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发展优势,加快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蚕桑产业

2014-08-15 00:50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坚勇
江苏蚕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蚕种蚕桑生产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坚勇

正月刚过,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蚕桑工作暨蚕种合同订购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各地近年来蚕桑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蚕桑生产有关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蚕桑行业克服了春季冻害、秋季高温等极端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生产管理,强化指导服务,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关键措施,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保持了蚕业增效、蚕农增收的良好态势。取得这一成绩,来之于全行业的努力,特别是与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省农委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当前,我省经济社会正处在加快转型期,在中央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蚕桑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压力也越来发越大。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借此机会,我就全省蚕桑产业发展和2014年蚕桑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 正确认识产业现状,增强促进行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1 蚕桑生产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近年来,蚕桑生产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规模基本平稳。2013年全省农村实际饲养蚕种154.98万张,蚕茧产量6.1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9.8%和9.5%,其主要原因是春季遭受严重冻害,桑田面积仍维持在85万亩左右,虽有一些地方发生桑田弃管弃养现象,但没有出现大面积挖桑的现象。射阳等地蚕农在没有行政推动的情况下,每年主动更新或新拓桑园。从目前各地订种反馈情况来看,海安、东台等主产区的订种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呈恢复性增长趋势。盐城市发种量已连续多年稳定在70万张左右。从全国来看,2013年全国桑田面积1 260万亩,比上年增加1.4%;饲养蚕种1 649万张,与上年基本持平;生产蚕茧65万吨,比上年增加0.34%;蚕茧产值263亿元,比上年增加13.6%,呈稳定增长态势。二是综合经济效益稳中有升。虽然去年蚕茧产量减少,但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蚕茧收购价维持在高位运行,全年统茧收购价达2 245元/担,同比上涨9.7%,再加上各地桑蚕资源综合利用规模的扩大,全年蚕桑产值近3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南通、盐城等主产区亩均效益普遍在5 000元以上,如皋、射阳、东台等一些核心区蚕农亩桑收入近万元。全省蚕桑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从一定程度上稳住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三是区域布局趋于稳定。经过多年的调整,我省的桑园和茧、丝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通、盐城、徐州三个地区的10个基地县,占全省总量87%,其中,东台、海安、如皋、射阳四个年产茧5 000 吨以上的县占全省总量63%,产区集中,品质优良,专业化特色明显。由于茧丝生产区域化的形成,促进了蚕桑生产组织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快了各项先进技术的推广,生产的蚕茧大都能缫制5A 级以上生丝,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茧丝绸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四是蚕桑丝绸产业受到各级政府重视。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等八部委于2013年底联合出台《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江苏等东部沿海蚕桑传统产区的生产水平。从省级层面来看,自2008年蚕桑管理职能回到省农委后,各类扶持力度不断在加大。省农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业项目和资金用于扶持蚕桑、茧丝绸生产。2011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省级蚕种风险储备项目,以保障全省蚕种供应。2014年起,为切实加强全省蚕桑生产管理,省农委又把蚕桑生产管理具体工作交由省蚕种所承担,实现蚕桑、蚕种的一体化管理。从市、县等层面来看,也积极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如苏州市委、市政府设立振兴丝绸产业专项导向资金,出台了《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明确了振兴苏州丝绸产业的路径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如皋、海安等县(市)把稳定桑田面积纳入对乡镇的考核内容。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稳定蚕桑生产的积极性。

