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波,牛晓平,赵宝华
(河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猪寄生虫病是猪三大类疾病 (普通病、寄生虫病、传染病)之一。大多数寄生虫病为慢性疾病,既不像传染病那样传染迅速、发病明显,造成的损害也不像传染病那么严重,因此常被人们所忽视。随着一些重要传染病被控制和消灭,猪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猪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猪自身的健康成长,也会给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一些人畜共患病,如猪囊虫病、旋毛虫病等也可能会影响人的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猪寄生虫病的危害,重视猪寄生虫病的防治,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猪常见的寄生虫根据寄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是相对体内寄生虫而言的,猪体外寄生虫多寄生在猪皮肤层。该病能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如:溃疡、剧痒和脱屑等[1]。螨、蚊、蜱、虱和蝇等属于体外寄生虫[2],但是对猪生长危害最大的是螨虫。
体内寄生虫对猪危害较大,并且猪体内寄生虫的种类较多。猪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猪囊虫、猪弓形体[3]、结节线虫、鞭虫、旋毛虫、肺丝虫和附红细胞体等。
大多数种类的体内寄生虫的虫体和宿主争夺营养成分,导致猪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同时幼虫的移行会破坏猪的内脏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机能。这不仅影响猪的健康,也会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体外寄生虫主要影响猪的正常生活规律、采食量,从而导致料肉比降低,进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同时,体外寄生虫还是一些疾病的传播者,如猪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和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4],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体外寄生虫对猪危害最大的主要是螨虫。疥螨病俗称疥癣、癞,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体外寄生虫病[5,6]。疥螨病的感染主要是由于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疥螨及其卵污染的舍圈、垫草或其他用具的间接接触而引发的。幼猪喜欢挤堆躺卧,也是造成疥螨病迅速传播的重要因素。此外,猪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差及营养不良等,均可促使疥螨病的发生和发展。另外,疥螨病在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蔓延最快。
猪疥螨病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剧烈的痒。这使病猪躁动不安、食量减少、生长缓慢、料肉比下降[7],严重危害了养猪业。
由于虫体和宿主争夺营养成分,导致猪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同时幼虫在猪内脏器官的移行会破坏猪的内脏组织结构,从而影响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这都将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导致猪的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和抗病力减弱。如果怀孕母猪感染体内寄生虫病可能造成胎儿发育不良,也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新生仔猪体重偏小等症状。下面详细介绍几种猪体内寄生虫病的危害。
2.2.1 猪蛔虫病
蛔虫一般寄生于猪小肠内。一般3~6月龄的幼猪更容易感染[8]。猪蛔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许多猪都会感染蛔虫病,通常在2~3月龄的幼猪中可发现大量蛔虫,而成年猪中相对较少。母猪感染猪蛔虫病后,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作为带虫体传播蛔虫。猪蛔虫的幼虫可以在体内移行,进入肝脏和肺等器官,可能引起肝组织出血、肺炎等病症。成虫寄生在猪小肠内,以肠壁黏膜表层物质、肠道内的食物颗粒和液体物质为食,破坏肠壁并争夺养分,造成猪营养不良,进而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当大量蛔虫在猪小肠中寄生时,可能会阻塞肠道,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肠道破裂致使猪死亡[9],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此外,蛔虫的生活史简单、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并且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使猪蛔虫病成为猪体内寄生虫病的主要疾病之一。
