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2014-08-15 00:43:43郑沈芳
党政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党管原则人才

○郑沈芳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是强国之本、固国之基、执政兴国之根本。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高校还肩负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聚集着大批高级学者和管理专家。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决定着高校的水平,关乎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体现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乃至社会最可宝贵的资源。因此,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要,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强调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深刻理解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难看出,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切实放到新形势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中去。

1.党管人才原则对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高校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握人才规律。201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什么是人才成长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必然要求。”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的规律,过去我们有认识,但不深入;有把握,但不全面,需要注重把握科学性,避免片面性和随意性;二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根据高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矛盾和问题,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是至关重要的。要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创新高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注意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体现高校特色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三是提升人才工作水平。高校党委及其人才资源管理部门的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人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高校干部要充分利用身处校园的优势,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学习人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规律、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并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通过不断改进人才工作的方法,提高人才工作的实效,落实党管人才原则。通过人才工作方法的改进,展现人才工作的实效,落实党管人才原则。

2.党管人才原则对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根据《高等教育法》、《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了越来越具体而又清晰的要求。高校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校长法人地位及其作用的发挥、校长负责与专家治学、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教授治学与民主管理等重大关系的处理,都需要正确处理好党与政、行政与学术、领导与专家、专家与师生之间的关系,而所有这些关系的背后,都是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对人才的“管理”,党如何“管”人才?人才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上述关系的处理,因此,深入思考、明确界定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对于新形势下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起到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

3.党管人才原则对优化完善高校人才政策提出了新要求。人才是高层次的发展要素,是我们党有影响的执政基础,也是党的骨干的重要来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制定好人才政策,让人才在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中积极发挥作用,产生骨干效应。应当看到,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政策基本是传统的权益之计,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对广大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难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状态下实施科学管理,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的人才政策应该充分对接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优化完善,真正成为支撑高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二、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落实到党的人才工作之中

党管人才是我们党在新世纪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党管人才原则包含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二是党管人才的具体制度和方法。一方面,党管人才是指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由党来制定,所有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都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另一方面,党对人才工作的管理也要讲求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过去党管干部的模式、方法,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高校作为党领导的基层单位,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如何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主要体现在党管人才原则的第二个基本要义上,即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主要体现在党的人才工作中,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走出高校党的人才工作的误区。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各类人才资源的潜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高校党的人才工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高校党的人才工作并不意味着党对人才工作的大包大揽,更不是简单地照搬党管干部的方式;高校党管人才必须走出传统“管人”的误区,创新工作思路。高校党管人才在方法上也不再是单一的直接管理,而是通过制度规范等间接管理的方式规范明晰人才的责、权、利,以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动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人民。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党管人才工作更区别于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方式,而是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改善服务、优化环境,为人才施展才华打造广阔的舞台。

2.突出高校党的人才工作的重点。重点就是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为高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制定政策,就是党委在全面客观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统领学校人才工作发展的方向,做好学校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划,制定学校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明确学校人才工作的发展目标,领导学校人才工作的发展;整合力量,就是围绕学校人才工作,党委布局谋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执行,组织人事共同推动,院系具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人才工作的发展;营造环境就是党委要努力打造一种全校各方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一种人才潜能发挥、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健康发展的环境,使高校人才能干事业、干成事业。

3.把握高校党的人才工作的关键。关键是处理好党管人才与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关系、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党管人才与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按照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要求,在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前提下,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围绕人才培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高校需从四个方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在人才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人才工作实践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作为高校,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同样是要履行“四管”的职责,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使高校党的人才工作具有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1.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事业的发展。

高度重视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引进工作。高校党委要将学科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党委要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对已有教师结构和岗位作准确的把握,有针对性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做出预见和规划。

积极推动组建多学科集成的学术团队和创新团队。党委要善于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促使学科领军人才大胆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专业学术团队,开展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带动团队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真正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中的引领作用。

切实关心和支持构建学科专业人才梯队工作。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必然是一个阶梯式的团队。高校学科发展的人才结构也应该是阶梯式的,应该是老中青、高中低相结合的。这种阶梯式的人才结构,从资源上看,有利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空间上看,有利于人才链的成长;从时间上看,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新老接替;从学科发展上看,有利于互补有无、拓宽视野。构建和谐的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党的人才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2.在管理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处理好高校人才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建立党政协同、两级参与的人才工作新体制。一是党委将人才工作纳入“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范畴,对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规划、政策的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考核、激励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人事部门会同组织部门共同酝酿,提交党委会研究决定;校长根据党委决定,全面负责人才工作。二是党委要将人才工作作为评价二级院系班子工作的主要内容,定期考核,真正将党的人才工作落实到最基层。

建立全校齐抓共管、各方协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机制、协调落实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行政人事部门要加强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改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做好师资的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微观服务咨询工作;学院(系部)及其学术、学位等专门委员会,主要在高精尖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上发挥作用。

3.在队伍建设上,尊重人才规律,处理好机制创新与灵活使用的关系。

创新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改变传统直接人才引进比例过高的弊端,党委要加强总和协调,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各类人才通过技术开发、定期服务、人才租赁、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党委要促进职能部门和院系建立高校之间和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机制。鼓励高校高层次人才在不侵犯知识产权和本校利益的情况下,在高校之间人才资源共享,兼职授课、做项目。

立足国内培养,积极海外引进。党委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实施诸如公开招聘制、能进能出制、终身教授制、退休弹性制、兼职教师制等世界高校所普遍认同的管理规则,保障学校以较强的吸引能力兼收并蓄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优秀人才,发挥人才引进工作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建设包容并蓄的文化环境,树立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用人观。在人才培育环境上,党委要鼓励职能部门打破传统的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的瓶颈约束,建立开放性的用人制度,发挥观念、制度的引领作用,以定期筛选、淘汰解聘腾出位子招聘更好人才,形成成熟的留才、引才、聚才、育才和用才的良性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4.在管理机制上,树立为人才服务的宗旨,形成有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考核激励制度。

党管人才不是要“管”住人才,而是通过党的人才工作,在社会、在高校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用活人才的良好氛围。党委要改变党管人才观念,由传统的“管人”观念上升到服务观念。“管”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约束人,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继续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因此,党委要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加强制度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考核激励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猜你喜欢
党管原则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战略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
声音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1:00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44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