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卢艳春 韦持章 周婧
摘 要:蛋黄果果实营养丰富,香甜可口,价格昂贵,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果树品种之一,为加快蛋黄果嫁接苗的繁育,试验探讨了不同蛋黄果品种种子的萌发率、成苗率与嫁接成活率情况,为蛋黄果苗木繁育提供试验依据,以满足蛋黄果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蛋黄果 繁育 嫁接
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 DC. )又名仙桃,属山榄科,蛋黄果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地区,近年来,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热带地区都有种植,部分地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种植。其果实营养丰富,香甜可口,价格昂贵,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果树品种之一。为加快蛋黄果嫁接苗的繁育,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选育出适宜国内种植的蛋黄果优良品种“仙桃1号”、“仙桃2号”后,积极研究育苗技术,以满足蛋黄果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试验着重探讨了不同蛋黄果品种种子的萌发率、成苗率与嫁接成活率情况,为蛋黄果苗木繁育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种苗繁育基地进行,海拔约200 m,地处南亚热带南沿,常年无霜,年平均温度在22.2 ℃以上,年降雨量在1273.6 mm以上,全年日照在1251 h左右,温度较高,雨量充足。
1.2 试验材料
供应种子来源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蛋黄果种质资源圃,分别为该所自行选育的“仙桃1号”和“仙桃2号”及引种的“云引5号”、“云引8号”、“越引2号”和“越引16号”,共6个品种(系)。
1.3 试验方法
1.3.1 种子萌发试验
用6个品种(系)种子做萌发试验,每品种(系)设3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随机排列。挑选成熟饱满无病害的种子播种,苗床高0.15 m,宽1.0 m,长10.0 m,设荫棚内,铺上厚0.20 m的细沙,撒播种子后,再盖上一层厚0.05 m的细沙,淋透水,覆盖薄膜,保持细沙湿润催芽,2012年3月5日播种,每隔15 d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种子外壳开裂露白视为萌发,统计不同品种的种子的萌发数,及时将萌发种子播种到育苗袋中,统计至2012年8月6日。
1.3.2 品种嫁接试验
采用劈接法嫁接,以供试6个品种(系)为砧木,“仙桃1号” 和“仙桃2号”为接穗,每品种设3个小区,每小区30株,砧木苗粗度均为1.0 cm,离地20 cm处进行嫁接,2种接穗分别在2013年5月25日和2013年6月3日进行嫁接,2013年7月30日调查嫁接成活率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萌发率与成活率
试验结果见表1,可看出,6个蛋黄果品种(系)平均萌发率为 82.8 %,萌发种子平均成苗率为78.5 %。其中,仙桃2号和仙桃1号种子萌发率较高,分别为92.3 %和90.0 %;其成苗率也较高,分别为90.3 %和89.3 %;“云引8号”种子萌发率为73.3 %,成苗率为62.7 %,在6个品种(系)中最低。经方差分析,F测验和t测验,仙桃2号和仙桃1号的种子萌发率极显著高于“云引8号”,显著高于“越引16号”,“云引5号”和“越引2号”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越引16号”,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2.2 嫁接试验结果
嫁接试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不同品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均大于70 %。无论何种砧木,仙桃1号接穗的成活率均比仙桃2号接穗高。就砧木而言,以仙桃1号为接穗,仙桃1号 、越引2号为砧木的成活率较高,均大于92.5 %,“越引16号”为砧木的成活率最低。以仙桃2号为接穗,云引5号、仙桃1号 为砧木的成活率也较高,均大于86.5 %,云引8号为砧木的成活率最低。经方差分析和F测验;2种接穗分别嫁接6个品种(系)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3 小结
试验中,6个蛋黄果品种(系)中萌发和成苗率较高的是仙桃1号和仙桃2号,均达89 %以上,仙桃1号接穗比仙桃2号接穗的嫁接成活率高。为加快蛋黄果嫁接苗繁育工作,应充分考虑到种子的萌发率、成苗率以及嫁接成活率,选用萌发率和成活率较高的品种(如仙桃1号、仙桃2号)做砧木,可减少种子浪费,可加快蛋黄果苗的培育进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