2.2.2 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流行于亚、非、拉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猪囊虫病是由猪帯绦虫的幼虫 (囊尾蚴)寄生于中间寄主猪体内引起的疾病。成虫一般寄生于人体内。猪带绦虫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0-12],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带绦虫幼虫,也称为猪囊尾蚴,可以寄生在人和猪的肌纤维间[13,14]。猪囊尾蚴严重感染时会引起猪的发育迟缓、生长不良等,有时还会侵入肺部引起猪的呼吸困难,寄生于脑部则可能导致癫痫和急性脑炎,寄生于眼部则可能导致视觉障碍,严重时也可能导致失明。猪囊虫病严重影响猪的正常发育,并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2.3 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猪旋毛虫的幼虫一般寄生于猪、犬、猫、鼠和人等的横纹肌中。猪轻微感染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重度感染时,可能导致病猪的死亡。寄生于猪横纹肌中的幼虫会导致猪肌肉疼痛、体温升高,有时还可能导致猪的运动障碍,咀嚼、吞咽困难,眼睑水肿,从而导致猪的食欲和体重下降。成虫寄生于猪的肠管,可导致肠黏膜的损伤,引起肠黏膜出血,从而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猪发育缓慢,体重下降,对养猪业带来经济损失。猪旋毛虫病一般不会导致猪死亡,但病猪会成为带虫者。带有旋毛虫的猪肉是人感染旋毛虫病的主要来源。
2.2.4 猪鞭虫病
猪鞭虫病是由猪鞭虫引起的。成虫在宿主的盲肠中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可长时间存活于土壤和粪便中。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虫卵就会发育成感染性卵。当猪吞食这种卵后,卵首先在猪小肠内发育,几天后移行至盲肠及结肠中继续发育为成虫。轻度感染的猪通常食量下降、体温较高、精神倦怠、毛被粗乱、体重下降。重度感染的猪身体极度虚弱、弓腰、行走摇摆、体温高达41℃、食欲减退、全身苍白[15]、贫血、顽固性痢、便稀,有时带血,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
体外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猪皮肤上,主要靠接触传播,成年猪和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传染源是病猪,它们是传播体外寄生虫病的主要因素。当健康的猪与病猪接触时,极易感染体外寄生虫,导致体外寄生虫病的传播。此病的传播也可能是由与其他带病者接触感染的。
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猪体内,多寄生于消化道和其他内脏器官。体内寄生虫的传播主要依靠虫卵或感染性的幼虫。
蛔虫主要靠虫卵传播[16]。成年雌蛔虫可成千上万的产卵,这些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幼虫。虫卵抵抗外界不利环境的能力很强,可在体外存活5年之久,如果这些虫卵没有及时处理就有可能被猪吞噬,并寄生在猪肠道内甚至移行到肝、肺及其他组织,造成体内寄生虫病的传播。
囊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也主要是靠虫卵传播。患病的猪和人的粪便都会带有病原体。当猪吞食了含有虫卵的粪便后,便感染猪囊虫病。猪囊虫一般寄生于横纹肌中,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猪囊虫猪肉时,就会患病。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当猪吞食了含感染性的幼虫后,就会感染猪旋毛虫病。幼虫一般寄生于宿主的横纹肌中,如:舌肌、咬肌、膈肌等,有时也会寄生于其他肌肉,如心肌。成虫多寄生于寄主的小肠中,并在其中繁殖产生幼虫,幼虫又可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进入到横纹肌中。同样,人或其它中间寄主摄食了含旋毛虫的猪肉后,就会感染旋毛虫病。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吃生猪肉等。
猪鞭虫病的成虫寄生在猪盲肠中,并在盲肠中产卵。卵随粪便排出后,条件适宜时发育成为感染性卵。一旦猪吞食感染性卵,就会感染此病。因此,要注意猪舍卫生情况。
猪寄生虫病是影响猪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外寄生虫多寄生于猪皮肤上,引起皮肤炎症等,会造成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下降。体内寄生虫多寄生于猪肠道或其他内脏中,对内脏的损伤很大,多引起猪的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体质下降,并且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这就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对猪寄生虫病的检测,以降低经济损失。
对于猪体外寄生虫,如疥螨,可以根据上述的症状来判断[17]。体表以及皮肤刮取物质的检测适用于猪体外寄生虫病的检测。
若皮屑中寄生虫较多,则可用显微镜观察法直接检测:从猪皮肤患处刮下少许皮屑 (刮取前,先剪掉毛,再用刀刮取:刀和皮肤表面要垂直,刮到皮肤轻微出血为止)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几滴灭菌的50%甘油溶液,盖上另一块载玻片然后搓压载玻片使皮屑散开,将载玻片分开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若皮屑中寄生虫较少,则可采用虫体浓集法检测:先取较多的皮屑,放入试管中,加入10%NaOH溶液,在洒精灯上煮沸几分钟,使皮屑溶解,将虫体从皮屑中分离出来。然后使其自然沉淀或以2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20min,吸取沉淀在显微镜下观察。
