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东平 □陈梅娜
(1郑州水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郑州市常庄水库管理处)
双洎河古称洧水,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发源于嵩山山麓新密市西北五指岭东侧,沿登封、新密两市交界南下到月台向东流入李湾水库,自西向东贯穿新密市,经新郑、长葛、尉氏、鄢陵,于扶沟县彭庄汇入贾鲁河,全长171km,流域面积1758km2。新密市境内河道干流长46.1km,流域面积868km2,占新密市市域总面积的86%。双洎河是新密市的“母亲河”,但由于历年来未经系统整治,沿岸厂矿及耕地侵占河道滩地,加之多年淤积,行洪断面狭窄,严重影响洪水下泄及沿岸涝水排放,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沿河厂矿及村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流域范围内经济的发展。
新密市双洎河南环路~隆盛祥矿冶段治理工程作为试验段项目首先开工建设。工程治理长度3.72km,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开挖、堤防填筑、边坡护砌、支流沟道入口整治、7座生产桥及交通桥的重建和1处穿堤涵管配套等工程,总投资2753万元。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2010年底工程全部完工。从规划方案开始,就确立了“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路通”的建设目标。在工程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工程的顺利实施,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极大地方便了沿河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河道两岸4个村17个组13000多群众从中受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还有许多村组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以河道水系为依托,逐步向两岸靠拢。二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两岸护坡种植了花草,在堤岸两侧种植常绿树木,使沿岸披上绿装,极大地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是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随着防洪、交通、生态等条件的改善,仅河道沿岸就有12家企业进行了扩大再生产,另有5家正在进驻或已确定了投资意向,有力地促进了沿岸经济发展。四是治理后的河道防洪效益更为显著。治理之前,河道过水能力不足40m3/s,每年汛期河道两侧的工矿企业和百姓家中都会进水。治理之后,在2011年的“7.19”大洪水中,河道过水流量最大时达到82.50m3/s,才只是半槽水,河道泄洪能力明显提高,为安全度汛发挥了显著作用。2010年10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会议上,新密市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工程建设经验。翌年春,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周学文司长到工地视察工程建设情况。
列入2011-2012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新密市双洎河超化西段治理工程,于2012年初顺利开工。工程自小清河支沟至洧水河汇合口,全长6.08km。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挖、堤防填筑、险工险段护砌、建筑物配套27座(交通桥梁拆除2座,拆除重建4座,桥下护砌3座,新建排水涵闸16座,新建跌水2座)。
工程在设计阶段,吸纳了上一段河道治理的经验,没有过多的交叉建筑物,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河道防洪除涝标准,扩大河道行洪排涝能力,保障沿岸村庄及厂矿生产生活安全。本次治理河段为均质土堤,采用梯形断面结合矩形断面对现状断面进行疏挖扩宽。对弯道险工河段凹岸边坡采用浆砌石防护,浆砌石护坡上部采用混凝土植草框格护砌至设计堤顶高程,除弯道外其余河段采用草皮护坡。堤防外边坡及护堤地采用植树、种草绿化。对河道边界进行了清晰划定,由新密市政府投资对河道占地进行土地确权。
列入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新密市双洎河超化东段治理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即将开工建设。承接上游已治理段,治理范围为洧水河汇合口至观寨公路桥,全长11.62km。主要工程内容为:堤防填筑22.20km(含支流沟口1.20km),河道疏挖扩宽11.62km、弯道险工护砌2.97km,拆除重建桥梁5座,桥下防护7座,拆除重建排水涵15座。
在工程设计时,坚持自然生态理念,注重生态修复。设计中采用了自然边坡并尝试了一些生态防护措施。除非特别需要外,大部分河道断面没有护砌,采用了自然土质边坡。在岸坡绿化设计时,设计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成的更加合理的植被群落结构。要求在具体施工时,对河道里原来的树木以保护为原则,除了确系妨碍工程建设,上报获准砍伐或移植外,一般都要保留或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做过渡性保留。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工程对工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效益,而是要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中小河流的治理,要处理好“人、城镇、水系、环境”的有机关系,创造“人、城镇、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应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要和城市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根据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功能区划分规划等,研究分层、分类水系走向、沟通的布局,使之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要满足城乡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整个水系流域为一体,构建完整的水资源保证体系;坚持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坚持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3个层面的功能协调,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在城市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各区域规划中,要提前划定河道蓝线,明确河道水域保护范围,预留河道治理工程占地。
工程完成后的加强后期管理更加重要。要以贯彻落实养护经费为抓手,分级测算河道设施维护量。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应落实配套资金,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养护机制,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实现“两个全覆盖,两个常态化”的目标。根据实践,采用市场化操作,专业队伍承包管理维护是个有效办法。
要更加重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建后管理,克服“重建轻管”和“重建轻养”,要在抓建设的同时,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做好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管护资金的落实工作,建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长效运行机制,做到工程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经费能落实,建成一批、管好一批,巩固治理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生态化的河道在治理后,能够贴近自然的原生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形成水质改善、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野趣、物种种群相互依存的状态,并且河道能够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在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尽量做到:①恢复和保护河流的自然形态;②建立和保护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系统。③保持水与岸、水与土、河水与地下水的连接贯通。在河道治理的工程手段上,要多采用生态护岸、植树种草、水栖生物培育等修复手段,使河道保持自然的形态和绿意盎然的景色、风情。
入河污染源难以根治,是造成目前中小河流水质无法改善的主要原因。新密市城区内的工业污水已经基本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但是面很广的农村污染源一直无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要保证中小河流治理的效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对于和城区临近的村庄,鼓励建设截污管网。对于经济发达、布局相对集中的村庄,鼓励建设村域统一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的村庄,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治理生活污水,尽可能消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防止河道水质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