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焕 (天津市宁河县医院放射科,天津 301500)
胃裸区是指胃贲门部和胃小弯近侧部分胃后壁后方胃膈韧带两层腹膜之间无腹膜覆盖的区域。本研究拟探讨急性胰腺炎累和胃裸区的CT影像表现,阐明其受累的解剖学基础。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且经临床实验室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AP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失代偿期肝硬化、低蛋白血症及合并腹腔、腹膜后间隙其他感染性、肿瘤性或出血性疾病患者;且排除食管腹段、左膈肌、胃、胰腺、左肾上腺等邻近胃裸区的组织或器官曾经有手术史。其中男70例,女36例,年龄25~95岁,平均53.2岁。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盆腔。扫描参数:扫描层厚7.5 mm,重建层厚1.2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230 mAs;准直:16 mm×0.625 mm,矩阵:512×512,扫描视野:40 cm,螺距:1.375∶1。48例患者行CT平扫检查,58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370 mgI/ml),按1.5 ml/kg经右肘正中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60~90 ml,流速3.0 ml/s,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和临床分级:由2名高年资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和1名主任医师集体阅片,重点观察胃裸区受累和毗邻结构受累的CT征象,经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并记录。由1名研究者根据新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最新修订的2012 Atlanta AP分级标准,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AP、中度AP和重度 AP 三类[1]。
胃裸区受累CT表现:胃裸区内出现索条状、小片状模糊影、大片状软组织密度影或积液。左膈下脂肪受累CT表现:在左肾上腺上份层面以上区域脂肪组织内出现片状模糊阴影或积液影。
本组106例AP病例,轻度AP 10例,中度AP 74例,重度AP 22例。胰腺体积未见异常12例,弥漫性肿大54例,局部肿大40例,其中胰头肿大17例,体尾部肿大23例。坏死性胰腺炎9例,假性囊肿3例。
胃裸区受累48例,轻度AP、中度AP、重度AP分别受累1例、32例、15例,受累率分别为10%、43.2%、68.2%,总的受累率为45.3%。胃裸区受累索条状、小片状模糊影19例,大片状软组织密度阴影或积液影29例。胃裸区受累48例中,胃裸区炎性病变与胰周炎性病变相延续、不与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延续28例,胃裸区炎性病变与胰周炎性病变相延续、再与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延续19例,胰周炎性病变与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延续,再与胃裸区炎性病变相延续1例。左膈下脂肪受累20例,均出现于胃裸区受累病例中,在AP病例中出现率为19.6%,在胃裸区受累中出现率为41.7%,位于胃裸区的上方或左侧。
3.1 胃裸区的解剖学基础:胃裸区于食管腹段较小平面,向下逐渐增大,在肝脏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横断层显示最大。胃裸区前界为贲门部和靠胃小弯处的胃后壁,后界为膈脚,下端达肝门平面,其左、右侧是胃膈韧带的左、右层。胃裸区内有血管、神经、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3.2 胃裸区与左膈下脂肪解剖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左肾前筋膜向上附着点的关系[2],左肾旁前间隙可上达膈下,即胃裸区向上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联,经食管裂孔和膈血管间隙与纵隔相连,向下与肾旁前间隙相通连。即纵隔、胃裸区、腹膜后间隙的病变可以相互通连。左膈下脂肪是腹膜外潜在的脂肪间隙,位于左膈肌腹侧筋膜与膈腹侧腹膜之间。正常情况下CT不易显示,当受到病变侵及时导致间隙增宽及积液时CT上易于显示。因而可以解释胃裸区炎性病变与胰周炎性病变相延续、再与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延续,或胰周炎性病变与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延续,再与胃裸区炎性病变相延续的情况。左膈下脂肪下界是左肾上腺上极平面以上,胃裸区下界在肝门平面,且胃裸区与胰周肾旁前间隙直接相通连,从解剖关系上,胃裸区较左侧膈下脂肪更易受AP炎性反应侵及。
有研究认为,胃裸区受累CT表现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预测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参考指标之一。大片状软组织密度影或积液多见于重度AP患者。本研究重度AP受累率(68.2%)高于中症AP(43.2%)。总之,AP侵及胃裸区时CT早期表现为索条状、小片状模糊影;继续发展表现为大片状软组织密度影或积液影,并且胃裸区炎性病变与胰周肾旁前间隙及左膈下脂肪相连续。
[1] 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 年,上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9):656.
[2] 袁 淼,姜淮芜,谯时文,等.胃裸区解剖学研究与胃癌[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