对于猪体内寄生虫的检测多采用粪便检查法。粪便检查法又包括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等。
直接涂片法[18]:用镊子取少量新鲜粪便,放到载玻片上,滴加数滴蒸馏水,去掉粗渣,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观察。这种方法多用于猪消化系统寄生虫病虫卵的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较低,需要行多次检测验证。
漂浮法:利用浓度比虫卵大的溶液作为漂浮液,使虫卵等漂浮在液体表面。然后再吸取表膜液制作玻片进行观察[19],根据检出的虫卵量,做出诊断。这种方法进行检测能够提高检出率。
沉淀法:该法用于吸虫虫卵和棘头虫虫卵的检查[18,19]。取约7g猪粪便放到烧杯中,然后添加少量水并且混匀,再加入总体积10~20倍的水混匀,然后通过2层纱布过滤,转移滤液至另一烧杯,使滤液静置18分钟后,弃上清液留沉淀,然后再加水,使沉淀和水混匀,静置,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至上清液透明,弃上清,取沉淀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虫卵数量来确诊。
除了粪便检测法外,对寄生虫病的检测还可以用尿液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方法。
无论是体外寄生虫,还是体内寄生虫,都会影响宿主的健康状况,给寄主带来不适。猪的体外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体表,破坏猪的皮肤组织,使皮肤奇痒,引起皮炎,导致皮肤的防御功能减弱,并增强细菌和病毒的易感性。猪的体内寄生虫会损害宿主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脑,这都会影响猪的正常生活,使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猪的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对养猪业非常重要。防治寄生虫要以预防为主[20],积极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根据不同寄生虫病的传播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传染源的控制和消灭,传播途径的切断和病猪的治疗。通过不同的防治措施,降低猪感染寄生虫的机率,从而降低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需做到:驱虫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21];检查、化验要定时;治疗要及时。
防治寄生虫以预防为主,首先要控制传染病的来源。体外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宿主体表,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而体内寄生虫则主要靠虫卵进行传播。因此对于传染源的控制,一方面:杀灭或驱除猪体外或体内的寄生虫,使宿主恢复健康,防止病害;另一方面:隔离病猪,以减少病原体向外界的散播。
传播途径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1)猪舍的环境方面:搞好环境卫生是减少寄生虫病传染,阻断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猪舍应保持干燥、清洁[22-24]、通风良好、养殖密度适宜。对于猪舍的各种设施和饲料管理设施也要经常清理、定期消毒,如:猪舍、饮水槽等设施可以用敌百虫溶液喷洒。(2)控制其他动物,如:猫、狗等接近猪舍[20],它们可能是带虫者会导致寄生虫病的传播。另外还要做好灭鼠工作,以消灭中间寄主。(3)粪便的处理:对于猪舍的粪便要及时清理,粪便要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控制粪便的随意排放。由于粪便中可能含有一些成虫、幼虫和大量的虫卵,处理不及时或随意堆放很容易使猪感染寄生虫病或造成病猪的再次感染。另外选用好的饲料,提高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寄生虫病的机率。
猪寄生虫病的感染机率和猪本身的体质也有关系[25],一些体质较弱的猪群感染寄生虫病的机率较大。对于这些易感猪群,首先要保证其摄食量,还要注意猪饲料的成分,确保饲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以提高易感猪群的抵抗力。对母猪和幼猪等易感猪群也要进行重点保护,可将它们和普通猪群分开饲养,还要注意它们的饲养管理和营养共给。另外,还可以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一些广谱驱虫药物来加强对易感猪群的保护,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等方式加强易感猪群抵抗寄生虫病的能力。
5.4.1 疫苗免疫
对于一些猪寄生虫病,可以使用人工接种疫苗的方法来预防[25],减少猪感染寄生虫病的机率,例如:猪囊虫病可以使用猪囊虫TS76DNA疫苗进行预防,保护力可高达65%~74%。对于猪旋毛虫病而言,成虫可溶性抗原和灭活新生幼虫的免疫原性很好,在猪体内可分别产生98.21%和95.3%的免疫力。对于猪蛔虫病的免疫研究表明:猪蛔虫三期幼虫及其分泌排泄物等抗原可对宿主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一些猪蛔虫融合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蛋白也可作为猪蛔虫病的疫苗,目前已克隆猪蛔虫的rAs37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对重组融合蛋白As37的免疫原性分析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5.4.2 药物治疗
