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转年,许竟成,王育胜
(黄山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大学生群体是拥有智力资源最丰富的群体之一,也是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最强大的中流砥柱。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也日益凸现,成为高校管理者关注和投注大量心血用以改善的问题之一。恋爱分和、不愉快的经历、突发事件、考研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障碍。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消除这些问题,不只对大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会对大学生的人生、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归纳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并探讨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自我意识心理在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中尤其突出。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家长们只要求他们好好读书,而在人际交往、生活能力等方面要求很低或不作要求。一旦升入大学之后,面对众多的休闲时间和集体群居生活他们茫然无措。没有目标的生活,容易陷入游戏、因寂寞而恋爱的深渊。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1]485-488高校应以课程学习、课外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将学生引入到大学生活的节奏中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集体军训、社团招新等,让大学生们能尽可能地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和自我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在学习和活动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完善自我。
淡漠心理是一种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而逐步累积的心理状态。大学课时较少,课下老师指定的作业不多。一部分大学生就感觉无所事事。久而久之,睡觉、打游戏、恋爱、兼职等成为生活的全部,学业丢到一边。通过随机对黄山学院校园内182名大学生时间分配及工作效率的调查,结果显示:44%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荒废时间现象严重;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懒惰思想,学习拖拉;4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意志力差;38.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娱乐休闲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高校应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类相关课程,而且分布于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尽早设定奋斗目标,结合专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状况,指导大学生们合理规划,分阶段实施。同时还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格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并在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的本质,正确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目标,在社会活动中成长,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诊断和咨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探索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内化为主,借助主体活动,系统地完善学生心理素质。[2]30-3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家校合作等多种教育方式,长期跟踪监督,直至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划发展。
自卑心理是在少数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有的甚至由此引发高校恶性事件。自卑是源于对自我客观现象的消极评价或错误意识。这种现象阻碍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阳光青春的形象。长此以往,大学生不能积极迎接社会,甚至消极避世,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针对这种情况,学生管理应重点放在预防上。高校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学生自卑的原因(如家庭变故、父母下岗、学习成绩差、交友失败、失恋等),并进行个别辅导——抗挫折教育。帮助大学生正视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心理自助(自我调节)教育,通过多参加活动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排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及进行防治。如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的面对、个性优化、意志锻炼、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网络心理与调适。教育大学生不要因为生活(感情)的坎坷绊住了人生的脚步,尽量圆满完成人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妥善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开发潜能,实现个性发展和人格的完善。[3]15-16同时,积极帮助其申请国家的相关助学政策,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批90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大学校园。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处于一个新旧碰撞的时期,崇尚自由、个性,吃不了苦,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尤其体现在就业过程中,自我评价过高,不能吃苦或畏难,无法在一个岗位上呆太久,跳来跳去,甚至一毕业就失业。由此产生的畏难心理问题不仅表现为抑郁、自闭,甚至有暴力倾向、自杀行为等,[4]10-12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客观上社会要为他们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学校要为他们进行专业化的个性心理辅导,缓解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形成的焦虑情绪,增强其自信心,针对本专业的状况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其更具客观现实性。同时还要在主观上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挫折,冷静客观地分析挫折的原因。教育他们调整心态,认清自己,合理定位,扩大知识面,从基层干起,吃苦耐劳,逐步走出就业心理困境。[5]240-242
大学时光短暂而宝贵。每一位大学生不仅要在大学里学会生存的技能,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创造与创新,还要学会做人的道理。这需要大学生们客观地分析自身条件,科学地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有序地安排校园生活,坦诚地与人交流沟通,不断地完善学习与生活方法,全面合理地评价学习成果,这样才能让大学时光充实而精彩。
高校的使命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将大学生心理辅导放在与日常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日常管理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来达到在日常管理中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贯彻在整个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抗挫折的能力。为大学生走出自傲与自卑、适应社会与成才贡献一份力量。
[1]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
[2]李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滕易伊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张玉霞.大学生就业心理刍议[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宋熹.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教育心理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