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山里的水电人——记陆浑水电站副站长孙九顺

2014-08-15 00:47王国强段万卿刘英杰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陆浑水电站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嵩县县政府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励磁水电站电站

□王国强□段万卿 □刘英杰(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陆浑水电站 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 嵩县县政府)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主要支流伊河,宛若一条银蛇穿越伏牛山无数峡谷,在陆浑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盘踞下来。曾经,这里的“陆浑春晓”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后来这里的人们兴水利除水害,兴建了陆浑水库,追逐光明富裕,又建设了陆浑水电站。这个电站的技术领班人孙九顺,就出生在距电站2公里的屏风庄村。

善于学习 攻坚克难

1984年,18岁的孙九顺刚刚高中毕业,就到陆浑水电站参加了工作。从此与水电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青春和汗水就洒在了这片热土上。从普通的值班员干起,到班长、检修班长、生产股长、副站长、工程师,再到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30年来,他干一样,爱一样,钻一样,成一样。期间有汗水,也有泪水,有拼搏,也有快乐。他带领一批又一批水电业务骨干,身先士卒,攻坚克难,以站为家,无私奉献。在他从事生产管理的13年中,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刚到电站上班时,孙九顺是一名普通的电气运行工。该从哪儿学起呢?他向站里的老师傅请教,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可控硅励磁是电站的弱项,故障率高,每次故障都要厂家来人检修,影响发电,给电站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那时候交通和通讯都还非常不便,处于大山深处的陆浑来往洛阳一次就要一天的时间,如果掌握了这门技术,做到遇事不求人,对于电站的发展会多么重要。师傅的话他牢记心上。他把掌握可控硅励磁技术当成自己的首要奋斗目标,暗下决心买来《半导体电路基础》一至六册自学,从每个元件学起。没有电站励磁设备的图纸,他找来一副旧挂历在背面一笔一笔自己画,一步步了解电站励磁装置可控硅的工作原理。遇到厂家来人检修时他绝不放过时机,形影不离,唯恐漏掉了某个细节,并不时请教自己困惑的地方。经过摸索试验,他最终牢牢掌握了励磁检修技术,从此,陆浑水电站不用请厂家来站检修了,孙九顺也在同行中间树立起自己“勤奋好学,善于钻研”的形象。

学习是心力与时间的较量,攻坚是困难与智慧的博弈。输水洞电站2号机励磁机从投运后运行十几年,碳刷冒火,无功带不足,厂家多次来人也没找到原因。领导把这副担子压在了孙九顺肩上。接受任务后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用尽书中讲的所有办法,还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就在山穷水尽之时,他突发灵感打破传统思维,“用交流电通过测量感抗等一系列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终于使问题迎刃而解,故障迅速排除。问题的解决正是他多年勤劳和智慧积淀在行成的必然结果,他喜出望外,遂撰写了《陆浑水库电站励磁机故障的分析与处理》的论文,发表于2004年全国《小水电》杂志第四期,此后全国各地不断来人来电向他咨询有关励磁方面的问题,他逐一进行了回复,赢得了兄弟单位的赞扬。

1992年在灌溉洞电站技改建设项目中,他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七八月份,没有空调,在试验室高温、密闭、狭小的空间内,图纸铺满一地,他就这样整天满头大汗半蜷在图纸中,一会儿改图纸,一会儿到主控室机旁对实物。对上万条接线进行一一核对,为了不让蚊虫叮咬,他索性把灭害灵喷到自己身上,一干就是50多天,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饿了就随便吃点泡面。累了就蜷在工作台上休息片刻。有次家里人等他吃饭,很晚了他也没回,就到厂房去找他,因为太累了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中还拿着铅笔,年迈的母亲心痛地流下了眼泪。他的妻子常说,夜里梦中,他从没说过夫妻恩爱的话,说得最多的是妻子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功夫不负有心人,“起励-升压-并网一次成功”,在灌溉洞技改项目通过验收后,他自豪地说,“连我自己也没想到能做得这样好”。

勇于创新 挑战自我

由于业绩突出,孙九顺很快被提拔为中层领导,成了水电站的骨干。上任后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挑战自我。

