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龙,陈 燕,王映田
(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 石家庄050000)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机制落后,操作风险概念界定不明确,制度章程不完善,内控和监管措施缺位,更多的是将操作风险等同于会计差错。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稳定的开放预期和适时的金融政策调整推动了银行业的转型和发展,改革成就令世界瞩目。体现在风险管理建设方面,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架构都有了一定的改进,形成了风险管理的多层防控体系,针对操作风险管理,监管层面也相继公布和实施了多个政策指引和指导意见。
但是,由于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起步较晚,认识的程度和管理意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较多地定位在信用风险领域,监管资源过分倾斜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导致近些年操作风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甚至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尤其是2012年上半年开始,涉案金额千万元和亿元以上的案件数量同比显著增长,票据领域频发重大案件,非法集资案件屡屡发生,外部骗贷手段呈现多样化,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行为屡禁不止。在2012年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连续多次作为焦点强调了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透漏出对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担忧。
近些年来,尽管吸取了国内外金融大案要案的经验和教训,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都有了一定的操作风险防范意识,内控能力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思想上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依然错误地将风险管理同业务发展视为对立,不能将风险管理和市场营销、市场拓展、创造利润有机结合起来,多数机构依然保留着粗放式的、片面追求“效益第一”的经营思路,当内控与效益相矛盾时,往往是“业务开拓先行、内控管理让路”,导致内控手段只限于定规章、发文件,而执行和落实乏力,漠视制度,有章不循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观念的长期存在使得风险案件成为偶然中的必然。
有数据显示,国内商业银行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除了系统和不可抗力因素外,90%发生于基层行。这是由于基层行操作风险意识淡薄、重指标、轻风险等观念普遍存在,各机构往往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业务的审查缺乏应有的严肃性,部分网点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常常采取变通的方式设置岗位,人为减少风险防线,面广线长的分散式业务模式不利于基层行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另外,传统的现场授权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事中风险控制的作用,但由于授权人员责任态度、业务侧重、业务素质等原因,存在着授权疏于审查、放松监督、授权流于形式的现象,业务授权机制和授权模式的不足也加大了基层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使用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计算风险监管资本时,最低需要5年以上的内部损失数据积累,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没有建立行内损失数据库,个别大型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也只是刚刚开始,数据积累明显不足。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尚未实现定量计算分析,基本以定性管理为主,难以纳入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不能有效激励各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在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职能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支撑,监管方式上侧重于事后监督和检查,管理政策主要体现在行内条线管理层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和制度上,全行缺乏统一、标准、全面、健全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标准化流程,操作风险管理处于分散、割裂的状态,没有形成操作风险评估——控制——监测——报告等全过程的集中管理体系,难以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和控制操作风险。
1.创新产品管理混乱,产品市场管理组织框架不完善。新产品多头开发,竞相开发,管理政策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开发过程完全不能遵循评估论证——申报审核——研究设计——完善内控——成熟移交——形成品牌的安全创新流程,部分产品在投产之前就潜在了新的风险隐患。
2.商业银行作为国内相对规范并具有一定衍生品交易经验的参与者,是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在衍生品市场承担着交易和做市的主角。因其资产规模庞大,网点机构众多,利润偏好相同,所以,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种类和发展规模。但新兴的衍生品市场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却是一柄“双刃剑”,规范发展可以起到管理市场、活跃市场、放大市场功能的效果,操作不当则极易带来巨大的操作风险。
1.国内银行业电子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应有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风险监控多为事后监督整改,不能将风险控制在业务处理过程当中,督导的过程人工干预的环节过多,灵活性较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问题整改回复主体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难以完全保证反馈信息的客观性和时效性,不可避免地出现隐瞒问题、模糊责任、拖延整改、包庇违规行为的现象。
2.目前国内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督多为内部审计。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监测手段,由于风险管理者能力欠缺,系统监测的范围有限,而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往往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审计的深度常因执行任务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阻力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多数情况下存在着人为忽略或遗漏风险责任的隐患。
