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王 蕙
两位教师提着两袋新鲜的草莓来到办公室,说是“亲子活动——摘草莓”的收获,让大家尝尝。吃着甜甜的草莓,我忽然想到:他们可是托班的幼儿呀!两岁左右的幼儿,能亲自采摘吗?在类似的亲子活动中,幼儿又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呢?
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拓展幼儿园的课程,一直是我园的一大特色。在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来拓展幼儿园的课程时应注意什么?每一次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育目的明确吗?“摘草莓”活动是否适宜所有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活动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
目前,我园的“亲子活动”越来越丰富,可我发现,教师们往往喜欢往园外跑,传统的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却越来越被冷落。有家长陪同的外出活动,或许让幼儿获得了一些体验,家长也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但是,随着这些活动越来越追求形式,教师逐渐忽视了本应重视的教育实质与价值。教师们宁愿辛苦,也不愿有思想负担,大家似乎认为“走出去”的活动更“轻松”。原因在哪里?在教师的指挥下,家长带着幼儿,外出活动似乎显得更易组织管理。空间的扩大又无疑冲淡了“问题的可视性”,家长关注的事情也相对分散了。是这样吗?带着这些思考我与教师们作了进一步沟通。
“什么样的资源是最有效的?”“家长参与课程,教师应做怎样的引导?”“教师在亲子活动中应如何关注幼儿?”“每次亲子活动后,教师的后续活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需引起教师们思考。“摘草莓”活动是否在任何年龄段的幼儿中都能开展?两岁的幼儿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草莓又是很娇嫩的果实,他们自己能做什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样的亲子活动,意义何在?若都由家长“替代”,幼儿又能体验到什么呢?“体验”不也得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吗?
我以为,“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在内容选择上,应多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习特点,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年龄组(几个平行班)共同开展的大型“亲子活动”应慎重,不应盲从。场面大,表面的风光和热闹,并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真切的,不喧嚣,不浮躁,无须注重形式,而应注意内容,从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课程虽然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更应是“规范”的,这种“规范”便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指明的:“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班级开展亲子活动应多思考活动的核心价值,幼儿的关注点,幼儿的发展及对家长“儿童观”、“教育观”的启示等。切忌“盲目随意”,教学管理中应强调活动开展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引导教师多重视亲子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学习品质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活动”激励幼儿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探索欲望,激发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教育智慧,萌发家长更合理的期望,这样的活动才更具实效性。
亲子活动后,和家长一起认真倾听、记录幼儿活动后的想法:你有什么有趣的事儿要告诉大家的?你和爸爸或妈妈都做了些什么?遇到困难了吗?又是怎样解决的?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让家长真正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而非配合者,真实了解幼儿的想法,才能抓住教育的契机,顺应幼儿发展的规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也只有这样,家园形成合力,共建课程的风景线才会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