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萍
(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江苏 南京 210009)
在品德的心理结构“知、情、意、行”关系之中,品德的认知与品德的行为构成思想品德内部认识和外部表现的两个关键环节。而品德情感和品德的意志是联系品德认知和品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和催化剂,是实现品德认知转换为品德行为的内部条件。思想品德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品德教育来引导、促进教育受众从品德认知到品德行为的转化,培养教育受众的品德实践能力。
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品德认知的主要渠道,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振兴国家民族的公共理论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力,以学生求知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摒弃纯理论性的学习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会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营造出民主、宽松、自我的教育氛围。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教学过程中中追求的,但目前学生表现出的求知态度却让学校教育产生困惑。有同学放任自我,对道德理论学习、自我人生规划等产生懈怠心理;有同学对接受知识、思辨能力等产生被动求知心理;也有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应付考试获取高分和学分为主要学习目的。这些学习态度的出现,影响了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汲取,也影响其品德认知的形成,更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行为主体知与行的统一。
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是“半个学校、半个社会”。半个学校的意义在于学校是以实现“教”与“学”互动,增长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场所;半个社会说明学校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敏感性和大学生群体实践知识的培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熔炉。目前,网络成为学生群体接触社会的途径之一,电脑、智能手机是其接触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两大媒介。课堂教学发现,有学生将智能手机替代教学课本成为掌中宝,第一时间关注社会上的正面或负面新闻事件,甚至是直接模仿,学生较弱的自控性使得其在学习时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社会而无法自拔。因此,社会需要正能量,也需要道德榜样,更需要我们去传递德性的正能量。在洪流般汹涌的网络新闻中,要让学生们懂得辨析善恶美丑,做到不被负面的社会新闻影响,从虚拟的社会中学会一分为二地判断社会新闻,用正确的道德认知来影响道德行为。[1]
品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在其道德理性方面也必然会体现出弘扬与发展的特质。通过品德教育后的大学生应具有道德敏感性,在道德判断时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来做出道德决定并付诸行动。因为道德理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与能力的体现与超越,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各种思想与行为意识都具体体现着道德主体性特点,因此,品德教育中的道德主体,无论是感知或理解、反思或选择都离不开实践的过程,也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实践中的品德教育是一种真实呈现的教育,更应贴近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大学生应创设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接触现实社会、了解现实社会、关爱现实社会,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影响自己和社会大众。学生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可以给他们带来道德智慧的增长,还可以展现学生的品德行为,增强实践活动的影响力以弥补理论教育的缺陷,减少大学生的道德知与行的失衡现象。
从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三个方面来思考德育问题的时候,无论哪一方面,要实现道德知行统一,达到道德内化的最高目标,似乎均离不开情感追求这一重要环节。道德情感也是受众获得道德认知内容的唯一直接渠道,是认识人的行为动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的内在动因。要想达到人不断增长和发展个人道德力量的目的,需要使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情感都为高尚的道德服务。
有学者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过情知统一的论点[2],即教学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能不能”学习的问题;后者是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学习需求及其由此产生的学习意愿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愿不愿”学习的问题。教师的教学得法则会解决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汲取的“愿不愿”问题,激发教师教学潜能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品德认知的情感追求。有人认为思政课的教学是枯燥的,其实思政课教学是一门技术,而这过程也需要教学艺术。Davidson在《认知神经科学需要情绪神经科学》一文中指出[3],在大脑中有一特定的领域,该领域与情绪、注意、工作记忆持续地交换作用,为个体的内部和外部行为持续地提供能量。艺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人脑与情绪、注意、工作记忆持续地交换作用,可以为学生带来学习的激情与参与性,而学生求知态度与乐学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减少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利于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抛开一稿讲数年的现象,既要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又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参与性。此外,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既帮助了他们提升思想素质,也可以起到朋辈互助的情感效果。
自我概念是对“个体我”和与“社会我”有关的事物知觉的总和,是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那部分经验。自我的情绪调控以自我概念为中介,是对我的认知、感受、评价及反省的结果,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具有自我评价的情感成分。自我概念通常以“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等情感来展现。自我概念的构建意味着其具备一定能力、情感,做事易于成功,有利于大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较快适应。对大学生而言,有利于其对当前所学课程产生积极影响,激励其追求远大的目标,维护自尊自信。构建自我概念是在学习过程,通过自我、他人的态度来增强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一情感体验会内化为自我心中的信念,有利于德性行为的产生。如在挫折面前会引导自己看到希望,也会正确归因,利于其心理平衡。自我概念高的同学会表现出正确的自我意识,会自如的应对失败,会激励斗志,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有愉悦的情感追求,会有道德认同感。道德认同感的存在有利于激起与他人的合作潜能,也有利于扩大学校环境的道德情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社会需要美德,美德是一种秩序,追求社会美德会给我们带来正向效应,避免意识形态上的追求,自觉加入道德情感去了解事实,清晰地看待事物,减少个人内心的困惑,减少个体知与行的混乱。社会道德的正向效应会让学生拥有自发的美德,有益于理想的社会道德建设。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社会道德建设产生的正向社会效应会激起更多人的道德情感参与,给民众传递出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在社会上要积极营造道德的正向效应,比如有益于个体与社会间的正向互动、有益于个体道德行为的生活实例,这些都具有社会道德正向效应的生命力,都会影响到社会道德氛围和学生们的行为实践。因此,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中,加强情感追求的教育不失为一剂医治德育低效症的良药。
[1]周刚.微博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9-92.
[2]卢家楣.教学的基本矛盾新论.教育研究,2004(5):43-48.
[3]Derryberry D.&Reed M A.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6(8):215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