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4-08-15 00:55卢善珠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富庶中学南宁530041
当代教研论丛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词句素养语文

卢善珠(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富庶中学 南宁 530041)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核心概念。2001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后,“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引起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极大关注。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语文修养,其涵义远远超过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范畴,包括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积累、道德情操的熏陶、审美情趣的养成。这一定位充分反映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对促进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学习语文并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其根本的路径仍在于紧密联系教材,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恰当把握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教学引路人的定位,深研教材,拓本清源,精心施教,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一、加强“读”的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更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要抓好阅读训练,必须从诵读、阅读、感悟、拓展写作等多点着眼:

1.开展诵读教育,品味语言之美

提高语文素养,就要注重通过诵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从中感悟作品,单纯注重于字词句的学习,忽视了其中承载的丰富情感与意蕴,只能是“买椟还珠”。比如:诵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时,就要根据文中描绘音乐的词句以或轻或重、或低沉或昂扬调整语调,而辛弃疾的《破阵子》通篇要读的铿锵有力,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是要读的一唱三叹。通过富于音乐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诗文诵读,学生不仅感悟到文字之美,更可以丰富文化底蕴。

2.圈画点评阅读重难点,进行体会感受

细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抓住、读懂重难点,学会体会感受。一是抓住关键词句,精读感悟作者要在文中表达的情怀。如朱自清《春》一文中,绘春的文字词句不绝于眼,但抓住“新”、“美”、“力”三个词,再反复咀嚼品读,春天之美就跃然纸上了。二是要融情入境,以自身的情感体验感悟文本。如阅读李白《行路难》,学生就要将自身的情感带入诗歌,“以我之心来寻找古人之心”,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悲叹诗人的郁郁不得志,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感受李太白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样才能通过有效地阅读解读诗歌或是其他类型文本。三要养成“圈画点评”的习惯。“圈画”,就是要时时处处注意摘录标注阅读文章中绝妙的表达技法或是点睛之句,“点评”则是要学生简短记录下自己对文章中精彩词句的理解与思考,这种方法在为学生丰富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其自主生成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3.读写结合,夯实根基

语文素养的外化体现为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但这些能力是互通的。学生写作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他的阅读能力一般不会差;反之亦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引导学生形成乐写、会写的习惯,教师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述说感悟、仿写、续写、扩写,使学生在写作中不断运用到所掌握的精彩词句、艺术表现方法以及文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语文素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应当由此着手。关注“课外”,就是要发掘、利用好语文教材之外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其它一切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拓展语文素养培养的空间。

正如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以致用,更多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放”语文课堂,才能充分地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多的提高。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着重尝试了组织辩论会、课前即兴演讲等几种语文实践活动。以组织小型辩论会为例,教师可以采撷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是与生活学习联系紧密的话题,拟定“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类选题,引进课堂,组织辩论。会前教师要指导辩论双方认真准备资料,针对对方可能提出的论点、论据,思考对策,在会上,辩手和学生组成的智囊团要仔细倾听,从对方的论点中抓住要点、找出漏洞,使己方的辩论有理有据。在这种交互、激烈碰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联想发散思维都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提高,语文素养自然可以得到积累。此外,如组织课前3分钟即兴演讲、让学生做一回主持人、制作主题手抄报等活动也都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临场应变组织能力以及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的好方法。

三、厚积薄发,积淀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培育是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没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将语文知识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谈及语文素养积累,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文化积累

“语文素养”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关注语文课程的文化积淀,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让他们乐于与有益的书籍刊物交朋友,上起先秦、下讫当代著作,不拘散文、小说、杂文等形式,都可能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的途径。对此,教师也要组织好名著阅读、文学讲座等活动,深入浅出地讲解名著的阅读欣赏技巧,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指导学生练写读书笔记,做好剪贴本,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坚持,不仅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鉴赏阅读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学功底。

2.生活积累

语文即生活,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开放“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聆听到小溪的淙淙声、白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蝈蝈儿的齐鸣声,而不仅仅是从枯燥无味的干瘪句子中臆测着这些神奇事物。比如:朱自清《春》一课中描绘的春风图、春花图等,没有亲身体验,学生就很难从文字中感受到青草萌绿、泥土芬芳以及其中蕴涵的浓浓诗意,此时教师就可以适时组织一次踏青,在田野林间中上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追寻春天的足迹,感受文字与自然水乳交融之美。当然,这并不是说组织几次活动就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更需要教师、学校与家长的通力配合,只有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敞开生活的大门,才能让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观察生活,从而丰富生活积累,使语文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

初中语文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养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为了识字、读书和写作,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培养其解读文本、认识世界的的信念与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以上方法外,还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继续探索、发现与总结。

[1]朱作梅.走进文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杂志,2012,9(10):184.

[2]闫汝娟.浅谈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赤子,2014(10):204.

[3]刘红叶.开放和谐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4(10):128.

[4]陈富.通过语文自读课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中学语文,2014(8):30-31.

[5]杨咏梅.加强“读”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天地,2014(8):45-47.

猜你喜欢
词句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