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坤
(池州学院 中文系,安徽 池州247000)
版本是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基础。由于出版机制、意识形态、语言规范以及作家文学观念变化等因素,新文学作品在出版过程中,往往经过不同程度的修改,形成文本各异的版本,自然也产生了新文学研究的版本问题。研究中如果不注意作品版本的变化,不注意版本的甑别和选择,就会影响对作品的评价,进而影响对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价,最终影响对作家的评价,使文学研究失去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新文学研究的版本问题实际就是版本选择的问题,即善本问题。
新文学作品在出版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类型,新文学版本有别于古籍版本。古籍异本的出现是由于在历代的流传过程中,因传抄、误刻、校勘、散佚、评点或妄改等而造成的,异本之间呈现为一种传播关系。新文学异本的出现则是在出版过程中,或因作品被禁而出现删节本或伪装本,或因载体不同而出现连载本、单行本、文集本等,或因作者修改而出现修改本而形成的,异本之间表现为一种源流关系。古籍的善本是指那些旧本、足本、精本。而新文学的善本情况较为复杂,一部作品的发表本往往是最初的,按古籍善本规则来说可以作为善本,但很多发表本是连载的,由作者随刊写成,可能有很多地方并不完善。作品的定本是经过精校的,但是它可能与最初的作品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古籍“善本”的原本意思是作家作品的原本或真本,按这一标准来说,只要是由作家亲笔而写,即便是修改本也可以看作是善本。但实际上,这些修改本可能经作家之手做过大量的删减或改动,已经算不上是足本了。
新文学版本变迁过程中,文学作品的版本一般分为发表本、初版本、修改本和定本等。这些版本之间的关系与古籍版本之间的流传关系不同。它们主要体现为一种渐次递进的修改关系。新文学的版本变迁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修改的过程或润饰的过程。除了作品发表本或者初版本之外,其他所有版本都作为修改本视之。新文学作品中存在一些并不能反映作家意愿的修改本。比如说,一些作品遭禁,为了能够使作品得以传播而出现了删节本或手抄本,但像这样的版本流变还是属于特殊情况。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版权意识增强,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评论家点评版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情况。作品的修改本一般是作家本人修改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作家被迫修改作品的可能。新文学的修改本一般是在发表本到初版本转换之间产生。修改本的修改内容多在于错误的订正、语词的润饰、艺术的完善等方面,但有些修改本注重内容性修改,比如郭沫若的《女神》。很多新文学作品的定本是作者生前对作品所做的修订,但是在作家去世之后,后人对于作家作品全集的编订常常会选择作品最初的发表本或初版本。由于这种编订的因素,文学作品变迁的脉络过程则变得面目不清了。
作品的修改必然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修改改变作品原有的人物形象。由于思想意识的变化,一些作家在修改本中改变了对原有人物的认识。如《丈夫》中有个巡官人物,初版中沈从文没有表明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在1957年人民出版社《沈从文小说选集》的修改版中,添加了“那巡官装成很有威风的神气开了口”,情感变得分明,人物从原有的形象变成反面人物,也表明在当时政治环境的压力下,虽然沈从文一直采取远离政治的态度,但在作品重印时不得不根据需要做出修改。有些作品的修改甚至改变了人物的身份。如《水葬》的初版中押解骆毛的是“四五个浓眉大眼的大汉”,他们仅仅是执行 “水葬”这一古老习俗的普通村民。1981年人民出版社的修改本中,押解者已变成周德高的家丁,他们“斜眉吊眼”、“气势汹汹”、“虎狼似的”强横又霸道。其次,修改改变了作品原有的故事情节。如《雷雨》的初版本中剧本前面有一个序幕,后面有一个尾声,在修改本和演出本中序幕和尾声都没有了。序幕和尾声说的是10年后,周朴园把公馆捐给教会作了医院,蘩漪与侍萍居住其间,周朴园定期去看望她们,表现出周朴园对自己造成的悲剧的忏悔之情。根据阐释循环理论,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整个作品的理解,影响作品主题的阐释。比如《家》在初版本中,高家的经济来源是地租剥削,处在一个“没有绑票匪的社会里”,而修改后的全集本中,高家除了拥有大量田产,还是公司股东,这样高家已经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特色了。高家由封建地主家庭变为资产阶级家庭,高家身份由此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了对《家》主题意蕴的本质性评价。
