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波,何经纬,邓 睿
(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1.1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袭。病原微生物中以魏氏梭菌的危害最为严重,其可引起羔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羔羊痢疾,此外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隐孢子虫、球虫等寄生虫也能引起羔羊腹泻。
1.2 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水平低。羔羊吃了变质、不洁或水分含量大的饲草时,易发生腹泻。饲养管理不当会导致羔羊因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而腹泻。
1.3 羔羊个体差异。有的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因而发病率较低。体况差的羊遇环境剧烈变化时易发生腹泻。冬春季天气寒冷或温差较大时,体弱羔羊易因抗病力下降而腹泻。
1.4 防疫、消毒措施不力。环境卫生差,防疫、消毒措施不严,造成致病病原的长期潜伏,加之羔羊因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易腹泻。
2.1 饲养管理不当或气温骤变引起腹泻时,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喜卧,食欲减退或拒食,体温正常或稍低,排稀软粪或水样粪,粪色淡黄或呈灰黑色,粪内常含凝乳块或未消化的饲料。此类腹泻一般无传染性。
2.2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具有传染性。羊病初体温会升高,并出现急性、持续性腹泻,其粪便很快由粥样变为水样,后期可见便中带血。最后患羊体温下降,脱水,若治疗不及时羊可在发病1~2d内死亡。
病羊腹部出现胀气且肠道充血时,则可初步判断为魏氏梭菌等感染,个别病羊濒死期会出现步态不稳、呈观星状等神经症状。
3.1 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调节病羊胃肠道功能,进行对症治疗。
3.1.1 肠炎型腹泻治疗。乙酰甲喹注射液肌注或磺胺脒1g,适量酵母片、VB1片及适当抗生素加水投服。
3.1.2 传染性腹泻治疗。可用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按1∶1比例混合肌注。
3.1.3 肠道寄生虫引起腹泻的治疗。可用丙硫咪唑,0.2mg/kg体重。
3.2 预防
3.2.1 为减少羔羊腹泻的发生,可在羔羊出生后3d,每天口服四环素类抗生素。
3.2.2 做好免疫接种,怀孕母羊临产前20d注射羊三联四防苗,以使羔羊通过初乳获得相应的抗体,羔羊出生20 d左右注射羊三联四防苗,进行加强免疫。预防寄生虫可在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驱虫。
3.2.3 传染性腹泻传播快,一旦出现发病,应立即对发病羔羊进行隔离,并对羊圈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病羊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3.2.4 加强羔羊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防寒保暖、减少应激等工作,以减少羔羊腹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