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及培养路径选择

2014-08-15 00:47凯,冯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职业

崔 凯,冯 涯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6)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嬗变、学理分析、现状总结、路径选择以及国内外的对比分析等,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研究方向,而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界定、辅导员职业能力内容维度等又是研究的焦点。上述成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不可否认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中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构成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研究成果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这需要提炼更为科学的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深化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应用。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辅导员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系列素质和能力的总和。本文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辅导员角色定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将辅导员职业能力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思想道德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第二,知识储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所带学生的专业相关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就业指导方面知识等;第三,能力素质: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第四,人格魅力:辅导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真正优秀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出色的个人魅力。其中,思想道德修养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前提,知识储备是基础,能力素质是保障,而人格魅力是灵魂。

(一)思想道德修养

辅导员归根结底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的政治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的立身之本。辅导员应有鲜明的政治导向,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较高的政治觉悟、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各项具体学生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职业道德是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基石。人们常说,辅导员工作是个良心活。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就无法踏实工作,更别说教育育人了。因此,思想道德修养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前提。

(二)知识储备

目前,高校辅导员还没有完全脱离事务型管理者的角色,对于知识储备,要求较低。低层次的专业知识是职业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表现之一。由于受高校辅导员来源的限制,大多数辅导员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学科专业背景与辅导员职业相关度小,专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辅导员基本没有经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的专业培训,或者只经过简单培训即匆忙上岗,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知识储备。对于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班级建设、学生党建、活动策划、奖贷助学等日常系列工作业务知识也掌握的较少。而这些知识,恰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础,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效率。

(三)能力素质

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素质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组织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班团组织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协调等,是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实际工作中具体的应用能力;二是人际交往能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如何与大学生沟通成了摆在所有辅导员面前的课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能够使辅导员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护,有利于开展工作;三是危机处理能力,突发事件是每位辅导员在工作中都要遇到的,危机处理能力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宝;四是时间管理能力,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处理好工作与再学习的关系,既要保证顺利完成日常工作,又要学会总结创新,提炼工作思路,这都需要时间管理能力;五是学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辅导员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这是由辅导员工作特点所决定的,辅导员需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与载体,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手段与途径,需要不断加强德育研究能力。

(四)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深层保障,也是区别优秀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决定因素。“三心”理念,强烈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和不息的进取心;良好的威望、亲和力、高雅的审美情趣,都具有人格感染力、自我教育力和示范力,这些往往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组织、动员和教育学生时会发挥春雨润物的作用。人格魅力往往是长时间的辅导员工作积淀下来的,因此,它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灵魂。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

(一)严格准入,保证质量,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纯洁性

从辅导员入职开始,严格准入机制,规范应聘考试,明确辅导员岗位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1]作为高校,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依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对辅导员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认真选拔,切实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另外,目前高校都存在着辅导员配备不足的问题,高校应严格按照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人数的比例,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以保证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严格把握辅导员的入口关,真正把那些立场坚定、事业心强、业务精良的优秀人才选留到辅导员岗位上来。

(二)一专多能,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某一领域打造突出专长,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势不可挡。这就要求辅导员能够将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以工作促进研究,以研究提升工作的良性循环。在学术研究方面,辅导员应基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兴趣,选取日常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某一领域开展专项调研、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通过申请课题、加入学术小组等方式,开展持续、深入地研究。[2]在这方面,杭州师范大学为辅导员搭建了有效的科研平台,在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德育与事务管理、大学生社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分别组建研究小组,并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从专家学者中为辅导员确定专业发展导师,另外本校专门设立校级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提供专项经费进行学术研究,并为辅导员申请国家级、省市级专项课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双向评价,既要绩效考核,又要从思政教育的受众——学生角度来评价辅导员工作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明晰职责、优化队伍、调动工作积极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高校采用结合院系自我评价、学生处评价的方法,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辅导员工作成绩,往往一些受学生爱戴的辅导员,并没有太多的学术成果或获奖经历。因此,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考评机制,构建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符合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目标体系,完善辅导员评价机制,结合辅导员“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量化考核,同时处理好结果和过程、定量和定性、长期和短期指标的关系,兼顾不同年级、专业特点,在辅导员评价机制上建立奖惩性考核制及发展性考核制,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突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3]

[1]王敏幸,孙振民.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12):113-116.

[2]韩冬,毕新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22-124.

[3]张宏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17-119.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