新文学作品在重印时,由于都经过不同程度的修改和润色,产生众多版本,大大增强了文学研究的复杂性。如果研究时不了解版本的源流与变迁,不注意这些差异,不善于选择版本,往往会造成研究上的失误,也会影响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的研究。一些新文学研究的论著在评论作家作品时,由于采用的版本不同,结论与原有作品主题精神或意义都有极大的不同。如凌宇、吴昌立等研究沈从文的作品都是根据1957年出版的删改本小说,从而认为沈从文是具有革命意识的作家。其实1957年版《沈从文文集》都根据预设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作了删改,譬如短篇小说《菜园》,原来玉家儿子的死因是“政府通缉的人”,1957年版本中变成了“共产党”,凌宇据此说《菜园》是“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批判与否定”,[1]227沈从文也成为反国民党的左派作家。在新文学研究中,一些关于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争论,看起来是观点之争,实质上却是版本之争。郭沫若《女神》的社会主义萌芽问题、《雷雨》中宿命论思想问题的争论等,皆由版本不同造成。
版本学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目前版本学的著作几乎都是关于古籍版本的,在一些学者看来版本学研究就是古籍图书的版本研究,认为新文学作品不存在版本的问题。
虽然相当多的人忽视版本问题,但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已有学者重视新文学版本的问题。如阿英、唐弢收藏了大量新文学的书籍,撰写版本方面的文章。1937年,阿英撰写《鲁迅书话》,并编辑出版《近百年国难文学大系》。从1945年开始,唐弢以“书话”形式研究新文学版本问题,于1962年结集出版了《书话》,至1980年又结集为《晦庵书话》出版。他们是研究新文学版本的开拓者。唐弢先生所收藏的4万多册现代文学期刊书籍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其中一级品就达141种,皆为善本。姜德明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相继出版了 《书叶集》、《书边草》等20余部书话类作品,尤其是主编的《现代书话丛书》,收录了近现代著名作家的书话作品,对推动新文学的版本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3年,文学史专家朱金顺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个开设了《新文学史料学》课程,出版了《新文学资料引论》,建立了中国新文学史料学科的理论体系,开创了新文学版本研究的新局面。2007年,文学史专家金宏宇先生出版了《新文学的版本批评》,把新文学版本研究提升到一种新的理论高度。这些学者关注新文学作品的版本,或出于收藏,或出于爱好,很少是专门从事新文学研究的,大多停留在版本现象的描述上,缺乏理论研究,其影响力有限。
版本研究是新文学研究的根本,因此新文学研究要做出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与美学评价,研究者就要拥有一种版本意识,要了解一部作品的不同版本,分辨异同。新文学版本众多,因而就有优劣之分。古籍异本和新文学异本产生的原因不同,因此新文学善本的选择和古籍善本的选择是有区别的。
古籍善本概念出现于宋代。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唐代以前,印刷术尚未产生,书籍皆为抄写,所以班固不称“善本”,而谓之“善书”。善者,好也,意为内容错误少,文本可靠。这是善本的最初含义。在隋唐至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书籍开始出现印本,传播范围逐步扩大,版本问题随之产生,“善本”一词也应运而生,常见于宋代文献。善本概念发生变化是由专指藏本到刻本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刻本为主的善本观。元明清的“善本”含义基本相同。清代是古籍版本学成熟时期,其善本观最为完善,清人丁丙、张之洞的善本观影响最大。北京图书馆研究员李致忠先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性说”,这是一个比较全面而科学的定义。他认为,“对于任何一部古书,都应从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这三方面特点,或具备其中之一二者,均可视为善本”。[2]69
那么在研究新文学时,应该选用哪个版本作为善本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新文学善本选择的标准。善本,就是好的版本,其标准是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古籍善本选择侧重历史文物性,要求文本可靠,错误少;新文学善本则强调文本的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要求文本最能真实反映作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成就。根据这个标准,再来看新文学作品的哪些版本符合作为善本的条件。
