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的三种模式及反思

2014-08-15 00:53杨文艺
关键词:题材身份创作

杨文艺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走过了兴衰起伏。新世纪以来,以《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系列为代表的“东北农村剧”和《喜耕田的故事》等为代表的“陕派”农村剧通过主流媒体的强力传播,形成了当代中国农村剧市场引人瞩目的“东北风”和“西北风”现象。当代中国农村剧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农民思想变迁的历史。当代中国农村剧的繁荣发展为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界对“三农”问题的探讨提供了艺术文本。

电视剧自身多重属性决定了电视剧研究的多维视角。“电视剧作为大众叙事主体,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审美层面、商业层面和意义层面”。农村剧作为我国特有的电视剧类型,其批评视角既具有我国电视剧批评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整体上可以分为艺术批评、商业批评和文化批评等三种模式。

一、秉承艺术批评传统,理论视野更加开阔,艺术创作的现实主义受到空前关注

电视艺术批评传统的确立明显地受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界关于艺术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思想的影响。作为对“艺术工具论”的反思, “审美意识形态论”摆脱了此前“思想至上”的艺术批评模式,将艺术的“审美”与“意识形态”统一的属性提升到艺术本体的地位。受此影响,电视剧艺术批评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以确立,并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类型化快速发展的语境中更加规范化。但从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艺术批评依然是以文本的形象、情节、画面、灯光、美术、音乐、表演技巧等表层结构的审美特征为主。

新世纪以来,电视剧艺术批评的多维视角渐成格局,类型化批评成为常态,并出现了对农村剧批评的阶段性反思。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元话语参与批评。农村剧表层结构继续受到关注,符号美学、叙事学、女权主义、精神分析和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将农村剧研究的视角延伸到意义生产与接受、女性形象分析与电视剧传播等深层结构的解读。就叙事批评而言,包含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方法、叙事艺术等层面。二是类型化批评趋势显著,农村剧研究追踪农村剧创作热点,将农村剧作为与战争题材、谍战题材、商战题材、历史题材、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都市剧等并列的电视艺术类型加以分类研究,农民工、就业与创业、土地、环境保护、农村青年婚恋等具有时代气息的现实农村问题成为农村剧研究的热点话题。三是农村剧创作的现实主义受到空前关注,引发了农村剧创作与批评的“雅俗之争”。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农村剧游戏于影像乡村与现实乡村之间的叙事策略,引发了学界对农村剧创作的广泛关注和批判,学者薛晋文曾犀利地指陈了当代农村剧创作的三大误区: “物欲乡村对精神乡村的遮蔽”、“想象乡村替代真实的乡村”、“个性乡村淹没于类型乡村”;孙海平指出,“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情感戏的泛滥和庸俗化倾向”是当前农村剧创作的通病。如此的批判还有很多,批判的矛头多指向农村剧创作中的艺术现实主义缺失问题。这股批判的浪潮最终裂变为2010年《乡村爱情3》研讨会上学院派与赵本山之间的“雅俗之争”,这是新世纪农村剧批评领域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农村剧创作与批评的广泛思考。

二、商业批评从理论探讨走向个案分析,内容多“观感”式应用研究

20世纪90年代,传媒市场化、产业化改制催生了电视剧商业批评走向模式化。《商品化是电视剧生产的必由之路》(王克勤,1988)、《电视剧应尽快成为商品——关于电视节目市场化问题的思考》(石民,1990)、《在电视剧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李牧,1991)等理论性、政策导向性文章,明确提出了电视剧商业化的问题,有力配合了我国传媒产业化改革,并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基本实现了电视剧的制播分离。

农村剧的商业研究伴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改革而出现,并在党的十六大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后走向全面繁荣,例如:《荧屏农民形象“缺席”为哪般》(周维佳,2004)、《农村题材电视剧何以取胜》(赵晖,2006)、《让时代的脚步声响彻田野上空——关于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断想》(赵瑾一,2006)、《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体会》(毕述林,2008)、《根植黑土地 讴歌新农村——浅议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李建平,2008)、 《让农村题材电视剧真正受宠》(韩雅琴,2009)、《农村剧创作与三农问题相结合的问题及对策》(耿红霞,2010)、《陕西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思考》 (刘嘉军,2010)、《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何伟江,2011)等。这类研究侧重从电视剧创作、营销、传播效果等市场因素,强调收视率和商业价值,注重在电视剧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主题选择、人物形象塑造、接受环境和接受心理方面研究电视剧的市场效应和未来趋势,研究主体为媒体从业人员,更加注重经验总结和推广,多“感悟”式评论,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向和实践价值。

三、文化批评迅猛发展,成为电视剧批评的主要领域和方法

电视剧与文化之间天然的联系并没有当然地使文化批评成为电视剧批评的首要模式。20世纪80年代前,政治话语霸权曾一度遮蔽了作为文化形式和载体的电视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成为文化发展乃至民族国家必须面临的课题,电视剧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首当其冲成为多元文化博弈的场所。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关于电视剧是大众化艺术的探讨》,还是当下众多电视文化研究,整体上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电视文化批评主要着眼于整体分析,即在电视剧整体和作为类型电视剧的农村剧两者之间,侧重于前者;二是电视剧“文化身份”研究受到空前重视,电视文化批评突出强调“文化软实力”价值,重视电视剧对外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对内培育区域文化意识,塑造民族形象功能。

