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会斌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海权思想是地缘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从地缘区位上看,我国是海陆复合型国家,重视海权和巩固发展海权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海权思想的初步觉醒主要集中于清朝末期。近代以来,由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清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加强海防和建设海权的重要性。随着维新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兴起,海权思潮进一步高涨,举起民主革命大旗的孙中山坚决抵制帝国主义对我国海权的肆意践踏,提出了加强海军建设和发展海洋实业等具体措施来巩固和发展海权。
“海权”一词可以说是个舶来品,“海权”思想最初是由美国海军理论家阿尔弗莱德·塞那·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提出的,在其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1812年战争与海权的关系》中,马汉通过论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海上强国争夺海洋霸权的历史,指出了濒海国和海洋国家只有运用强大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才能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和大国地位。
马汉的海权理论产生后很快得到英美等世界许多国家的热捧,马汉的海权理论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通过日本和中国留日学生传到了中国。1900年3月,由日本乙末会在上海出版发行的中文月刊《亚东时报》连载了两期《海上权力要素论》,翻译了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的绪论至第一章第一节。1909年6月,在日留学生齐熙等人在东京创办了《海军》刊物,次年通过日文转译了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从绪论到第二节“地形的构成”的前半部分,指出了海上商业、航运、贸易等都是海权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海权观念淡薄,建设强大的海军才能实现国家强盛。这些对马汉海权思想的翻译的传播内容虽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但对西方海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海权观念的初步萌芽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英日等国掠夺我国海权急迫形势的紧逼和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晚清的海防思想也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以守为攻”到“海防和塞防并重”,再到重视海军、港口建设、购买海舰等,晚清的海权思想初步觉醒。
孙中山正是在内忧外患时局大背景下承继了晚清的海权观念,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的海权理论,并在实现三民主义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抱负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权思想。孙中山13岁就随母亲前往到夏威仁岛(当时译名,现为夏威夷),就有“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第一卷的切身感受。据有人统计,在其革命生涯中,曾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7次到檀香山,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7次到越南,8次到新加坡,10余次到日本。[2]孙中山正是因这种丰富的海外经历和和对西方海权的深刻认识,以及忧国救国的民族意识,才促成其丰富海权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很早就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掠夺中国海权的罪恶行径,在多次的演说中就提到要恢复中国海权,建设海军,加强海上贸易等符合民族、民权、民生的海权建设的具体措施,深刻地认识到了海洋具有军事、政治和经济意义。
由于传统经济结构、文化特征和政治等原因,近代中国多有重陆轻海的观念。晚清海禁政策初开后,中国动辄和别国发生冲突,屡遭战败且大多败于海上,海洋国土等领土主权被掠夺。“自鸦片之役以来,再战于甲寅,三战于甲申,四战于甲午,五战于庚子,每战必割地赔款,损失权利,而无功可见。”[1](第四卷孙中山还根据中国地缘环境,认为战后“太平洋问题”关乎中国海权,“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谁握此门户,则有此堂奥、有此宝藏也。人方以我为争,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1](第五卷列强觊觎太平洋就会威胁着中国领土安全和进一步掠夺中国的海权。
关于海权恢复和重建的重要性,孙中山明确指出海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之生存要素,为人民、土地,主权。故苟有害于此三者,可以抗之也。”[1]第四卷“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1]第二卷在分析英德两国在“一战”中开展霸权之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海权的争夺,“撒克逊民族和条顿民族互争海上的霸权。因为德国近来强盛,海军逐渐扩张,成世界上第二海权的强国,英国要自己的海军独霸全球,所以要打破第二海权的德国。英德两国都想在海上争霸权 ,所以便起战争。”[1]第九卷
海上力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海洋研究、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和防卫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其中最突出就是海军建设。对海上力量的建设,孙中山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深念海军在革命过程中之勋劳,复鉴于海军之重要”[3]设立了海军部,并且要大力加强船政建设,“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并驾齐驱,在世界称为一等强国。”[1]第二卷孙中山还指出我国海上力量和外国的巨大差别,认为海军军备建设是否完备作为国家富强与否的重要原因,“中国之海军,合全国之大小战舰,不能过百只,设不幸有外侮,则中国危矣。何也?我国之兵船,不如外国之坚利也,枪炮不如外国之精锐也,兵工厂不如外国设备齐完也。故今日中国欲富强,非厉行扩张新军备建设不可。同志谓中国国防不有相当武备建设,此中国不富强的原因。”[1]第二卷
要真正实现民主共和,完成救国救民的革命任务,必须建设强大的海军,“欲争回真共和以求福利者,必须有二大伟力,其一为陆军,其二为海军。鄙人密察大势,确知非得强大之海、为国民争回真共和,则无以贯彻吾人救国救民之宗旨。”[1]第四卷“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1]第四卷。“海军助我则我胜,海军助袁则袁胜”[1]第六卷建设海军要合理使用军费,海军的建设比其他军种建设更加耗费财力物力,“昔满清政府将扩张海军建设之费,以为建设一大娱乐园,以作私人之娱乐,吾想今日民主政府,必定努力整理新军备建设,改革中国旧军备也,而不有昔日满清政府之腐败也。”[1]第二卷
“孙中山的海权观念和海军建设思想,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抵御外侮,而且是要向海洋求生存和发展,建设中国的近代海洋经济。”[4]“参仿西法”“讲求新法”的孙中山认为海洋是民族经济和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的通道,发展海上贸易,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孙中山纵览英美等海洋强国发展的态势,提出了以海兴国的经济思想。“彼英美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者,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5]
在海洋实业发展中,孙中山特别重视港口、船政(含资源利用、科学考察和商业船只建设等)建设,独立自主的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在其拟定的《国防计划纲目》中指出建设海军不能忽视海军人才教育、船械、海港建设,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等,并建设若干二、三等海港和渔业港,以海军为“富强之基”,以港口为“策源地”,加强海上力量与内地的铁路、内河航运构成立体的运输系统,确保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海洋实业,孙中山还特别强调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北方大港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对发展北方盐业和利用辽东湾头的沼泽地开发水稻田等。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是近代中国海权最先进的主张。[6]孙中山的海权思想“集中外之精华,防一切之流弊”,顺应了20世纪初世界海洋战略竞争的世界潮流,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实践中,对海权的重要性认识日益深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权思想。诚然,孙中山的海权思想与马汉的海权的观念有鲜明的区别,孙中山反对通过海洋向往扩张和侵略他国海权,而是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主张和平利用海洋,保卫国家的海洋权力,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孙中山的海权思想由于近代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局限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孙中山海权思想对当下我国海权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海权理论是一个宏大的国家大战略理论,中国海权理论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而不断变化和完善。我国传统时代的发展大多是依赖陆地资源而发展的,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海权的重视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诚然,我国的海权发展是非霸权性、非扩展性的。当下,我国与周边国家海域、岛屿争端多变,国际环境复杂。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思想,加强海军建设而不穷兵黩武,和平利用海洋和控制自己海权。
[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王诗成.海洋强国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3]包遵彭.中国海军史[M].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0.
[4]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
[5]张炜.中国海防思想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
[6]时平.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是近代中国海权最先进的主张[N].中国海洋报,2011-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