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媛
科技兴农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而落实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农业生产的转化。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优秀经验,对今后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个国家将农业教育提高到法律的层面上来,是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视,也是其真正意识到农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的表现。1862年的美国,农业教育水平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为了改善当时农业教育低迷的现状,美国国会通过并由时任总统林肯签署的《莫利尔第一法案》正式出台,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向各州及其他领地和地区增拨公有土地,这些地区的政府必须用这些土地及于此相关的收入建立一所从事农业教育的学校,并强调要为当地农民提供教育。自此之后直至1914年的52年间,美国国会相继通过并出台了《莫利尔第二法案》、《海崎法案》、《史密斯—雷佛法案》,这些法案都旨在保证农业教育为题具有更高的法律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相结合,这两个组织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中的作用不容小视。通常情况下,负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社会组织包括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这些组织大多是公益性的,由政府出资成立,有当地农户组成。英国的英格兰皇家农业协会和全英农户协会都旨在传播农业科技,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负责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组织相比,私人企业的一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行为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印度国内私人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通过有偿咨询服务将印度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技术,有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将技术与生产原料提供给农户,收获季节来临时再按合同条款购买农户的农产品,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传递给了当地农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在众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途径中,意大利所采取的运用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称得上是比较有特点的。其利用当时欧盟还未大量出现奶水牛的机遇,大力发展奶水牛养殖,用其牛奶制成现在享誉世界的奶酪。除此之外,意大利的红酒更是世界著名。在这种倡导发展特色农业的气氛下,当地的农户和农场主也都积极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方法,都积极地投身到促进发展生产技术的形势中,这在无形中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步伐。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90%文盲分布在农村。这严重威胁着贵州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直接对口于农村教育、农业教育的平台或机构,通过这个载体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直接培训具有一定农业知识的农民,使之既可以在这里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可以提高其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此外还应将此模式提高到法律的层面上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此项模式,借助法律的强制力监督和约束此项模式能够切实可行的做到实处。
通常承担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职责的大多是农协、农业合作社等由政府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的贡献不可磨灭,但这些组织因其自身的特性使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其时效性就不如通过私人企业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来的快,并且虽然私人企业的行为是以经济利益为先,但是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得以尽快推过使用。因此,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广泛性和无偿性,又要发挥私人企业的时效性。
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提高特色产业推动当地农业科技的积极性,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动力,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取得成绩,又能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刘燕华.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借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07.
[2]孙诚.日本重视农业科技普及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3]魏锡华,黄兰芳,张兴杰.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推广需求与应对策略[J].南方农村,2007.02.
[4]陈亚丹.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丛刊,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