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蕊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大思政”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趋势,它是指运用系统论观点将学校教育诸要素有机整合,通过思政队伍、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实践教学等各方面的整体改革与系统优化,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大思政”教育具有“人员参与的广泛性;内容体系的针对性和开放性;时空利用的广延性”[1]等特点。本文的研究,从教育资源整合的角度入手,按照“大思政”的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从思政教育主体、思政教育内容和思政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研究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思政”教育模式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机结合,把整合教师人员和素质作为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基本前提,把在教育过程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为基本途径。
按照“大思政”教育理念,这里的“教育者”即思政教育主体,不仅包括承担教学任务的专职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学校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校外聘任教师等。这几方面的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思政课专职教师承担理论教学的任务,学生工作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操行,而学校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外聘任教师是指结合学校的自身特色、培养目标聘请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人可以为大学生传递社会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除了整合教师人员构成外,教师人员素质提升也是整合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资源的重要内容。因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素质提升,除了增强自身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网络资源,并结合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思政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主要应从了解学生需求入手。学生既是思政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学生自我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关键。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结构为直接对象,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不能是一种理性的灌输,而是一种精神的牵引和生存的关怀。”[2]而要真正实现这种精神关怀,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切实了解学生真实的精神状况和思想动态,特别是他们关注的热点及困惑的焦点。以学生为本,说到底就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和针对性,因而使学生感同身受,取得实效。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本学期“概论”课堂教学讨论课上,通过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根据收回的问卷,归纳总结出“新时期如何加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城镇化发展中如何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读书向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风景’,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如何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学生关心的讨论题目组织课堂讨论。此做法使得课堂讨论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思政课教学大多是“合班”上课,在了解学生需求方面,如何做到结合学生不同专业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这一问题还有待将来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思政教育的主要显性资源就是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但目前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缺陷,如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不注重联系实际,给学生造成思政课枯燥甚至是“假、大、空”的印象。这些问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畅通。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从主观方面看,教师自身实力欠缺或备课准备不足,导致不能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联系实际的延展分析;从客观上来说,主要是受到课时的限制,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拓展分析。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认真进行备课;其次,教师还需对繁多的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避免重复,使课堂知识容量更丰富。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交叉。针对这一情况,思政课教师之间应该互相沟通、研讨,确定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承接、讲授角度和侧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选好精讲问题,精准地为学生传授思政课教学内容。
除了显性课堂教学知识的整合外,高校还存在各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制约资源,比如当前信息社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的阻抗,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难题之一。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主性,在信息海洋里漂泊不定,甚至被信息冲击得不知去向。”[3]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会辨别真伪,以及理性看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就成为了大学生活的必修课。而对于高校来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穿相关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显得及时而必要了。不仅如此,由于“隐性教育具有非确定、内隐的特点,具有陶冶、规范和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和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4]。因此,在学校思政教育内容整合过程中加入隐性教育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题中之义。
结合当前实际,为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高校应该开拓一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欧美国家的许多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教会他们要富有怀疑精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克服自身的思维盲点,警惕各种逻辑陷阱。”[5]隐性思政教育渠道的创新,除了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外,还可以采用专题学术讲座的形式。对于一些形势热点问题,或者是教师由于课时的限制,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展开详细讲解的问题,学校可以举办专门的学术讲座。如中日关系紧张的时期,学校就可以开展专门的讲座,对学生情绪进行疏导,使学生真正认清问题,端正立场,而不是采取一味“堵”的方式,严格监管学生,防止学生上街游行。学术讲座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安定人心,使他们能从更高层次上理性看待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整合高校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理性程度,让尽可能多的大学生不管是倾听者还是言说者都成为“智者”。通过显性教育,普及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的隐性教育,普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大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变得更加理性、智慧。
按照“大思政”教育理念,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积极活动的主体,时时刻刻都处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渠道也应是丰富多样的,凡是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和各种活动,都应该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各种活动,整合好这两方面的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校内实践主要包括党团组织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班级工作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高校承担思政课理论教学任务的思政部可与学生处、团委、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系部等部门合作,根据现有客观条件、学生的实践水平,将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通过校园文体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和思想情感。在众多校内实践活动中,社团活动,是当前进行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渠道。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为高校树立优良的学风、校风,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调查实践、专家讲座、模拟法庭等社团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气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歌唱比赛、话剧、相声、小品等文化活动,活跃了校园艺术气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学习型社团活动,如英语角,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科技型社团,如科技协会、航模协会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公益性服务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6]这些足以说明,整合校内实践资源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校外实践主要是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很多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是要求学生利用暑假撰写调研报告以考察其实践活动。但实际上,学生往往没有实际调查,直接从网上下载拼凑出一份只是为了完成作业的调研报告,思政实践课的目的根本不能达到。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改革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方式,由目前只注重形式和结果的调研报告向注重内容和过程的社会调查转变,全程指导和监督学生的社会实践。首先,就实践内容来看,要结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确定学生的实践选题,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或是制定自己的个性化实践方案;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培训,结合学生的调查选题,制定细致可行的调查框架或调查问卷,实施调查跟踪和监督措施,比如调查问卷上注名被调查者的联系方式,以备检查;再次,教师应该就如何撰写调查报告进行讲解,因为就笔者收到的学生提交回来的调查报告来看,很多从形式上看就不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基本上是相关论文、网上杂文的“大杂烩”;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进行反馈式教育,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思政实践教育的目的。
整合高校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和与他人交往中,把对科学理论的认识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自觉地选择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的能力,促进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7]。
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的主体因素,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开渠道,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资源力量的整合。
整合高校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从显性知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教师整合授课内容,准确、有效地传输投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避免重复、枯燥;从隐性知识的角度来讲,应结合现实特点,通过创新方式,如热点学术讲座、媒介素养教育等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国民态度。
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群众性于一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校外的社会实践要想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就要在选题上确定相对个性化的实践题目,在调查的形式和方法上,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培训,增强校外社会实践的吸引性和有效性。
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资源、内容资源和实践资源,三者有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可以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需求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依需求可以有效设计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准确“投递”,而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既是学生将接收的理论知识与行动结合的方式,又可以成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总之,按照“大思政”的教育理念,高校应整合上述三个方面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4-36.
[2]冯凡彦,唐 伟.人的非确定性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追求[J].山东社会科学,2009(2):133 -136.
[3]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3(9):112 -116.
[4]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3.
[5]让公共舆论空间从“低质”变“优质”[N].中国青年报,2013-12-14(01).
[6]郭 丹.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11.
[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