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立时间考

2014-08-15 00:53:48雷丛丛
关键词:邓中夏中央政治局张国焘

张 涛,雷丛丛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以下简称中共代表团)成立于1928年,解散于1940年,在历史上存续了12年时间。在此期间,中共代表团先后由瞿秋白、周恩来、王明、王稼祥和任弼时担任团长,每任代表团在任期内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共代表团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就,这些学术成果主要侧重于研究中共代表团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与东北抗战(抗联)的关系以及代表团成员与其主要工作等方面,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中共代表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在对相关文献资料和学术著作中的内容进行校对后发现:截至目前,学术界对中共代表团的成立时间仍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绝大多数的著作将中共代表团的成立时间记载为中共六大之后,但是都没有说明中共代表团成立的具体时间;另外一些著作将中共代表团的成立日期记载为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显然,中共代表团的成立时间问题在学术界尚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这还需要学界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考证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的报告内容,对于我们谈论中共代表团的成立时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确立中共代表团究竟是在何时成立的关键所在。目前,关于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是否宣布过中共代表团成立的史实,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宣布了中共代表团的成立,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针对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报告内容的考证,其实质在于说明中共代表团是否成立于中共六大期间这个问题,如果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宣布了中共代表团的成立,也就承认了中共代表团成立于中共六大期间;倘若没有宣布,也就否认了中共代表团成立于中共六大期间这种观点。

关于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的报告内容,一些学者将其表述为“中共六大期间,布哈林宣布共产国际不再向中国派遣常驻代表,改为中共在共产国际设立常驻代表”。如胡华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8卷中对此写到,“中共六大期间,共产国际书记布哈林宣布,共产国际不再向中国派遣常驻代表,改为中共在共产国际设立常驻代表团”[1](P69)。陈铁健在《瞿秋白传》中也采用了党史人物传中的说法[2](P327-328)。翟作君也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荟萃》中说,“1928年6月29日,布哈林宣布共产国际不再向中国派遣代表,改为中共在国际设立常驻代表团,通过中共代表团指导中国革命”[3](P189)。马红霞与马熙敏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与翟作君的说法相同[4](P135)。同时,孙武霞在其《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纲》中也与翟作君的表述完全一致[5](P192)。另外,黄修荣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中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所做的结论中宣布共产国际不再向中国派遣代表,改为由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设立常设代表团,通过中共代表团指导中国革命”[6](P46)。上述学者关于中共代表团成立时间的记载表明,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宣布了中共代表团的成立。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的《共产国际、联共 (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中对此记载,“在中共六大会议上,布哈林在关于政治报告的结论中指出:一个同志的结论是很对的,共产国际的代表并不是个个都经过考试的。不错,不但如此,我们还做了一个结论:就是不派代表比较派那些错误的代表还好些……因此,国际执委决定了一个这样的计划:就是要将你们的代表派两个到莫斯科。这样便是经过你们的好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发生关系,和我们共同来实现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7](P181)。根据共产国际档案资料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断定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期间的报告中并没有宣布中共代表团的成立,他只是在其报告中说到中国共产党可以派两个代表去莫斯科,通过驻莫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发生关系,并与共产国际一起来实现对中共的指导。由此可知,中共六大期间并没有成立中共代表团。

中共六大期间并没有成立中共代表团的史实,这在其他学者或单位出版的著作中得到印证。如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2卷)记载:“六大期间,共产国际决定不再向中国派遣常驻代表,而由中国共产党向国际派出常驻代表。六大结束后,中共中央决定以瞿秋白、张国焘、邓中夏等人为中共常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为负责人,留驻莫斯科。”[8](P7)“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设置的”[8](P260)。路海江也在著作中对此写道,“中共六大结束后,张国焘和瞿秋白、邓中夏、余飞等人被留下来,组成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瞿秋白任团长,张国焘任副团长”[9](P29)。张秋实也如是说,“六大结束后,共产国际不再选派代表到中国,而是改由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设立常驻代表团,通过中共代表团指导中国革命”[10](P238)。陈再凡也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中讲道,“中共六大以后,中共中央派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代表团常驻莫斯科,作为共产国际联系中国革命的桥梁,并接受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11](P188)。周永祥在《瞿秋白年谱》中说,“六大结束后,瞿秋白同张国焘留在莫斯科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邓中夏、余飞代表中国工会为驻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王若飞代表中国农会为驻农民国际的代表,并由以上五人组合为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团,瞿秋白任团长”[12](P79)。这些作者均指出中共代表团成立于中共六大之后,这就为上文中的推断提供了有力证据。