操作风险事件归根结底是银行职员本身的原因,操作失误、内外勾结、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三大高发形态,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在高层,必须要对操作风险管理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管理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至关作用。在基层,可采取行之有效的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直观感受的形式开展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综合技能的培训,加强风险理念教育,尽快建立起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强调员工日常行为的监督和排查,使员工在日常言行中自觉渗透合规理念,遵守操作流程,切实落实风险管理考核机制,奖罚分明。同时,必须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使制度章程不流于形式,堵住人情关、面子关、权利关,构建健康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大力规范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做好签约客户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自助银行以及其他电子渠道签约前的风险提示,签约流程必须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步骤不遗不漏,绝不能为了营销而自行简化签约流程,杜绝签约引起的风险隐患。同时要大力推广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提高离柜业务的数量和占比,减少柜面操作,降低柜面操作风险。实行业务集中运营模式,统一风险管理。加快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前后台分离模式的推广和深化,应用影像传输等电子技术,通过后台集约化管理、严格的流程控制、统一的处理模式和专业团队的力量,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层行处人为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业务数据与电子影像的有机结合,在进一步完善核心应用系统授权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经办与授权操作的前后台分离,运用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集约化的远程授权管理模式,切实保证和提高授权环节的客观性、真实性。
由于目前业内尚无国际公认的成熟计量方法,我国银监会也未就采用何种方法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给出具体规定。因此,商业银行要根据各自具体的情况选择科学、适当的计量方法。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整合会计、信贷、人力等业务系统的信息,考虑使用高级计量法,以便更好地确立关键风险指标和建立专业性的历史数据仓库,为测量风险、分配资本和设计模型提供基础,以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不具备现实条件的中小银行应从数据收集、系统设计等基础性工作入手,根据自身条件,在能够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所建议的基本指标法、替代标准法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要转变目前以当期账面收益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资本约束基础上的绩效考核机制,将预期损失量化为资金成本并纳入对机构的考核,以提高全行对各类风险的敏感度,引导各机构业务开拓和风险管理并重的均衡发展的理念,促使全行、全员关注操作风险的防控。
1.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实行风险管理集中制,设置专门或者指定牵头的风险管理部门,保证该部门独立性、权威性,明确该部门和其他各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管理职责,由上到下统一开发制定系统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程序和步骤,加强对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活动的定期检查、评估和报告,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2.要统一风险管理政策。制定和执行统一明确、能够体现对操作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包括识别、评估、监测、缓释、控制和报告等全环节、完整的管理体系,根据整个风险的具体状况和实际承受能力实时调整管理政策,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机制,以达到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的目的。
在新业务新产品上线前,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将风险控制理念嵌入流程构想、设计、开发、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协调制订各专业条线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在参与市场开发的同时,有配套的规章制度、管控措施、风险控制资源及时到位。同时,为了有利于柜面的具体操作,最大程度上减少操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引发操作风险的可能,应在新业务新产品上线前制定相对详尽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手册,明确列示潜在的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品和理财产品等新兴产品的种类繁多,流动性差,潜在有较高的风险,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该类产品的管理,对高风险业务环节实行严格的分级授权、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从系统和制度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对重点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
1.引进或自行开发配套、适用的操作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设置风险实时监测模型。根据实际业务场景的重点程度和风险程度采用不同的监督模式和关联交易分析模型,实现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等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控,依靠信息技术卓越的计量分析功能,减少人工干预,对操作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预警分析,为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使风险管理在制度的设立和流程的完善上具备科学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2.引入外部审计,加强外部监管。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和风险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种形式下,要想全面了解、防范潜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仅仅依靠银行内部监管的手段已经力不能及。外部审计监督不仅可以补充和强化银行监管,更由于其不涉及银行的经营活动或选择,可以保持更大的公正性,避免了和被审计银行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提供比内部审计更加客观、准确的信息。因此,借助和强化银行外部监督,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利用外部审计功能弥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不足,也是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亟需解决的问题。
[1]史进峰,尚福林.连续三季度强调银行业操作风险,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12).
[2]赵静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职业圈,2007,(23).
[3]佚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中国审计网,2013(05).
[4]宋永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究,中国知网,2012.
[5]操作风险人才的挑战,中国金融网,2007,(02).
[6]任征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方法分析,当代经济,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