2005年水库上游突降暴雨,水库水位不断飚升,在灌溉洞弃水发电时,2号机突然出现转子接地故障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危及机组安全。根据水库水位情况和中期天气预报,他简单算了一笔账,如果停机检修,另外一台机也必须停机,最少要等3个月,按发电量每天损失2.70万元计算,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3万元。他咨询了厂家,翻阅了有关书籍,得到的答案都是必须停机吊芯检修。面对辣手问题,孙九顺在大坝上辗转徘徊,望着烟波浩渺的5万亩水库湖面,他陷入了沉思,就让243万元白白流失吗?不能,坚决不能。身为水电人,肩上有这份责任!就这样在大坝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晚饭也没吃,直到零晨两点,当他的妻子打着雨伞找到他,既心疼又气愤地骂他是“神经病”时,他说“让水白白流失,我不甘心,也问心有愧,在这关键时刻我得想办法呀”。接下来的两天,他谢绝一切来访和打扰,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吃泡面,钻书本,冥思苦想,终于找到“外加直流接地,通过测量接地电流大小查找故障点”的办法,最后检测到的理论故障点距实际点误差不到20毫米,使转子接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那一刻,全站的人都笑了,当大家正高兴时,发现他躺在厂房的椅子睡着了,眼圈发黑,面色憔悴,同志们心疼说“他太累了,别打扰他,让他睡会吧”,此后,他以此撰写的论文在局科技创新论文交流会上荣获第一名。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电脑一统天下。没有电脑技术,别说创新了,想接触一点新技术就很困难。孙九顺这一代,在学生时代连电脑都没见过,在好多同龄人自叹自怜的同时,孙九顺却不甘落后。他1996年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了全站唯一的电脑。没有基础,就摸索,没有老师,就凭着简单的书籍一点一点地自学。凭着自己的执着,不仅熟悉了电脑基础,还学会了工业自动控制PLC编程,为以后电站技改和维护打下了良好基础。电站微机自动化改造后,生产厂家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提供程序软件,不开放重要的设置窗口。他带领电站的技术团队通过认真研究,掌握了微机监控技术,微机系统连续运行13年,完全靠自己进行故障的排除和技术革新,为发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005年8月,灌溉洞电站3号励磁急需更新改造,设备到位后,由于生产厂家人员紧缺,没有来人指导安装,他们就凭借自己过硬的基本功,仅用两天就顺利完成励磁的安装和调试。厂家得知后,竖起了大拇指说:“我们生产了这么多设备,还没有哪个电站能在生产厂家没来人的情况下自己安装,而且仅用了两天时间。”在他的带领下,陆浑水电站成为全国小水电行业少数能摆脱过分依赖厂家的电站之一。

敬业精神 薪火相传

说起对水电事业的执爱,在陆浑水电站,从领导到同志,没有一个不对孙九顺心服口服。他以站为家,热爱这份事业,简直到了“迷恋”程度。30年来,他无论是作为普通员工,还是担任中层领导,到后来当上站领导,都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从不计个人的名利和得失。担任副站长后,由于生产股人员少,他和其他人员同样在周末和节假日轮流值班,一值就是13年,累计值班226天,从未要过一分钱加班补贴。

作为水电站的技术领军人,孙九顺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积累,任何事物的革新,都是后人踩着前人的足迹不断前进,而爱岗敬业的精神,更需要一代代地薪火相传。因此,干好工作的同时,他从不忘培育新人,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能量。他时常告诫职工:水利发电业是综合性业务行业,对员工知识面要求高,特别是水利发电站位置偏僻,人员少,分工不可能过细,要求一岗多责,每一个职工都要成为既懂高压又懂低压,还要精通电子技术的“多面手”。随着微机自动化控制的实施,对值班及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基本的电力、电子专业知识,还要掌握PLC编程,微机监控保护。

为让职工尽快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他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对职工进行培训,开展开放式教学,带领学员到生产厂房针对实物进行讲解,采用老师指导、学员参与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更好地与学员交流,他建立了电站QQ学习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寓教于乐,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2011年,组织上安排孙九顺担任电站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孙九顺及时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每月印发学习宣传资料,内容涵盖电站时事新闻、电站专业技术知识,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电站近期工作动态、技改方向等,把职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了职工学习主动性,全站上下形成了“比知识、赶技能、超水平”的良好学习氛围,电站的技术人员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个个脱颖而出,成为水电行业小有名气的专业新人。

从1984年参加工作,成为千千万万水利职工中普通一员,到担任陆浑水电站副站长、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整整30年,花开花落、寒来暑往,孙九顺用汗水耕耘、用智慧获得成果、用勤奋积累知识、用人品收得人心、用实干赢得荣誉,职工交口称赞,2012陆浑水电站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电站工会被评为“全国农林水模范职工小家”,2013年站工会评为省水利工会“工人先锋号”,同年个人被评为省水利系统“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性格铸就灵魂,人品成就事业。长期奋斗在山区水利战线上的孙九顺,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践行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身边“最美的水利人”。

猜你喜欢
励磁水电站电站
同步调相机励磁前馈式强励控制方法研究
里底水电站工程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励磁变压器励磁涌流引起的调相机跳闸分析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基于励磁阻抗变化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的探讨
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俄最大水电站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