首先是初版本。初版本是作品的第一手资料,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代表了作家当时的意识和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作家作品的珍贵原始资料。即使初版本有缺点,甚至错误,这也是历史的存在,是不能修改的。经过修改和润饰,作品失去原有的历史面貌,就不适合作为研究材料。鲁迅先生非常重视版本,所以作品发表出版后,他不再修改。老舍先生也不随便修改作品,他说已发表过的作品即使有许多缺点,也不愿意再加修改。当代作家陈忠实也是不愿意修改作品的,当《白鹿原》迫于修改时,他说“那是最愚蠢的办法”、“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作品在读者心目中已经有了“基本固定的印象”,[3]205也就是说读者已经接受了作品中作家所表达的思想意识。
其次就是在报刊发表的初刊本。在集结出版之前,新文学许多作品先在报刊上发表了。这些初刊本比初版本更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意识,更具有史料价值,是新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也是研究新文学的善本。这些初刊本后来成集出版时,作者也可能对文本进行修改。如茅盾《徐志摩论》最初发表在《现代》杂志上,后来收在其作品集《作家论》中时就删除了关于徐志摩是布尔乔亚诗人的一段论述。这些修改都有损于对作者文学观的理解。可见,初刊本也是新文学研究的必要文献。
在新文学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选择修改本作为善本,在他们眼里修改本绝对优于初版本或初刊本,作家的作品是越改越好的。所以在研究作家作品时,选用作家最后的修改定本,认为这种定本代表作家的成熟意志。一些作家也坚持这种观点,如巴金、钱钟书等。一些作品通过修改,修辞上完善了,技巧上改进了,甚至思想上成熟了,修改本可能优于初版本。这种版本进化论观点难免以偏概全,从整体来看,修改后的作品是有进步的,但更多的是退化。许多作家的代表作初版时就为读者所接受,代表了作家成熟的意识,是他们的艺术巅峰之作,后来的修改之作反而丧失了作家原有的主体性。这种退化在解放后重新印刷的现代文学作品中特别明显,如《创业史》、《子夜》、《雷雨》等。 从版本本性来看,修改本和初版本是两个不同的文本。根据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副文本”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内容除了正文本之外,还包括标题、封面、扉页、引言、序跋、注释、插图和版权页等副文本,它们不仅是甄别版本源流的重要参考,也参与文本的意义创造,皆为版本内容,其中任何一项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版本的本性。如《创业史》初刊本中主人公的插图为本色农民,而修改本插图的梁生宝显得“高大全”。如果采用后来的修改本去研究几十年前的作家思想和艺术成就,显然违反了历史的真实。对版本的优劣,鲁迅先生就有清醒的认识,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他往往采用作品的初刊本,而弃用作者修改后的初版本,他说:“因为我觉得加了修饰之后,也未必一定比质朴的初稿好。”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初版本或初刊本,由于其史料价值,最能真实反映作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成就,应该作为新文学研究的善本,这样才能做到立论精当可靠,研究客观、公正和科学。
新文学时期作家因各种原因对其作品进行反复修改与增删,这使得一部作品产生了许多具有差异性的版本。这种版本的多样化及变迁过程,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新文学研究。对于新文学研究来说,由于新文学作品具有众多的版本,且不同版本具有不同的侧重,所以新文学研究不得不面临如何选择一种善本的问题。新文学作品的善本不同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善本,呈现出一种更具复杂性的情况,因此版本问题给文学研究带来一定的误导与困惑。文学作品版本的变迁,导致了文学研究对于版本选择的困惑,或因版本意识缺乏而导致版本笼统化,即在文学研究中忽略了作品的不同版本,未能针对性地对某版本做出文本分析与批评,从而影响了文学批评的具体化,降低了新文学研究的严谨性。与此同时,新文学作品的版本变迁,也恰恰反映出一种文学流变的轨迹,可以为新文学的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角度,便于从文学史的角度梳理与把握新文学脉络。新文学研究应具备版本意识,确立文学研究的善本原则。善本问题是新文学研究中一种显著的现象及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与研究意义。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5.
[2]李致忠.“善本”浅议[J].文物,1978(12).
[3]陈忠实,张英.白鹿原上看风景——关于当前长篇小说创作和《白鹿原》[J].作家,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