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波 王向荣
(1.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48)
目前,文科专业的诸多“遇冷”既折射出社会整体对文科专业的认识误区或偏见,又凸显了文科专业,特别是地方高校文科专业自身发展、转轨的诸多困境和缺陷。如何使地方高校文科专业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有效培养益地人才的新路是摆在每一个高等教育从业者面前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首先,拥有文科专业的地方院校多分布于相对偏远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不但经济欠发达,文化传统也往往缺少底蕴,地方各级政府对这类高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一般不大,这给格外强调交流、沟通的文科专业的发展带来来自地域方面的弱点。
其次,这类高校多数为专科升为本科不久,且其中的多数即以传统师范底子。故其文科专业高校所占比重甚大。所以文科专业的转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此类高校的生存状况,而在今天这类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中,文科专业或成为转型的“鸡肋”勉强维持,或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位置,面临激烈的竞争更是无所适从。
再次,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教育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多数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评估体系等高度雷同,缺少教育特色,特别是缺少针对地方的“益地性”和服务意识,则直接导致所设置的专业和培养的学生不能被地方“消化”,造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等与地方需求严重脱节——“不接地气”。
第四,地方高校的文科专业遭逢全国性的文科专业就业“淡季”,这使得地方高校的文科专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第五,地方高校普遍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1](P20-22),而在这种定位中,个别高校因为对于文科专业特点及转型方向认识不足等问题,产生了“重理轻文”的现象:部分高校的决策层因极功近利而饮鸩止渴,对文科专业转型和发展重视不够。
第六,地方高校对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等或者沿袭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或者取法自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综合型国家重点大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对专业的评估往往也唯短期的就业率是问,这种做法一方面严重抹杀了不同专业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遭受严重挫伤。
地方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多由博士、硕士构成,他们拥有较深的专业背景,毕业自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因此这些教师,甚至包括学校管理层在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与观念上并未做到真正转型,仍然照搬一流大学的教育目标或教育观念,这一点在这些院校的文科专业上体现得特别突出。所以地方院校的文科专业上就往往形成两种状况:一是仍沿袭老路,地方高校文科专业的学生仍然按照研究型的目标进行培养,盲目追求考研率。二是面临转型的高校不顾本校文科专业状况和专业特点,片面追求应用型建设,仓促将文科专业的学生培养高职高专化,以把所在专业学生技工化作为培养目标。
因为历史原因,地方高校的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全国一盘棋”,缺少特色,缺少教育针对性,缺少服务地方意识,缺少探索适合自己发展路径的勇气,教育实践环节不足,致使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人才培养偏研究型化……这显然与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张略背道而驰,这也是造成地方高校文科专业无法培养有针对性的益地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用人单位感到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到岗迅速“上手”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地方高校教师群体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办学特色,制约了其进一步探索教育新理念的发展态势。
首先,地方高校评价学生仍然延续传统课程考试方式,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考核方式趋于单一化。其次,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评价片面追求就业率、追求一次性就业率、追求就业数量忽视对就业质量的评估。由于学科属性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文科专业短时期内的一次性就业率不如理工科专业理想。社会和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行业长线发展趋势等缺乏监控,缺乏对文科专业学生就业发展的长线跟踪。再次,虽然高校都已经开始重视教育实习,纷纷建立了许多与本校文科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但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实践缺少有效的考核,实习基地往往形同虚设。
高校专业设置的方式、培养人才的周期、方法、途径、师资储备、高等院校自身的特点等决定了高校是无法类似企业那样,能够立竿见影地、完全做到“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如产品一样的毕业生,也就是说,高校前述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它所培养的学生永远是滞后于用人市场形势的,而高校也不可能完全根据对就业市场的分析数据迅速调整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和方案的,高校也不可能根据本年度用人市场的需求规模预测几年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可以说,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永远存在一个矛盾。此外,文科学生的就业目标与现实社会的差距,也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文科专业具有三个特点:社会性、方向性和灵活性”[2](P99-100)。其中社会性决定了文科专业人才的通识性的一面,灵活性又决定了文科专业人才就业路径宽广、自学能力强的特性,所以地方高校文科专业不如从文科专业自身特点挖掘寻找新的发展可能——为地方政府、企业储备智库人才。地方高校培养的中文、外语、法律、经济管理等文科专业学生除了在相关行业对口就业之外,他们就业的社会性和灵活性决定了他们从事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从事设计的能力,而依托地方高校专业的教师资源更为他们成为智库型的优秀人才如虎添翼。
“我们可将文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概括为:这种应用型人才虽然不是研究型人才,但是要有研究型人才的思维;虽然不是技能型人才,但是要有自觉提高动手能力的动脑能力。”[3](P68-69)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培养一种全新的创新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使其文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这是地方高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重点下功夫的地方。创新应用型人才才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的智库、作为为地方培养智库型人才的方向。就文科专业来说,这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明确定位在面向实践做功能性的创意、创新工作,能将创新、创意迅速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转化为实践中能直接应用的成果,简言之,文科专业培养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应是在实践中产生创意、创新,并能迅速、有效将创意、创新应用于实践的人才。
目前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关键是,在于要将原来重理论轻实践的讲授性教学与学习形式,以及重实践轻理论传授的实践学习形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为重视将理论的知识性内容和实践产生的经验转变为一种能力:创新能力。而要实现这一转型显然需要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动。
首先,高校教师应该首先是一名创新应用型的教师。要为智库输送人才,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名富有经验的、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样,他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才能有突破、有想法、有动力。
其次,教师应调整传统的教育教学、科研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分散形式,变为团队协作式教学和科研。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应该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而准备,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不是一位教师一门课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知识储备,需要每一科每一位老师的密切协作和配合,这样,才能为一名合格的智库型人才的培养做好教师资源方面的准备工作。
最后,引入双师型教师,加速传统教师向智库型、创新应用型教师转换,寓教学于实践中。文科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应贵精不贵多,实习实践的时间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习时间及实践学时,不应该整齐划一地遵守同一规定,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特点等来决定。
地方高校的文科专业向地方益地人才智库培养基地转型还需要各级各类制度层面的创新与密切配合,围绕着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文科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应该在考核形式的探索、成绩的综合评定、实践教学方式、实习实践基地、创新成果的认定、学生毕业设计的形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等方面多下功夫,力求更能全方位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
[1]杜承铭.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6(32).
[2]熊伟.新世纪高校文科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理论月刊,2003(11).
[3]车艳.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