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英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吉林市 132000)
舞蹈是一门解放和升华人类形体潜在艺术表现能量的动感艺术,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以不同民族的审美风格为轴心,舞蹈已经形成了完备而丰富的一整套“艺术语汇”。这些“艺术语汇”既区别又依赖于人类的文字和口头语言,这便给从事教学工作的舞蹈教师们提出了如何科学性、感觉性和艺术性的驾驭舞蹈教学语言的问题。
情绪情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表达,在舞蹈艺术中都是通过人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等综合造型元素实现的,因此,舞蹈是熔心灵美和形体美为一炉,以寓教于乐为己任的艺术。从心理科学角度看,属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始终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形体动作起着框定与整合的作用。既需要运用准确而精炼的科学语言来规范学生学习舞蹈动作,还需要借助所谓的“感觉性语言”来引导学生准确体验肌肉运动感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舞蹈意境的创设又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来实现。
所谓“科学性语言”,是指用准确无误的指令性语言来传授教学中的舞蹈动作,摈弃那种民间师徒传承式的随意性的“解说”,也不允许经不起逻辑推敲的所谓“大白话”式的讲解。毋庸置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层次,是教师是否能熟练运用科学性语言的分水岭。师范院校面对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科学性语言尤为重要。
比如,基本功训练中“擦地”这一动作,教师要边示范边说明这一动作练习的目的、要求。所谓“擦地”是通过绷脚、脚掌和地面用力摩擦,锻炼脚背和脚腕的力量,后背的正直,从脚尖到大腿肌肉的收紧,是由浅入深活动全身的有效的小动作等等。又如在“基训课”中训练学生的站姿、教师就要用科学的语言去提醒学生站的时候一定要把气吸提起来,同时要提醒学生提气的同时不要把气息憋住,要学会在提住丹田气息的同时还要学会自然的呼吸,身体不要僵硬,肩部要放松。另外学习舞蹈站姿的时候要抬头,但是抬头不是仰头,头部不要断开或头部不要向前冲等等。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大部分都是零基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舞蹈知识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正确的、科学的舞蹈教学语言,可以优化学生们的智能,可以使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产生无比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完成枯燥的基本功训练课,让学生们懂得——“站姿”是踏入舞蹈学习大门的第一课,能站好,才能有一个好的舞蹈姿态去跳舞,才能有一个好的气质,才能完成舞蹈的基础训练,这是初学者要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
科学性语言有着它自身的历史传承性,这种传承性形成于某一学科领域内部长期反复的实践,以及对实践成果的不断总结。根据神经反射原理,只要经过不同方案的强化性训练,人类的所有肢体动作都能和大脑皮层不断建立起不同的神经联系。不断的练习所达到的动力定型强化效果,最终都能依据不同的练习程度而巩固下来,并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以后在动作中就会形成正确的“应激”反映。在课堂上,如若学生在动作和大脑之间建立起错误的神经联系,那就是舞蹈教师曾经用不正确的甚至错误的语言来指导学生的舞蹈动作,这类错误的“神经联系”在强度上取决于舞蹈教师错误的语言的运用频率,要想再去拨乱反正、改弦易辙就难上加难了。运动记忆和视觉符号记忆的特性是有区别的:公式、语句都属于大脑对视觉符号的记忆,如长时间不复习很容易遗忘;舞蹈、骑单车、游泳等项目,则属于运动记忆范畴,某项运动技能一旦学会,即使很多年没有再操作,也不会荒疏遗忘,或许在程度上有不熟练的倒退,但经过短暂的恢复联系后,往往就会熟练依旧。
运动记忆更极有生理潜伏的持久性,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的人类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都不能左右它的态势,有业已形成的熟练动作为基础,它会凭借所谓“动力定型”来伴随人的终身。了解了这个科学原理,就会理解舞蹈形体动作错误顽固性的根源了,一个学生在刚入学时形成的错误动作,直到四年后毕业前的汇报演出时,还会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其原因就在于初学时基础未打好,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先人为主”。因此,通过科学性语言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是舞蹈教师事半功倍的一项教学技巧,“运动记忆”的确立和行成,正是仰仗于舞蹈教师科学性语言的正确使用。