寄生虫病的防治虽然以预防为主,但是对病猪的治疗也非常关键。病猪的治疗大多采用驱虫药。驱虫药一般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无论是预防性驱虫还是治疗性驱虫,都要掌握好用药剂量和浓度。给猪群大批用药之前,必须先在小范围内试用,同时要根据猪群的年龄、体质强弱进行分群用药,有针对性的用药。
体外寄生虫疥螨的治疗:剪去毛痂,患处用药。将患部及周围3~4cm处的被毛剪去,用温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皮痂。再用2%的来苏尔液洗刷1次,擦干后用药。外用药主要有:1%敌百虫溶液[26];硫磺、石灰和水按1∶2∶25比例配合所形成的溶液;1%的溴螨酯水溶液。目前常用的注射杀螨药主要是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注射液按0.3mg/kg·bw皮下注射;多拉菌素注射液,按0.3mg/kg·bw皮下注射。
猪蛔虫常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8~20mg/kg拌料;赛嘧啶,30~40g/kg·bw拌料;丙硫咪唑,10~20mg/kg·bw一次口服;左旋咪唑,4~6mg/kg·bw肌肉注射或8mg/kg·bw口服,伊维菌素,0.3mg/kg·bw皮下注射;多拉菌素,0.3mg/kg·bw肌肉注射[8]。
猪囊虫病常用的治疗药有:吡喹酮,每日剂量30~60mg/kg·bw,皮下或肌肉注射,连用3天[27];丙硫咪唑,每日剂量30mg/kg·bw,口服或肌肉直射,连用3天。
猪旋毛虫病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酚嘧啶、丙硫咪唑和甲苯咪唑。酚嘧啶驱虫效果较好,驱虫率可达70.0%~92.3%,每日剂量2~3mg/kg·bw,拌料或口服。丙硫咪唑也可有效治疗本病,用300mg/kg·bw的丙硫咪唑拌料,连用10天,可驱杀成虫和肌肉中的幼虫。
猪鞭虫病常用的治疗药有:羟嘧啶,2mL/kg·bw,拌料或口服;伊维菌素,0.3mg/kg·bw,皮下注射;丙硫咪唑,10mg/kg·bw ,口服。
猪场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低毒[28-30],且可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安全驱虫药物。最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交替使用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以防止寄生虫产生耐药性。
由于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31],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浓度,还要根据猪群的年龄、体质强弱进行分群用药。在给猪群大批用药之前,必须先在小范围内投服试用,用药后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要立即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妊娠母猪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可按正常剂量的2/3给药。怀孕母猪可在产前2周进行驱虫[25]。未断奶的仔猪最好不要用药,如必须用药,应准确计算体重,并减少剂量,用药后注意观察,防止发生中毒反应。此外,根据国家有关休药期的规定,屠宰前3星期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我国是寄生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32],虽经多年的积极防治,使得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各地寄生虫病流行的程度和防治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由于我国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仍然不足[33],采用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因此还存在许多寄生虫病危害养猪业。
许多寄生虫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危害,不仅影响猪的正常发育,降低了饲料的回报率,还造成许多疾病的传播,如:乙型脑炎。同时,错误的驱除方法不仅未达到应有的驱虫效果,还会造成药物浪费和经济损失。当前的集约化规模饲养条件也使得猪病日趋复杂,呈现出多病因、混和交叉感染,尤其表现在猪的各种寄生虫病频发,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猪寄生虫病,我们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我们要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34]:根据病猪的症状确定用药对象,对症下药。总的来说,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控工作,对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朱秀高.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J].畜牧兽医,2013,1(4):25-26.