1.2 蚕桑产业面临挑战和新的形势

目前,我省蚕桑生产相对稳定,但是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蚕桑产业面监的挑战和困难也不小,保持行业持续稳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从产业自身来看:一是蚕桑生产劳动效率相对较低。2013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8%,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4%,而全省蚕桑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30%,远落后于大农业生产。特别是在桑园管理、大蚕饲养等生产阶段,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制约着劳动生产效益的提高。近年来,虽然大蚕条桑育、蚕台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蚕桑生产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蚕桑比较效益优势不明显。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类优惠政策和补贴力度的加大,稳定桑田面积的难度也在加大。二是从业人员老化流失严重。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生产目前最大的问题已经由“怎样种田”演变为“谁来种田”,蚕桑生产老龄化问题也不例外,甚至更严重。据海安县蚕桑部门调查,目前蚕农平均年龄为61.4 岁,50 岁以下愿意继续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民已很少了。蚕桑科技队伍也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原有的技术人员相继退休或由于待遇不高而转行,另一方面又没有新的技术人员补充进来,影响蚕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近十年来桑、蚕新品种选育、更新工作进展缓慢就是这一问题的最直接表现。三是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创新滞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农村劳动力缺失难题、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近年来,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得到了蓬勃发展,2013年全省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60%。而蚕桑生产主要还是一家一户的栽桑养蚕的模式,从事蚕桑生产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相对较缓慢,也就难以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导致蚕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成本高、难度大,抵抗风险水平低等问题。截止目前,全省已有16 000多个家庭农场,但没有一个是专门从事蚕桑生产的家庭农场。

从产业外部来看:一是产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由于蚕桑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蚕茧,用途单一,其主要市场在国外。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作为高档消费品的蚕丝需求量也很难有大的增加。据海关统计,2013年江苏蚕丝类商品出口总额为4.72亿美元,同比下降1.8%。虽然近几年来国内蚕丝消费量有所增加,但主要是商务礼品和家纺类产品,价格高、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影响明显。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南通、盐城等蚕桑主产区因工业“三废”排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引起的大面积不结茧事件时有发生,再加上近年来低温冻害、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给蚕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有的甚至被迫退出蚕桑生产。去年春季的低温冻害造成全省农村减少发种18%,全省有近二成的蚕种生产任务没完成,导致今年全省12万张蚕种供应缺口。

当前我省蚕桑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也要看到困难,迎接挑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江苏蚕桑产业发展特点,扬长避短,巩固和发展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突出工作重点环节,加快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现代蚕桑产业

根据全省蚕桑生产实际,2014年及下一阶段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优质、精品、高效”的发展原则,优化布局、创新模式、稳定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工作上,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2.1 优化结构布局,稳定桑园面积

各地要深入开展产业调研,摸清区域蚕桑产业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订蚕桑产业规划,以现代蚕业园区、蚕桑特色乡镇、专业村建设和家庭农场培育为抓手,打造一批蚕桑生产核心区,引导蚕桑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通过发挥核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中、低产桑田的增产潜力,提高蚕桑产业整体生产水平。海安县以“一村一品”蚕桑特色村为抓手,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蚕桑园区,全县蚕桑基地园区化面积达到70%以上,使得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效益更加明显。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对蚕桑产业的重视和投入,通过加大财政对蚕(桑)种补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增加理赔金额等措施,着力提高基层部门和农民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桑田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恢复性增长。

2.2 加强种业建设,确保蚕种供应

蚕种是整个蚕业生产的基础,由于蚕种生产长期处于微利状态,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亏损,蚕种场生产积极性不高,加上环境污染、人员老化流失等问题,全省蚕种生产能力下降明显,蚕种供应压力也相应增加。各级蚕桑主管部门应加强区域内蚕种生产的指导,积极争取政府对蚕种生产的政策、资金扶持,加快蚕种场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蚕种生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针对目前我省蚕种场人均制种量较低的现状,各蚕种生产单位要认真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优质蚕种产出能力。加强桑、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突出三级原种基地建设,加快选育和引进适应我省气候、地理特点的优质、高产、强健性品种,有计划地退出难繁、难养、市场需求过少的品种。在实施好省级蚕种风险储备项目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实际,开展市、县级蚕种风险储备,建立省、市、县三级储备制度,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确保全省蚕种供应。

