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倩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批判现实小说家,他以写实的笔触,以批判者眼光,将他对人生和现实社会感触融入到其作品中,成为批判现实、颂扬真理、真情的现实作家。海明威经历坎坷,其自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地方武装冲突。战火的洗礼,使得他的文学作品选材经常以战争为内容,并在战争中表现自己厌恶战争,反对破坏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海明威作品特点鲜明,兼具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福楼拜的严谨叙事特点,莫泊桑的故事布局结构,成为集众家之长,又独辟蹊径的著名作家。《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早期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创作背景,以爱情为叙事主线,将海明威对战争的反感与人生追求,以新的叙事方式融入到这部小说之中。在《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以写实手法,将内心复杂情感以各种象征手段进行表露。在他极富想象的文学世界里,他以诗一般的语言,将读者引入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其独特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段,使这部作品的艺术境界得到升华,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在海明威的人生中,曾多次身处战争阴霾,1917年,他曾参加一战,并在战斗中负伤,残酷的战争场面,血腥的屠戮和破坏,对海明威思想内心产生极大触动,《永别了,武器》就是他以一种绝望的思想情绪,掺杂着海明威对战争痛恨的一种宣泄表达,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战争与爱情很好地有机结合,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写作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生场景,抒发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展现人生命运的精彩片段比比皆是。弗·亨利是一名战士,他从卡博瑞达战场上的伤退过程,在湖上的逃亡,在中立国瑞士的感触,凯瑟琳难产致死等章节描写刻画得入木三分,使读者心神激荡,沉醉在故事中不能自拔,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内心与书中主人公坎坷命运产生强烈共鸣。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以凄婉哀伤的悲剧氛围,讲述人间悲情,作品中,甜美的爱情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只能以悲剧收场,战争的残酷,让读者真正领悟现实的残酷。也会因此产生对战争深深的谴责和控诉。在写作上,海明威突出了真实性,故事中军事历史与战场通讯指令技能大量运用以及战场争夺过程中的令人胆怯的血腥写实描写,将真实战争中人们痛苦无助绝望麻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为小说主人公爱情的悲剧结局作了脚注,为这部小说突出主题创造了很好的意境。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描述过程中,运用大量文学写作方式,突出展现了海明威文学成就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叙事语言简洁易懂,生动直接,各种修饰词汇和句式恰当准确,使小说叙事语言质朴中渗透意境,简短干练的句式将环境与心境之间很好地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海明威作品的简约之美。在表现静态环境时,海明威善于抓住静态中最能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语,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这种环境下的特殊氛围。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没有直接将自己思想感情表现出来,而是采用借物寓意手段,将主人公在现实中的悲惨遭遇全景呈现,同时也在隐喻中对主人公命运的叹息,和渴望完美爱情的坚定赞许。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多次运用象征表现手法,不但隐喻书中人物命运的走向,同时也为故事的高潮设下伏笔。如在描写凯瑟琳难产死去时,海明威为小说女主角的离去使用大量笔墨进行描绘,这也间接表达了整篇故事凄美的结局。在主人公失去爱妻,同时也失去最珍贵的爱情之时,环境描写衬托出主人公此时内心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空白。“那白白漫漫的路,空无一物,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低吟的风声划过”这样的场景,再现了主人公失去妻子后,精神世界的坍塌,家人的天人相隔,已经失去一切的希望和勇气,同时,也预示着曾经的一切再也无法回归,让人看了心碎,内心充满了对男主人公命运深深的同情。由于海明威曾经参与战争,他对战争所造成的生灵涂炭和对人性的破坏改变非常排斥,在文中海明威的这种“隐痛”也以含蓄之意表现出来。小说通篇一直有雨的描述,这种雨绝不是干涸的土地所企盼的喜雨,而是带给人精神压抑和霍乱疾病的讨厌的雨。这种雨,使得凯瑟琳看到亨利在雨中死去,亲人在雨中分离,部队在雨中逃窜,女主人凯瑟琳在雨中难产死去。各种疾病跟随雨的落下而来到战场,成为战场上另一个死神。小说里的阴雨就如同不祥的阴云笼罩在所有人上空,带给人的不是保护而是不幸和死亡。海明威反对战争憎恨战争,他在小说中,利用反语来讽刺这种人间屠戮。战争如同燃烧的木头,人如同在这木头上奔逃的蚂蚁等,将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形象地表达出来,也为整部作品主旋律进行定位。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大量运用象征写作手法,将自己内心独白和小说主人公坎坷命运,以自然象征和人物描写刻画来进行表述。在小说中,自然的环境并不单纯体现,而是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通过作者有意地暗示,提升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意义。
