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霞
〔鄂州职业大学 商学院,湖北 鄂州436000〕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鼓励骨干高职院校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积极尝试研究该教学组织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是指“打破原来一年两个学期的常规,在一年内设置多个学期,各学期分阶段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模式”。具体做法是把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是“多学期、分段式”,即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一年内设置三个或者更多学期,并相应划分为几个阶段,从专项能力到综合能力,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逐步递增的次序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组织模式,事先需要按照企业生产流程将专业课程划分为几个能力渐进的教学模块,再按照模块对应的课程分学期和阶段在学校开展集中教学。在相应的课程教学结束后即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训;实训结束后,学生返回学校继续进行相应的模块教学;然后再实训。如此工学交替、梯度循环教学和实训,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同时也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依据,对于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鄂州职业大学商学院组织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对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讨,确立了“二元交互、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二元合作,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对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紧密结合,也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符合“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特点。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以阶段式学习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教学模块,并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相应的模块教学。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构建了由通识能力培养阶段、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和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能力培养阶段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校园文化体验。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开设有管理能力基础、基础会计、统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实务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这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技能。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学生进行校内综合实训、创业竞赛以及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训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前面两个阶段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的教学组织模式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学习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既要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实践,需要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教学团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精减,避免内容的重复,设计了全部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和工作任务。
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上课的时间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一样。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又分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还有校企合作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教学。因此,“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需要解决班级、时间、教师、企业等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面以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13级大二两个班的学生为例。
(1)课程及时间安排
2013级大二时,学生处于管理能力培养的阶段,有四个学期,主要学习7门核心课程。前三学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6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专项管理技能。第四学期学习企业经营实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师资安排
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组建了由2至3名校内专任教师和多名校外兼职教师即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既分工又协作。比如教学信息共享,共同制定项目任务书,设计项目任务情景,共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等。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实训工作,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工作。另外也根据课程需要,组织校外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或者举办专题讲座。
(3)企业资源利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关系,共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家,基本满足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有湖北同方泵业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鄂州钢铁公司和武钢华重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以上4家企业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
教学过程分为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两个部分。校内教学过程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等3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精心设计项目任务情景,拟定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由任务情景、目标、要求、实施步骤、考评方式等内容组成,是学习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阶段,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学习讨论,撰写文稿,完成任务。成果一般为计划书、方案、问卷、研究报告等形式。在评价阶段,小组推荐学生演讲,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委会现场打分,或者由校内或校外教师在网上审阅相关成果并评价。评价完毕,学生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任务成果。每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学生就掌握了一项技能。接下来是在企业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使技能得以巩固、提高,形成最终的职业技能。这段时间里,在企业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兼职教师给学生安排实训任务,这些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实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技能。
采用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相比,有以下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同时学习几门课程。改革后的高职教学,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外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任务多而时间有限,学生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需学习1到2门课程,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工作任务,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真正的培养和提高,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得以实现。
目前开展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企业要在场地、岗位、设备器材、指导教师上有一定的投入。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去企业实训的学生并不能给企业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直接效益,学生到企业实训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增加负担,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瓶颈。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一年可以安排3个、4个甚至更多的学期,有利于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企业的生产作业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比如课程的安排可以与企业生产运营流程同步,在企业生产旺季时,安排在校内课堂学习,而在企业生产淡季时,安排在企业内实训。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让企业乐意配合。
“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段式,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几个能力逐步递进的阶段来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学生结束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后,就被安排到企业开展实训,实训结束后开始另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训,如此交替。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逐步递进提高的,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得到锻炼和巩固。这种教学组织模式无疑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施“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由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成员由本校的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一线的行家里手组成。大家通过分工协作、角色互换、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以及实践经验扬长补短,可以促进校内的专任教师不断积累企业工作经验,也有助于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要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构建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地对其探索和改进。
[1]李晓红,赵新业.高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鄂州职业大学教务处.鄂州职业大学201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2013,6.
[3]张诺,张文秀,郑建华.高职院校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