2.3 强化服务指导,提升科技水平

围绕提升蚕桑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利用我省两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的技术优势,针对蚕桑生产关键环节和问题,组织专家开展联合攻关。结合国家、省有关部门蚕桑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积极推进桑、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自动化催青、小蚕饲养温湿度自动控制、养蚕专用大棚等设施装备;推广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自动上蔟、综合防病、机械伐条等先进适用的省力化养蚕技术。要继续加强家蚕人工饲料育等关键技术的实用化研究,加快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蚕桑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推动蚕桑生产的转型升级。完善蚕桑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开展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等活动,提升蚕农科学养蚕水平。加强蚕桑生产信息服务,各级蚕桑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蚕桑生产统计与信息报送,及时关注、跟踪国内外茧丝绸市场信息与行业发展动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蚕农。

2.4 落实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各地要加强对区域内蚕种生产的管理,严格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蚕种流向社会。各级蚕桑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蚕种以及相关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经营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蚕农利益。要加强与环保、植保、气象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最大限度避免因环境污染、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引起的大面积蚕作安全事故。针对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的特点,各地要建立、完善蚕桑生产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前不久,农业部发出预警,今年农作物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各级蚕桑技术部门要按照省植保站关于桑树病虫害测报的要求,及时上报桑病虫情报,及早采取有关预防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

2.5 创新工作思路,提升产业效益

在去年全省蚕桑工作会议上我就提出过,江苏蚕桑产业的出路在于走“精品蚕业”的道路,在于切实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务必要以“兼顾二头”理念来发展蚕桑生产,尤其在品种布局上,既要考虑农民对抗病、好养品种的要求,同时也要兼顾企业因市场竞争对高品位蚕茧的需求,统筹各方的利益,协调推进茧丝绸产业化链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吃透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和土地流转等政策基础上,积极总结推广“公司带动”、“专业大户”、“蚕桑经纪人”、“订单蚕业”等典型经验。东台市今年制订并实施蚕桑“百户万元”计划,重点打造100 户亩收入超过1万元的蚕桑专业大户,必将带动全市蚕桑规模经营发展、提升蚕桑效益。要借鉴、学习其他农业生产中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建立、推广规模共育、病虫防治等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蚕业规模经营比重。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提升蚕桑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下一步,要在确保蚕茧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着力推动桑园套种(套养)、果叶两用桑、饲料桑、蛹虫草、循环农业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充分发挥蚕桑生产良好的生态效益,全面提高蚕桑生产总体效益。

3 立足当前生产关键,切实抓好春蚕生产准备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是制定2014年蚕种生产计划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春季桑园管理,夯实全年蚕桑生产基础的关键时期。各地要立足当前,认真落实好各项关键措施,力争2014年蚕桑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3.1 抓好合同订种,落实蚕种生产计划

这次会议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今年的蚕种合同订购。各用种单位要在正确研判农村实际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合同订种,提高订种计划兑现率,尽可能减少蚕种损失;各蚕种生产单位要根据合同订购情况,科学制订生产计划,及早落实生产任务,确保优质蚕种供应。今年春季我省蚕种供应缺口较大,各地要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共同维护蚕种市场秩序,各单位在积极组织外购蚕种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对外省调入蚕种的质量监控和风险防范,确保用种安全。

3.2 抓好桑园培管,打好全年生产基础

春蚕生产是全年蚕桑生产的大头,也是生产优质蚕茧的最适宜时期。各地要加强茧丝绸行业信息的宣传,指导农民利用当前有利天气条件,抓紧开展桑园翻耕,施好春肥,做好病虫防治等桑园管理工作。蚕种生产单位要及早做好环境消毒、人员配备、生产资料等生产准备工作,为全年蚕桑、蚕种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3.3 抓好项目管理,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每年3月份开始,各级各类农业项目开始集中申报,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关注,主动了解项目申报状态,积极争取对蚕桑生产的扶持。如农业部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省农委“三新工程”、科技入户、挂县强农、高效设施农业、农业信息化建设、省级蚕种风险储备等项目。项目下达后,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及资金用途开展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不断增强江苏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同志们,新的一年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蚕业增效、蚕农增收”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深入农村,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共同推进全省蚕桑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蚕种蚕桑生产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