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超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医院 河北唐山 063300)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1]。其总体病死率居传染性疾病的首位[2]。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最主要环节,对于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及其重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推荐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给予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或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我们应用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住院CAP的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CAP患者100例,入选对象:①年龄18~70岁;②符合CAP诊断标准;③适合住院治疗,且1<CURB-65评分≤3CAP患者。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造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患者;③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包括有癫痫等抽搐史);④肿瘤及免疫功能缺陷者(HIV阳性、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⑤有吸毒、酗酒史者;⑥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⑦确诊的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45.3±8.4)岁;对照组(B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7~70岁,平均(44.1±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德国拜耳公司提供)0.4 g静滴,1次/d,疗程7~14 d;B组应用头孢呋辛(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静滴,3.0g2次/d,阿奇霉素(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0.5g,1次/d,静滴,疗程7~14d。两组均酌情加用镇咳祛痰及解热镇痛药物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症状(咳嗽、痰量、胸痛等)、体征(肺部啰音)等变化。用药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片或胸部CT及痰、血液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临床疗效分级标准[3]。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恢复至正常,病原菌清除;显效:病情明显地恢复,病原菌已清除,症状、体征、实验室3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病情好转,病原菌、症状、体征、实验室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 h病情未有改善甚至加重。痊愈率加上显效率即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痊愈37例,显效9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B组痊愈34例,显效7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0%。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细菌学比较 A组分离出细菌20例,阳性率为40.0%;细菌清除17例,清除率为85.0%。B组分离出细菌18例,阳性率为36.0%;细菌清除13例,清除率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轻微胸闷,2例出现轻微头痛,1例出现静脉炎,不良反应发生率8.0%;B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皮疹,2例出现消化道症状,2例静脉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未影响治疗,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无抗生素相关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
尽管医学有了很大进步,但过去40年中CAP的病死率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4]。而且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变迁。刘又宁等[5]对我国2003~2004年7个城市的665例CAP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得出结论,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占10.2%。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细菌,我国致CAP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5.0%以上。对于CAP患者,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对于一般人群发生CAP时应选用覆盖这些常见病原体的药物,争取初始治疗成功。所以依据指南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或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方案显然更为合理。
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通过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和Ⅳ的酶活性,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有强抗菌活性,特别是对一些获得性肺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它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强,在肺部组织中包括肺泡巨噬细胞、上皮黏液细胞、支气管黏膜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药物浓度。莫西沙星上的7-位二氮杂环取代基可以明显的阻断细菌对于药物的排泄能力,降低了耐药菌株的产生。本文研究显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0%和85.0%,而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分别为82.0%和72.2%,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莫西沙星单药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显示:莫西沙星单药治疗CAP疗效优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且莫西沙星单药治疗具有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
[2]尹红军,王浩天,刘 远,等.社区获得性肺炎160例初始治疗回顾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5):9
[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7
[4]俞森洋.重视社区获得性肺炎[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
[5]刘又宁,陈民钧,赵铁梅,等.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