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探讨

2014-08-15 00:53:48赵效萍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

赵效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单独的模式来研究,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化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运作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就是“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在考虑到中国革命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在实践中如何结合,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取向关系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也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国特色文化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逻辑思维

从时间逻辑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适应每一个时代的发展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性思想要与中国的历史主题相契合。从空间维度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如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积淀、社会发展需求等,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复制。

首先,我们就从时间的方面来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坐标”,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中国推翻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三座大山获得了民族独立,走向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道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走向全面开放迎来社会主义跨世纪的发展。

从这些历史坐标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个迅速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探索之路,是随着年代的改变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是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仅是将其基本原理用于指导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是原理与国情之间的生硬契合,也要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将这些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思想并进一步指导实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中国,用中国的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

从空间维度上来说,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与朝鲜、古巴都不一样,就是因为国家自身的差异性。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同,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不同,我们国家所具有的发展条件不同,这些都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新的生命力。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的方针都是在特定的空间维度下的结果。但是无论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是不变的,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这些基本真理的不变性与时间空间带来的变化性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捆绑研究的状态,这是受历史因素、认识水平以及实践所影响的。虽然模式论一直处于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是国内众多研究中仍然有不少涉及模式论的理论研究。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研究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模式论的研究,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本身就是对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与概括。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有机结合正是模式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其次,从历史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路线,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也要抱着批判发展的思想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本土主义最大的区别。根据历史性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来诠释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对新问题的思考来丰富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的检验与探索来实现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于理论创新的成果进行实践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探索出新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通过中国的实践与探索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最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区别于其他国家本土化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无穷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以及其所蕴含的价值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不是一个固定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理论建设过程,必须要适应空间条件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就是经济环境,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历史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原始社会走向农耕文明,再由现代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这一切都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可以说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社会的发展又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归纳马克思主义对于市场经济的普遍原理就是历史的发展受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晚年对世界经济进行重新思考时,他意识到,像英国这样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具有鲜明的差异性的。

事实上,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时,中国正承受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当时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首要任务不是发展市场经济,而是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真理与中国国情的一致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想走向民主走向独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要推翻三座大山,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的工人阶级并肩战斗,实现了专项性的历史要求,即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中国诞生了,国家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成为新的历史主角,尤其是1978年党对生产力做出了全新的认识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了新的价值诉求和实践取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将科学纳入生产力的概念范畴,从发展生产力到科教兴国,从解放生产力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这些都是中国实际的广泛性需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实践演进。在社会经济不断建设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出现了新的经济诉求,如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均衡,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分配,如何对待效率与公平,两极分化的调节等。但是,无论有哪些广泛性的需求,坚持社会主义这一专项性的根本方向不能变,在此前提之下满足多种价值取向。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济领域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领域则成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初期,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实现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治建设也走向了新的历程,从民族的独立转向民主、自由、平等的建设,这也是长期被压迫的中国人民的迫切需求。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民主还是资本主义的民主,都是一种相对积极的政治形态,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可以说,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抑或现代化发展时期,民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要求。可以说,发展民主政治是我们所要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不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照搬照套,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民主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民主集中制,这样一种政治制度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诉求还体现为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无产阶级的力量消除一切的不平等,壮大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实现最广泛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有力体现有很多,通过人民政协制度排除党派的争端,同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决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能人人参政的问题,两种制度的结合将爱国主义战线拉到最大,保证了各民族、各地区、各党派的利益都能得到实现。可以说,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与发展成果,也是中国现实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彰显了新的价值。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文化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充分尊重、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保障。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人类的指导思想和精神财富,它具有国际性、世界性和一种普世价值观,这也就意味着其并没有考虑到各民族自身的特点,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它都相当于一个外来者。中国需要适应世界观的大潮,需要吸收和借鉴外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穿上中国的服装才能更好地为中国人所接受,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服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有机融合,从五四运动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到现代社会的科技文化,中国成功适应了世界文化的大潮。当然,在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同时,物质文化也侵袭着人们的思想,虽然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但是也危及了社会道德,利益的流动动摇了人们的真善美。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有了其独特的价值需求,即社会道德的拯救与主流价值观的重建。首先,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党的同时,也要发扬我们的民主精神,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文化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其次,要建设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文化载体,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比资本主义更需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与关键期,尤其是要重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诚信思想的建设。最后,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家园精神永远是不可丢弃的,要想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我们就必须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一些不合时宜的文化进行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发扬中国特色的文化。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也要符合中国的实际,专项性与分散性的要求之间必然要产生互动磨合,最后实现有机统一。从这个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意义就在于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异质性因素同质化,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良性运行。那么,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体现在哪里呢?就是要适应社会整体的发展要求,满足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条件。这样的规律使得社会的发展自然朝着多元分工高效运转的方向进行,让整个社会的建设走向一个有机结合。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物质利益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必然会带来很多的矛盾,如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社会道德的沦丧等,这就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对社会发展进行一个有效的梳理,调解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社会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就是因为制度性的整合不能有效解决有法不依的问题,这就涉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同性的整合。认同性整合是功能性整合的必要补充,是社会建设中“和谐”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5.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球性的工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全新产物,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经济建设的高速前进中,我们也牺牲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各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各个国家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要承担的责任、采用的方法都有所差别,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工业文明发展得比较早,经济实力雄厚,历史上对环境污染也较多,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仍然是国家建设的首位。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实践时,必须要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的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环保经济,改变粗犷的生产模式。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型论的基本问题就在于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模型论的研究在中国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已经有很多研究涉及其理论范围。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生态文明,中国都在走着一条独特的无可复制的路,因此,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时,我们要从实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将其推升至新的理论高度。

[1]王浩斌.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辽东学院学报,2009(11).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路标”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4]李建勇.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三种价值[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1).

[5]李建勇.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被重新使用的原因[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25).

[6]徐崇温.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J].学术探索,2009(6).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