另外,周永祥在书中说,“192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接受布哈林的提议,决定瞿秋白、张国焘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六大以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张国焘,同中国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邓中夏、余飞,及中国农会驻农民国际代表王若飞共五人合组为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13](P266-267)。周国全和郭德宏也在《王明年谱》中写道,“1928年7月19日,举行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上和7月21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推选出以瞿秋白为负责人,由张国焘、邓中夏、余飞、王若飞参加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14](P22)。同时,王建英撰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大事纪实》说,“7月19日,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在莫斯科举行。全会选出瞿秋白、张国焘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会议。指定邓中夏、余茂怀任中国共产党 (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指定王若飞任中国共产党驻农民国际代表”[15](P422-423)。在《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91》中,向青也写道, “1928年7月,中共六届一中全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不再派代表去中国指导工作,而是要求中共派代表到莫斯科来工作的决定。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全会决定瞿秋白、张国焘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又指定邓中夏、余茂怀 (即余飞)二人任中共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王若飞任中共驻农民国际代表。并由上述五人组成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协调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16](P321)。由此推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并不成立于中共六大期间,而是在六大之后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成立的。

然而,曹仲彬和曹茂林则认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立于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二人在其著作中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在1928年7月11日中共六大闭幕后,在19日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上,由参加会议的布哈林提议设立的。之后,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张国焘和中共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驻农民国际代表邓中夏、余茂怀 (余飞)、王若飞等五人,组成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17](P50-51)。共产国际档案丛书针对布哈林的讲话内容写道,“推荐两名有经验的同志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处工作就够了,但最好是瞿秋白和张国焘。是否推荐他们,由你们自己决定”[18](P511)。显然,布哈林在六届一中全会上没有直接提议设立中共代表团,他只是提议推荐人员驻共产国际代表处工作。同时,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周恩来在讨论布哈林提出的由瞿秋白、张国焘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问题时,则提议说他们驻国际应是短期的[19](P148)。显然,布哈林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提议设立中共代表团是不成立的。至此,我们可以确定中共代表团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成立的。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中共代表团成立于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但是,针对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问题,学界出现了不一致的说法。其中,周国全和郭德宏在《王明年谱》中将其时间写成1928年7月21日,与此同时,郭德宏在他最新的著作《王明年谱》中仍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的时间记为1928年7月21日。作者在新作中写道“1928年7月19日举行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上和7月21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推选出以瞿秋白为负责人,由张国焘、邓中夏、余飞、王若飞参加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20](P81)。在校对两本《王明年谱》关于此处的表述时,笔者发现两本书的表述完全一致,显然,作者在其新作中沿用了先前的说法。

关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的时间问题,学术界的其他学者却与《王明年谱》中的表述完全不同,大家认为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的时间是7月20日。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周恩来年谱》(修订本)写道,“7月20日,周恩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P148)。王建英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史大事纪实》中也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会议”[15](P422-423)。向青等主编的《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91》也这样说道,“在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又指定邓中夏、余茂怀 (即余飞)二人任中共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王若飞任中共驻农民国际代表。并由上述五人组成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协调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指导。瞿秋白被任命为代表团负责人”[16](P321)。同时,姜华宣等人也认为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28年7月20日,其在书中记载“1928年7月19日,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选举瞿秋白、张国焘为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7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了中央的组织系统及各部委的组织与分工。人员的具体分工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张国焘。中共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邓中夏、余茂怀。中共驻农民国际代表王若飞”[21]。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关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如下:“7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19](P81),“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莫斯科举行第一次会议”[19](P81)。由此可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的时间是1928年7月20日。

综上所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并非成立于中共六大期间,而是在中共六大之后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成立的。同时,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瞿秋白和张国焘被任命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而在1928年7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邓中夏和余茂怀 (余飞)被任命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王若飞被指定为中共驻农民国际代表,至此,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正式成立。之后,陆定一和蔡和森到莫斯科参加代表团工作。

[1]胡华.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8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陈铁健.瞿秋白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翟作君.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荟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4]马红霞,马熙敏.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5]孙武霞.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6]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第1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9]路海江.张国焘传记和年谱[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10]张秋实.瞿秋白与共产国际[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1]陈再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2]周永祥.瞿秋白年谱[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13]周永祥.瞿秋白年谱新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14]周国全,郭德宏.王明年谱[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15]王建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大事纪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16]向青,等.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91[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17]周国全,郭德宏.王明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第7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修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0]郭德宏.王明年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1]姜华宣,张蔚萍,肖甡.中国共产党会议概要[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邓中夏中央政治局张国焘
邓中夏:化成灰我也是共产党员
邓中夏:化成灰我也是共产党员
湘潮(2022年7期)2022-05-30 19:18:33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支部建设(2020年11期)2020-06-04 16:20:24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中国火炬(2018年3期)2018-03-12 07:31:00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38次集体学习“关键词”
遵义(2017年4期)2017-07-05 13:49:54
逐字逐句解读2016年中央政治局会议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7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军事历史(1993年3期)1993-01-18 00:11:40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
军事历史(1988年3期)1988-01-18 05: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