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转盈 倪军 高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75)
石家湾—李家岔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子长县境内。近年来,该区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要突破,先后发现了涧峪岔长2油藏和长6油藏。然而,石家湾—李家岔探区又是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较复杂的一个地区,具有多层系含油、含水率普遍较高、分布比较复杂等特点,勘探难度大。
石家湾-李家岔探区三叠系延长组并不完全是简单的单斜构造,而是在西倾单斜背景上发育一系列鼻状隆起构造,其规模和分布位置在各油层组既有继承性又有差异性。研究区延长组长2、长3油层组均属辫状河沉积,其砂体为辫状河河道砂坝。长4+5、长6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由分流河道、天然瑅、决口扇、沼泽等微相构成,骨架砂体为分流河道中的砂质沉积。
根据岩心观察及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结果,石家湾—李家岔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2储层主要为浅灰至灰绿色细粒、细-中粒长石砂岩以及(富)含云母、泥质、或钙质的粉、细粒及细-中粒长石砂岩。上下各油层组具有近似的岩石学特征,稍有不同的是长7和长4+5储层粒度较长6和长2略细,长2油层组最粗。
根据对142口井的14284块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其总体呈现正态分布。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化较大,孔隙度最小为0.32%,最大可达29.20%,一般为8.97~14%,渗透率从0.01×10-3μm2到303.35×10-3μm2,一般为0.71~37.47×10-3μm2。
为了综合全面地评价石家湾—李家岔探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本文参考赵靖舟等(2004)关于低渗透碎屑岩储层的划分标准,将本区延长组砂岩储集层分为中高渗透层(Ⅰ类)、低渗透层(Ⅱ类)、特低渗透层(Ⅲ类)、超低渗透层(Ⅳ类)、致密层(Ⅴ类)等5类。本区延长组储层中长1油层组主要为超低渗透层(Ⅳ类),其次为特低渗透层(Ⅲ类)和低渗透层(Ⅱ类)。长2油层组及其长2内的各亚油层组主要为低渗透层(Ⅱ类)和特低渗透层(Ⅲ类),其次为超低渗透层(Ⅳ类)。长3油层组主要为特低渗透层(Ⅲ类),其次为低渗透层(Ⅱ类)特低渗透层(Ⅲ类)。长4+5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及长6内的各亚油层组主要属于特低渗透层(Ⅲ类)特低渗透层(Ⅲ类),其次为低渗透层(Ⅱ类)。由表4-5可见,自下而上,由长64-长61和由长4+5-长2储层性质依次变好,致密层(Ⅴ类)、超低渗透储层(Ⅳ类)分布含量逐渐减少,低渗透层(Ⅱ类)含量逐渐增加,特低渗透层(Ⅲ类)在本区的所有层段都很发育。所以本区延长组储层整体属于特低渗透层(Ⅲ类),长2其次为低渗透层(Ⅱ类),长6其次为超低渗透储层(Ⅳ类)。
本区延长组储层整体属于特低渗透层(Ⅲ类),长2其次为低渗透层(Ⅱ类),长6其次为超低渗透储层(Ⅳ类),长2储层整体比长6储层好。但长2的非均质性要比长6的非均质性强得多。
窦伟坦.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21-62.
何自新等.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罗静兰,张晓莉等.成岩作用对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沉积学报,2001,19(4):541-547.
宋凯,吕剑文,杜金良,王宏科.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古地理学报,2002,4(3):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