1.自然环境的象征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有意识地将地理环境上的高山与平原进行思想植入,以高山视野得开阔和景致得壮美,来衬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平原在与高山对比下,成为现实痛苦生活的罪恶之地。在描述亨利与凯瑟琳被敌人追击逃亡到瑞士,此时围绕在他们周围的环境已经焕然一新,波光粼粼的湖面,皑皑白雪映衬下的雪山,碧绿的草地,他们在阳光下漫步,在陡峭的山峦间穿行远足,这种美好的生活画面,勾勒出一幅恬静祥和的未来生活画面,也预示着亨利与凯瑟琳恋爱中精神世界的满足和理想的生活。这种甜蜜的岁月随着孩子的夭折、凯瑟琳难产死去而彻底结束。一切美好在此时都成为过去,亨利美好的前途就此停滞。
⑴光与暗的象征作用
光代表希望,是一种能给人安全的感觉,而黑暗意味着失败和死亡。在小说一开始阶段,光亮时时出现,无论是凯瑟琳金色头发上的亮光,还是与恋人在一起时每一个光明的早晨。这预示着希望之光,它所折射出亨利的坚定和凯瑟琳的善良,这些光带给男女主角生活的勇气。与光明相反,黑暗带给人的是不幸。从亨利在战场上受伤是在黑夜开始,这种阴暗就笼罩着主人公不幸的前行。亨利与凯瑟琳逃往瑞士是在黑夜,凯瑟琳难产死亡也是在黑夜。黑夜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小说中却与厄运相连,以这种阴暗的环境预示着邪恶与不幸。
⑵河流和雨水的象征作用
海明威在小说环境中,还以大量篇幅描写河流和雨水,通过整篇故事情节,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存在都与故事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如亨利在意大利被宪兵抓住,为了逃脱,他不得不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逃走,这次水中逃遁,也预示着亨利与军旅生涯彻底断绝关系。《永别了,武器》是一部描写战争对人性摧残的现实主义小说,这也使得小说中雨水也成为具有特殊表意的物质。战争在秋雨中进行,可谓凄风苦雨,同时这场秋雨到来的不是胜利,而是大量战士的死亡和疾病的流行。亨利与凯瑟琳的团聚也是在冰冷的秋雨中进行,这也隐喻着两人不幸的结局。在亨利脱离军旅与凯瑟琳一起逃亡的黑夜,大雨滂沱,虽然两人成功躲过各种危机来到瑞士,但天空的雨仍下个不停,可以感受到两个人虽然脱离险境,但危机仍未消除。此后不论是凯瑟琳难产时,还是婴儿夭折凯瑟琳难产死亡,以及亨利面对家破人亡处境,此时天空阴雨绵绵。海明威没有用过多的词语渲染此时悲情,而是通过雨水的冲刷,让我们感受到亨利与爱人分离,美好的生活也因此葬送。
2.人物的象征作用
《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除了利用环境作为象征之外,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凯瑟琳是温柔善良勇敢的女性,是理想的情人、妻子,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能够真正品尝到爱情的滋味。她在所爱之人面前是温婉的丽人,在命运困境面前,表现出果敢坚忍的一面,她能为爱人而生,也能为爱人去死,这是一种无私奉献。这种爱体现了真爱的伟大,是不需要各种形式衬托就可表现出的真诚。在她看来,和亨利的爱情,是她唯一的人生信条,即使在难产后面对死亡之际,仍念念不忘为亨利再付出点什么。这种伟大的爱情,使凯瑟琳已经完全与亨利的思想境界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她所代表的是忠于爱情,愿意为爱情奉献生命之人,她的善良、忠诚、坚韧、勇敢,成为海明威最为推崇的女性形象。
主人公亨利是一位有着很多梦想的阳光男孩,但战争摧毁了他的梦想。在战争中,他被迫伤退,随后被捕,为了生存于激流中逃脱。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美好的梦想,只有面对绝境时的挣扎。亨利与凯瑟琳的邂逅,让原本破灭的人生希望之火再次点燃。凯瑟琳的美丽善良,让本已冰冻的心灵被融化,和凯瑟琳在一起的日子成为亨利一生中最甜美的回忆。可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美丽天使最终没有与之长久在一起,亲生骨肉也随之消亡,这样的打击,使原本在逆境中绽放的生命之树彻底枯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战争所赐予。海明威对男主人亨利命运的设计,正是出于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在战争中,被剥夺一切爱与希望之人的深深同情。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为写作素材,将战争所带来的各种伤痛和不幸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海明威运用独有的写作笔触,通过词语的运用,为我们展现了在战争中,亲情爱情的悲欢离合。以自然现象和人性特点为象征手段,暗喻了整篇小说故事情节走向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品格。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海明威颂扬真理爱情,鞭挞战争的经典之作。
[1]卫纯娟.巨笔写万象,宏篇成一绝——试析《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A].大学外语研究,沈阳:沈阳大学出版社,1996.
[2]林疑今译.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张丽.象征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7,7.
[4]辛磊.挥之不去的幽灵——《永别了,武器》中雨的象征意义和解读[J].社会科学阵线,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