新世纪以来,电视剧文化身份批评有加强的趋势。《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孔宏图,2003)、《香港电影中的“超地区想象”:文化、身份、工业问题》(张英进,2004)、《电视艺术:守望民族的文化记忆》(刘晔原,200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选择》 (孙燕,2010)等,这类研究将中国影视艺术置于文化全球化语境之中,对外主张中国影视艺术的“中国身份”以抵制西方的“东方主义”,对内倡导差异化的影视艺术发展策略,以建构区域文化的艺术文本,同时,针对消费文化的冲击,响亮地提出了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文化身份问题。

与新世纪电视剧整体研究勃兴不同的是农村剧文化研究的相对沉默。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有《展现现代文化的艰难历程——评电视剧〈乡里故事〉的文化价值》、 《从〈渴望〉到〈欲望〉——简论大众电视文化的流变》 (张黛芬,2000)、《荧屏“东北风”与区域文化电视传播》(李彬,2011)、《城与乡的文化冲突——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城乡对立叙事》 (张新英,2011)等。这种状况与当代农村剧创作和中国农村发展的现实明显脱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剧创作走过了“群情激奋中的身份追问”、“改革阵痛中的身份自觉”、“边缘状态下的身份沉默”、“涅槃重生后的身份张扬”等不同的发展历程,涌现出具有鲜明时代文化特色的大批优秀农村剧,如20世纪80年代的《结婚现场会》、《牛庄风波》、 《能媳妇》、 《春的信息》、《春回桃花寨》、《家乡的玫瑰》、《葫芦坝的故事》、《放鸭童》等为代表的三十多部农村剧;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 《辘轳、女人和井》 《古船、女人和网》以及《山不转水转》、《女人不是月亮》、《河弯弯路弯弯》等优秀的农村剧作品;世纪之交的干部题材农村剧《乡村女法官》、 《希望的田野》、 《一乡之长》等;2000年以来的《马大帅》系列、《刘老根》系列、《乡村爱情》系列、《圣水湖畔》、《喜耕田的故事》、《烧锅屯的钟声》、《民工》、 《城市的星空》、 《文化站长》、《都市外乡人》等。文化批评对农村剧研究的沉默,不仅落后于农村剧创作的现实,也缺少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照。

四、当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剧创作的现实呼唤文化批评的热情介入

当代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农民的生存生活在多元文化特别是城市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的涤荡中发生了巨大的裂变,现实乡村在改革的阵痛中面临种种“合理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然而,当下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却在娱乐化大潮中述说着浪漫的乡村“故事”。影像乡村与现实乡村的巨大差异引发了电视传媒在文化身份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一系列思考,当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剧创作的现实呼唤文化批评的热情介入。

电视艺术的文化身份研究关涉到“共同文化理想”的建构问题。尹红教授曾对当代中国农村剧创作提出希望:“作为内容产业的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文化价值的开掘和提升。”实际上,这正是当代中国农村剧创作的短板,电视剧在艺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立场对建构民族精神具有其他艺术形态少有的优势。有研究者曾对当代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做过这样的判断: “如果说现代性的认同是一种政治认同,其仅限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而工业化时期的后现代认同强调的则是区域认同和身份认同。”区域认同和身份认同何以可能?当代农村剧有何作为?在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农村剧如何走出困境,继而在中国社会现代性认同中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文化批评将直面当前农村剧创作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为农村剧创作提供反思。当然,农村剧的历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指出,农村剧的文化贡献在于“为民间文化赢得了话语权”,并“悄悄地进行了一点点农民文化革命”。应该说,这场革命还需要更持久、更深入,这已属于文化政治的范畴。

农村剧的发展变迁与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村建设的现实息息相关,从初期为社会改革发展的鼓与呼到当下对社会变迁的游戏表达,可以说农村剧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越来越模糊了。这典型地体现在对城乡文化的不同态度上:一是无视乡村文化现代性转换中的种种弊端而着意展示城市文化的罪恶,缺乏对乡村文化特质的充分认知和表达;二是在对进城农民的戏剧化表现中完成城市对乡村的救赎。城市与乡村的模糊甚至对立叙事,迷失的不仅是农村剧自身还有受众对现实的认知,因为一个清晰可辨的文化身份对于个体、群体和民族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农村剧的文化批评对认识当代农村剧创作的现状,进而反观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具有积极的认识作用。

五、结语

农村剧通过影像塑造消解了传统乡村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乡村文化身份的危机,这种危机是创作者文化身份危机的影像体现,最为根本的则是“文化全球化”、“艺术全球化”诱发的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倒逼式地推动着中国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进程。“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文化是分化个人的隔离层,也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现代人的焦虑、困惑与冲突,是现代文化发展中出现了重大转折的结果”。而艺术批评作为电视剧的“第二文本”,同样具有社会文化建构的功能,但传统的电视剧艺术批评、商业批评模式皆因其文化视野的遮蔽而缺少文化批评的思想深度。所以,文化批评特别是身份研究对当代农村剧创作的实践意义在于:农村剧应当突破对农村社会变革的乌托邦式的构建,立足当代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价值,在对各种文化群落,特别是亚文化群落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开掘和提升其文化品格,建构相互差异又彼此平等的文化空间,这是当代中国农村剧走出误区、突破创意瓶颈的根本。

[1]梁英.大众叙事与主流文化[J].现代传播,2007(3):47.

[2]薛晋文.直面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三大误区[J].文艺评论,2007(5):33 -37.

[3]孙海平.对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9(23):13-16.

[4]王艳玲.电视文艺批评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26.

[5]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99.

[6]华金余.民间文化的自我拯救:从赵树理到赵本山[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3):22 -26.

猜你喜欢
题材身份创作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一墙之隔》创作谈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