[2] 马成炳,蒋利民,杨剑锋,等.常见猪寄生虫病浅谈[J].吉林农业,2011,5(10):191-192.
[3] Robert-Gangneux F.It is not only the cat that did it: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J].Journal of Infection,2013,23(9):1-9.
[4] 田卫祥.猪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疫病防治,2013,291(7):18-19.
[5] 高俊峰,潘文,李桂伟,等.猪场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猪病防控,2013,5(4):49-51.
[6] 郁星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5):17-18.
[7] 李忠.养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J].寄生虫病专题,2013,7(1):94-95.
[9] 徐兴贵.猪寄生虫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2013,5(15):143.
[10] 杨福英.猪寄生虫病的防治探析[J].农业致富之友,2013,(3):202-203.
[11] Vaidya A,Singhal S,Dhall S,et al.Asymptomatic disseminated cysticercosis[J].Clin Diagn Res,2013,8(7):1761-1763.
[12] Komba EV,Kimbi EC,Ngowi HA,et al.Prevalence of porcine cysticercosis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in smallholder pig production systems in Mbeya region,southern highlands of Tanzania[J].Vet Parasitol,2013,(9):284-291.
[13] 田芳.猪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9,26(2):109-112.
[14] 孙念补.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13;29(5):157.
[15] 姜利勇.猪鞭虫病及其诊治[J].兽医临床,2012,(5):150.
[16] Peng W,Criscione CD.Ascariasis in people and pigs:new inferences from DNA analysis of worm populations[J].Infect Genet Evol,2012,(12):227-235.
[17] Rasamoelina-Andriamanivo H,Porphyre V,Jambou R.Control of cysticercosis in Madagascar:beware of the pitfalls[J].Trends in Parasitology,2013,29(10):538-547.
[18] 王光雷.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J].草食家畜,2013,5(3):39-43.
[19] 张云贵.猪寄生虫病的检测与诊断方法[J].养殖技术,2009,3(10):129.
[20] 王前强.养猪场猪寄生虫病的防制[J].养殖技术,2012,6(1):187.
[21] 王丽坤,李桂伟,高俊峰.猪寄生虫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2013,3(5):127.
[22] 李双星.猪鞭虫病的防治[J].当代畜牧,2013,2(5):37-38.
[23] 沈义勇,王军民.猪鞭虫病的综合控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7(5):93.
[24] 陶莉.控制猪的体内寄生虫[J].国外畜牧学,2012,32(12):65-66.
[25] 丁叶青,刘卫国.规模猪场寄生虫病防治简析[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4(7):100.
[26] 陆汉义.猪场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治[J].广西畜牧兽医,2012,28(5):288-289.
[27] 杨永昌.浅谈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10):99-101.
[28] 袁欣娟,张从利.猪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J].兽医临床,2013,(8):144.
[29] 林则如.浅谈猪寄生虫病的防治[J].科研畜牧兽医,2012,(10):152.
[30] 胡红印.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案[J].卫生防疫,2013,(7):184-185.
[31] 李红军.养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J].卫生防疫,2011,(8):212.
[32] 周晓农.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与今后防治科研重点.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5):473-475.
[33] 黄永康.猪场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与科学防控[J].福建畜牧兽医,2013,35(3):59-61.
[34] 雷正龙,王立英.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与主要任务[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