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香
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反对形式主义方面下了不少硬功夫、细功夫、实功夫,使形式主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我们也不能回避现实之中存在的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现象,有的单位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抓,但是没有真正抓到实处,满足于会议开了,意见征求了,个人对照检查了,而形式主义现象依然“涛声依旧”。
须知,反对形式主义,不仅是具体的能力问题,重要的是方法问题、态度问题。以务实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现象必定能够大大减少;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滋生其它的不良倾向,进而影响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使“四风”问题难以得到从根本上消除。防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需要走好以下四步棋:
一要端正思想。要深刻认识反对形式主义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员干部人人抓,广大群众监督抓,避免把反对形式主义作为一般号召来提倡,当作一般工作来组织,当成一般任务来完成;要自觉克服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思想;要把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见到实效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意愿、意见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风向标”,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反对形式主义绩效的“秤杆子”,坚持吸收群众参与,注重运用群众智慧反对形式主义,防止出现透过形式看好坏、凭靠声势评效果、盯着材料定成败的现象。只要认识到位、思路明晰,反对形式主义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紧盯问题。反对形式主义是个实践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或解决不了影响执行力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不能真正见到实效。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应该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育为民务实清廉作风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最终目的。有些单位和党员干部把反对形式主义的“鼓槌”敲在了诸如会议减少了多少、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次数多少、征求了多少条意见建议等容易被眼睛观察到的简单举动上,而在减少会议带来的效益与效率如何、下基层解决了多少问题、对于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处理的效果群众是否满意等问题上,并没有刨根问底。当然,解决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异常艰难,但只要有真抓实干的决心,不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势上做文章,而在层层想办法、层层抓落实、层层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就能快出成效、多出成果。同时,不能遇到阻力就躲开,碰到钉子就回头,听到议论就动摇,还要有较真碰硬的勇气,一抓到底的决心,这样才能让形式主义无处躲藏。
三要常抓不懈。反对形式主义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切实把反对形式主义当作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部署,当作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来履行。首先,要常议、常抓、常思,不能满足于上级强调了就抓一抓,出了问题了就紧一紧,忽冷忽热,以运动式反对形式主义。尤其是对形式主义的一些“顽疾”,就必须紧盯不放,不见效果决不撒手;其次,要注重结合,把反对形式主义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结合起来抓,与经常性工作、突击性任务结合起来抓,做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谨防“两张皮”;再次,要善于研究总结,要关注形势发展变化,不断研究形式主义的新形式、新特征、新表现、新变种,积极探索反对形式主义的新路子、新手段、新载体、新举措,以反对形式主义的实际成效培育求真务实的新作风。
四要制度规范。求真务实的作风需要引导,需要养成,更需要制度规范。防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就得让制度的强制、约束和规范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否则,就不可能有好效果,即使一时见了成效,也难以持续巩固和稳定发展。为此,要把反对形式主义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要对过去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进行认真系统地梳理、分析,该淘汰的部分要及时淘汰,该完善的地方要补充完善,使制度机制不断刷新升级,发挥制度机制在作风建设中的约束和引领作用。无论是新建成的制度机制,抑或是原来制度机制的更新升级,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按照“热炉法则”原理予以严格执行,做到任何人在制度与机制面前都没有例外,任何违反制度与机制的行为都要受到严厉惩戒,以制度与机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