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政治认同与党的执政

2014-08-15 00:53林文泰
关键词:执政党农民群众

林文泰

(闽江学院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所谓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1]反映了人们对政治统治的信任和支持,在现代政治背景下,民主制的国家基本属于政党政治,人们对政治统治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是对执政政党的信任和支持。在我国,中国共产党自取得执政地位之后,人民群众对党政治认同程度在不同时期虽有所波动,但不改变绝大多数民众对党政治信任和认同,“任何一种政治统治只有在获得广泛政治认同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并避免导致政治动荡和分裂的社会冲突”[2]。人民群众中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他们的政治认同成为维护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

一、农民政治认同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争取农民政治认同方面有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努力,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存在以下一些情况:

1.在对党政机关组织认同程度上。显现两种区别:一是层次不同,农民的信任和认同感不同。中央与基层党政组织在农民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有很大区别的,农民意愿相信中央,而对一些地方基层党政组织抱怀疑甚至敌视。党中央赢得农民的信任与认同度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党中央出于为民着想,关心民众。而基层党政组织直接面对民众,在工作上与民众的关系既是统一体,又是对立面。当他们工作与农民利益一致时,农民对基层党政组织的认同感就显著提高。如新中国成立初土改工作和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成本责任制,基层党政组织与党中央都得到民众的高度信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复杂性突出。特别是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地方基层党政组织在落实中央决策时,时有不到位,出现偏差,常引起农民怀疑甚至敌视,所以,农民对这些地方基层党政组织认同程度远远落后于对中央的认同。二是对组织与党员干部,农民的信任和认同是有区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拥护谁,不拥护谁,是有依据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改革开放的现实上,党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是由衷的感激,农民信任中国共产党,但对一些地方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腐败等工作作风是有意见,而正是这些地方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影响了农民对他们认同程度。

2.在在对待社会制度的态度上。对基本制度与对某些具体的体制和政策的认同存在区别。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已经走了六十多年,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今天农村中出现的一些农民与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冲突,不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农民的诉求也不是反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道路。农民的诉求,甚至与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冲突,往往是非常具体的某些事端。这些事端的产生一般是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与农民的诉求相左而引发的。因而,农民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某些具体体制和政策不一定认同,尤其是损害农民利益的体制和政策,农民反应更是剧烈。

3.在对待社会意识形态上。农民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但不可否认,在农村同样存在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主流和支流之分,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具有指导地位,是统治阶级在思想体系上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集领导党与执政党于一身,必须传承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而且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生活体验中感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切身感受到党的惠农政策,由衷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农村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变得较为复杂,农民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相互交织并深深影响着农民群众,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一些农村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并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二、农民政治认同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执政,进而不断获得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力的认同。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表面看来是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本质上却是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政治认同历来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

1.农民政治认同是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执政合法性问题,是任何政党都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竭力加以证明和维护的重要问题。《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该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也更为普遍了。”[3](P440)执政党只有关注和解决了它所面临的合法性问题,其权威才能得到树立和拓展。在民主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夺取政权过程中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具有执政的“合法性”。在执政以后,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丰富和扩大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资源,以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因而,执政党要获得政治合法性,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也就是说,农民的政治认同是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2.农民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邓小平曾经说过,稳定压倒一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4](P284)。自古以来,世界各国人民和统治阶级都希望政治稳定、社会有序。执政党地位的巩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政治稳定问题。要实现政治稳定,离不开政治认同这一心理基础。因为执政党在执政期间要完成一定的执政目标,当执政党不能实现执政目标或执政目标实现程度低于人们的期望时,人们在受挫的心态下形成对社会的不满,构成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心理基础。中国共产党继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执政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最真实的承诺。随着“两个一百年”的逐步实现,必将筑牢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

3.农民政治认同能提高执政党执政绩效。执政绩效是一定执政成本支付下的效能和收益,执政成本高,就意味着执政绩效低;执政绩效低,则意味着执政成本高。一种理性的执政形态,除了具有法治执政、集约执政、廉洁执政、人本执政这些内质,还必须具有重绩效产出的“成本执政”的品质,实现执政低成本与高绩效之间的统一。有绩效的执政,必须是低成本执政、简约型执政。反过来说,一种高成本的执政形态,一定是低绩效的。因此,如果执政党赢得了较高的政治认同,与社会动荡时期相比,用来维持国家暴力机关的支出必然减少,用于社会发展的资源就会增加,政策运行必然顺畅,民众获得的利益也会增加,执政党的政治认同也会增强,必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政治统治;如果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弱化,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强力手段不可避免地被运用,强力统治就会随之增强,政治统治的运行成本增加,社会秩序必然被打乱,人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和实现,其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必然下降[5]。

三、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途径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赢得农民政治认同,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核心作用,建设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要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农民,要努力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农村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各项技能,提高整体素质,做到思想端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又能遵守党纪国法,办事公平公正,不以权谋私;三是要密切党群关系,党员干部要走进农民群众心里,把农民群众放在心上,把农民群众当亲人,倾听农民群众呼声,满足农民群众诉求,洞察农民群众心理,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服务。

2.优化国家制度安排,满足农民利益诉求。国家制度安排与政治认同对于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产生着重要的联结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换、依存的动态平衡关系[6]。国家制度的设计是一个整体统筹的战略规划,全国有六十多万个行政村,报纸新闻上经常说政府在管亿万家庭的小事,而事实上根本管不了,管多了反而得不到农民的信任。国家不可能也无需对应每个农村设计制度。国家制度或政策通常经过省、市、县、乡镇、农村自上而下进行推广实施,其制度和政策的输出能否完全符合民意,是值得考量的。尤其是党中央和国家认为是支农惠民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有时候在一些地方得不到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有力贯彻和落实,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干部手里异化了。而广大农民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渠道不够畅通,他们的声音、需求得不到关注,这样会引发农民政治认同的危机。因此,国家在制度设计上要尽可能不出偏差,需要与农民合理互动,特别是要关注农民的利益需求,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引导农民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正当的利益诉求,完善民意调查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等,实现农民利益表达、政治参与的愿望。农民的声音有人倾听,农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从根本上改善国家与农民、党与农民直接的关系,使国家制度和党的政策与农民政治认同能够直接形成真正良性的社会交换和动态平衡,从而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度。

3.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农村要强化宣传教育,发挥党的宣传教育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引导功能,淡化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意识形态功能。党的宣传教育要立足于尊重农民群众,尊重农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年代的首创精神,关心农民群众、激励农民群众,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广大农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以“领导党”与“执政党”并重的理念为基础做出调整,其直接目标,是为农村各种利益的整合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和舆论支持,从而为党执政的合法性提供舆论支持。

党管意识形态,不可能再管住人们所有的思想,但必须管住主流意识形态。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干扰,党在宣传中不应弱视自身的政策宣传功能,应凭执政党的权威性、具体实施的先知性等优势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农村的宣传。只有做到正确、全面、生动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农民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要注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教育引导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对农民群众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苏曦凌.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分析——基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路径[J].学术论坛,2010(2):39.

[2]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126.

[3]邓正来.布莱克维尔百科全书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玉冰.执政党政治认同的来源及强化政治认同的必要性[J].德 州学院学报,2011(2):26.

[6]姚荣杰.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与农民政治认同的互动关系研究[J].理论导刊,2012(9):76.

猜你喜欢
执政党农民群众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饸饹面“贷”富农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关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