避免利率市场中的巨大风险,我国各个银行应建立起与之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银行稳定发展和合理收益。结合国内外的例子来看,负债风险主要包括在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性管理。利率风险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国银行利率风险部门建设很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巨大的漏洞。由于以前的计划经济影响,金融行业对利率风险并未重视,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资产负债结构体系,保障银行的稳定性存在,这也将是银行在发展中做关键的部分之一。
3.不断改进信贷风险评估管理模型
全球化商业发展引起了金融环境革新和金融方法的升级,作为商业运营首要基础的金融资本市场,也不断彰显其不可或缺地位,融资,金融证券等大批新模式簇生,带给金融信用风险诸多复杂性因素。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利润新的增长点,CreditRisk+模型为商业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去计算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损失,准确核算当前信贷组合的预期损失和未来预期损失,确定商业银行所需经济资本总额,优化配置信贷组合的资金比率。
4.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顺应市场化改革进程和趋势,商业银行必须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控制经营成本,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加强资金成本核算与管理,加强机构人员撤并调整力度,实行扁平化管理。大力发展ATM、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银行资源,降低经营成本。
5.改进员工管理模式
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组织结构是根据客户类型和需求特点进行组织的“扁平化”“集中化”结构。一级分行由内部监管中心和业务中心通过管理和经营组成,二级分行应逐步转变为区域业务和产品销售部门。事业部组织机构的管理通过客户要求和市场变化决定,目的是为了制约支行行长的“内部约束”。分析在银行组织中的党委的职业要求,作为党委不能直接干涉银行的经营管理,应建立直接负责于董事会的独立性风险管理机构。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短期业绩目标,采取适当业绩激励和控制方法,建立切实可行的问责制度,为促进银行员工具有良好个人行为习惯,应养成诚实守信规范,对于违反规则制度或者隐瞒实情的员工严惩不贷,并实行员工举报有奖策略。工作职责和目标也都要给出明确规定,只有通过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才能胜任工作。
五、结语
世界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中国经济元素将会在国际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深层次改革去把握发展机遇,通过对市场化影响的敏锐判断,以积极态度规避风险,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大中间业务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求创新。但若只有美好蓝图规划,却落实不到实际运作中,再美好的规划也是空谈。因此,也要注意引进新技术和人才,不断对自身管理形式、生产模式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岩,韩松,雒立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以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任娟.商业银行竞争战略选择研究的意义及其研究现状[J].东营职业学院.2010(09).
[3]刘龙飞.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