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4-08-15 00:43
电子测试 2014年7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阅读器盘点

潘 浩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710302)

1 RFID 技术简介

通过无线电信号读取和识别数据,在识别时,系统不需要与识别目标之间建立特定关系的无线通信技术,又被称作电子标签,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新型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RFID 技术具有安全性高、读取速度快、穿透性强和存储空间大、在识别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等特点。RFID 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个部分是RFID 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子标签由芯片和电子元器件组成,通过将电子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进行目标无线识别,它又被称为智能标签;通过天线可在阅读器和标签间传递射频信号;读写器是读写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射频模块可衔接 RFID 设备与应用系统软件,是将RFID 硬件和应用软件结合在一起的媒介;计算机系统可根据逻辑运算判断标签的合法性,从而控制过程的自动完成。

2 高校图书馆中RFID 技术的应用现状与优点

2.1 高校图书馆中RFID 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伴随着《中国射频识别技术白皮书》的发布,有效的推进了RFID 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2006 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对外开放了一家拥有RFID 馆藏管理系统的图书馆,其综合书库投入运行。随后,武汉大学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等高等院校图书馆开始逐渐使用RFID 技术。采用了RFID 技术的高校图书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图书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服务方式和管理馆藏资源的模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师生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加强。

2.2 高校图书馆采用RFID 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六个方面

1)书籍流通处理的效率得以提高。因为RFID 标签采用的是非接触的方式采集信息,简化了资源的处理手续,使流通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可以有效的缓解读者排长队借还书的问题;另外只要是在它探测范围内,RFID 阅读器就可以同时读取多个RFID标签,可以同时对读者手中的多本图书进行借入或借出手续的处理,大大加速了书籍的流通速度。

2)提高典藏效率,加速盘点速度。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条形码系统,而条码阅读器必须在近距离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码,因此盘点的速度和准确性受到极大的限制,采用RFID 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盘点,即利用层标自动在书架或书库中进行图书盘点、顺架、上架、倒架等日常工作,并且可以远距离同时读取多个RFID 标签,以防止错架和丢失书籍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盘点的速度和准确度,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图书馆盘点工作效率。

3)实现读者自助服务功能。通过配备RFID 自助借还书的外围设备,读者不再受图书馆开发时间的制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助办理书刊借还手续,有效的避免了借还书刊的高峰期,这样做不仅方便了读者还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需求和研究的方向自行实现图书书目查询、馆藏图书借阅、检索资料、文献复印等任务,从而实现读者自助服务功能。

4)有利于图书馆使用数据的统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利用 RFID 技术可以实现对馆藏书籍的取阅率统计、个性化需求服务、个性化学科等服务。取阅率统计是指对书架上书籍的利用率情况进行统计调查,通过在书架上放置若干个阅读器,定期的扫描存放在书架上书籍里的RFID 标签并进行读取,如果某个时间段不能够感应到某一本书,便认为该书被读者借出阅读,当再次感应到时便认为该书被放回书架,这样可以统计该书的取阅率。

5)能形成有效的图书馆防盗体系。RFID 标签即便在被覆盖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通讯,它可以穿透塑料、木材等多种材料的物质,通过电磁波来追踪和定位每本书刊的运动信息,防止书刊易毁被盗的现象,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

3 将RFID 技术应用在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3.1 团队的构建。高校图书馆要组织成立专门的RFID 技术应用实施团队,由流通、采编、信息技术等多部门协同运作,在图书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供应商积极合作,调动全体图书馆员积极参与到RFID 技术的应用实施中来。

3.2 功能的规划。RFID 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通常包含自助借还书子系统、图书自动分拣子系统、图书盘点子系统、管理员工作子系统、电子标签转换子系统、图书查询子系统、中心监控子系统、门禁安全子系统等八大部分,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要实现的功能和规模。

3.3 系统的实施。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 RFID 标签样式和标准体系、标签与原有条形码标签的转换、数据的采集、标签内信息的写入、阅读器的安装、安全门的安装调试、文件导航的设计与实现等具体工作。

3.4 系统的维护与完善。系统建成后,应该及时对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更新标签中的数据,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供应商一起对系统加以完善和优化。

4 RFID 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标准不统一。目前,全球有三大RFID 技术标准体系。一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的 RFID 标准体系;二是在欧美国家采用的EPCGlobal 标准体系; 三是日本UbiquitousIDCenter(UID)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体系,这三个标准体系在通讯方式、防冲突协议和数据格式三个方面相互不兼容。由于各生产商所生产的商品标准不统一,导致各RFID 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通用,阻碍了RFID 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限制了馆藏资源的互借。

4.2 资金问题。RFID 标签目前的成本为一张1-2 元人民币,假设图书馆将所有图书都换位RFID 标签,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量较大,那么就是几百万的费用,在加上与之配套的RFID 标签阅读器及信息录入设备、自助式借还系统设备、门禁系统等设备的成本,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讲,是一笔金额较高的支出,因此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引进RFID 技术的瓶颈。

4.3 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与岗位变更。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中,流通部往往是图书馆最核心、最主要的岗位。在图书馆采用了RFID 技术后,虽然流通部的重要性不变,但是流通部的工作模式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4.4 RFID 技术与现有高校图书馆系统的整合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都采用条形码技术与磁条技术,而RFID 系统则是建立在RFID 标签技术基础之上的,它们二者在通讯协议和接口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4.5 信息的安全性与隐私权问题。RFID 识别的信息媒介是电磁波,因此携带着嵌有电子标签图书的读者有被追踪的潜在威胁;由于在非接触的条件下,RFID 设备可以对标签中的数据进行读取,所以信息的安全性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4.6 人体安全性。RFID 所采用的频率为 800 ~900MHz,属于超高频的范围,图书馆是读者阅读与研究的场所,长期在RFID 包围中工作与学习,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或者诱导某些疾病的发生,另外RFID 所使用的频率受到国际电信联合会频率资源的约束。

总之,随着RFID 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发展,技术水平将不断进步,标准将逐渐统一,应用该项技术的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将会给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促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从人工服务向智能化服务转变,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管理理念的提升。

[1] 百度百科.RFID[EB/OL].[2013-11-09].http://baike.baidu.com/view/26303.htm

[2] 谷晋.RFID 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

[3] 姚媛.RFID 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4] 陈嘉懿等.RFID 产品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调研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1):107-111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阅读器盘点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The Magna Carta
睁眼瞎盘点
盘点各国网红猫
Winner Takes All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盘点与展望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ETC电子标签的自由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