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舞蹈的学习的区别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有前人的经验积累作为依托,学习者可以通过按部就班或按图索骥的既定程序就能吸收和理解,近而完成学习任务;舞蹈的学习则需要依托付诸于身体运动的亲身实践。身体运动所产生的运动感觉,可以追溯到以大脑皮层为桥梁的神经兴奋层面,而关节、韧带、肌肉共同编织出来各种人体姿势,则是最终形成运动感觉的源头活水。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个舞蹈诞生的内在流程,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到正确合理的运动感觉。向学生描述自己体验过的肢体运动感觉,或者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人体动作来形象地比喻这种运动感觉,是殊途同归的两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灵活选用。以东北秧歌中后踢步的教学为例,急起慢落的步法特征是老师必须强调的,为使学生迅速领悟,教师需要介绍东北民俗风情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舞步的审美特征。如讲述东北民间的“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这些“怪”实际上是来自于东北以外地区的视角。因为气候、地理环境、劳动和生活风俗等综合因素决定了东北人异于其他地区的某些生活习惯,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文化打造一方民众的灵魂。有了这个对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东北秧歌后踢步形成的由来了:在很多年以前滴水成冰的东北严冬里,火盆是主要的室内取暖设施。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可以设想一下,在我们脚的前方放一个火盆,脚踢起时就像被烫了一下一样,再次落下时要有小心试探的动作,看看是否还是那么烫。用这类生活常识来启发,学生理解起来就会非常形象和生动了。再如踢踏步里的原地踏步可是说是藏族舞蹈中一个典型语汇,可以引导学生去联想冬天长时间等车时冻脚的感觉——不停地跺脚产生热量,这样就能使舞蹈语汇的特征找到了相对应的生活源泉。这类运动感觉在舞者的意识中越形象越具体,所形成的技能记忆和技巧框架就越清晰越扎实。
语言艺术化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又一个法宝,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来描绘舞蹈动作,有助于创设绚丽多彩的艺术意境,它能使学生在受到艺术陶冶的同时把动作完成得优美流畅。长此以往,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与艺术想象力会比翼双飞,相得益彰。需要注意的是,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不能和教师信口开河的自我陶醉混为一谈,更不能允许词藻浮华的夸夸其谈,因此,科学性原则是规范艺术化的教学语言的逻辑准绳。如跳孔雀舞时,首先要想象自己象一只美丽的孔雀,置身于西双版纳那美丽的凤尾竹丛林里翩翩起舞;如傣族的旁点跨步要像蜻蜓点水一样轻盈、敏捷┉┉。色彩鲜活的情感元素是艺术化语言的重要凭借。一般来说,用鲜明的形象性和独特的想象力支撑起思想观念这只航船的风帆,这就是艺术化语言最为显赫的功绩。换言之,以形象性和想象力为翅膀的艺术化语言,同样可以支撑起舞蹈教学这只航船的风帆,推动它驶向培育高质量舞蹈人才的彼岸。艺术化语言或许在规范化和严谨性方面弱势于科学性语言,缺少后者的逻辑确定性,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个人先天的艺术素质和后天的艺术修养,这就要求使用它的舞蹈教师平时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这三类语言在舞蹈教学实践中需要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地运用,就如同美声唱法中高、中、低三个音区在互相转换时要做到不露痕迹、平滑过渡一样。比如《荷花舞》是以中国古典舞“跑圆场”为基本舞步的,要表演这一舞蹈,首先要练跑场,如果用科学性语言讲述其要领,那就该这样说:首先脚跟压脚掌,半脚半脚(或一脚一脚)向前趟;小腿放松是关键,稳住上身别慌张。如果改用感觉性性语言,那就该这样说::双膝如同夹物体,切莫松开掉在地,过分僵直须避免,松紧适度是才艺。若转换成艺术性语言,那就该这样说:一潭碧水映眼帘,垂柳轻摇唱悠闲,湖水荡漾荷叶绿,风吹荷花舞浪漫,不知不觉随花动,舞步摇曳似枝干……当然,使用合辙押韵的方式来对比式阐述三种语言的区别,是需要仰仗较高层次的文学修养的,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并不能要求所有舞蹈教师一下都能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语言驾驭能力。
严格地说,不会用科学性语言教学就称不上一位合格的教师,而只限于做动作的科学性要求,却不能运用感觉性语言说明的话,那么学生只会盲目地模拟动作得不到正确的肌肉运动感觉信号,如只有以上两种语言,而没有艺术境界的渲染,动作也许无可挑剔,但感觉是干巴巴的没有艺术气息。千万不要忘记舞蹈是艺术,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由此看来,舞蹈教师应该在日积月累地锤炼自身综合艺术修养的过程中,善于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和艺术门类中的语言,来丰富和拓展舞蹈教学中的语言体系。例如:盛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大师张旭,从当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舞剑表演中获得了创作灵感,悟出了书法的行云流水的艺术神韵,就是十分典型的学科艺术语言渗透的例证。当代的众多人文学科和艺术门类恰恰是舞蹈教学的语言宝库,值得舞蹈教师们深入感受和领悟,广泛吸取和借鉴。比如,舞蹈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语言描述现在建筑和雕塑中的造型审美要素,将其迁移到舞蹈形体造型的创意中来。还可以从现代影视画面中独特的蒙太奇镜头组合的跳跃节奏中寻求到舞蹈组合节奏的灵感。总之,一名优秀的当代舞蹈教师,决不能满足于传授封闭式的传统舞蹈教学内容,而应当把舞蹈课堂变成综合美育和人文熏陶的文化摇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教学语言精雕细刻,千锤百炼,将有声的教学语言化为无声的甘露一点一滴、日复一日地播洒到学生们的心灵田地中,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人文和艺术修养的创新型舞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