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英,葛小军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从2007年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项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要和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紧密相连。[2]随后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会议上又强调各中小学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周不少于4课时,小学三、四、五、六、初中每周锻炼不少于3课时,高中每周不少于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并列入教学计划。[3]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途径。在民族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落后的场地和器材设施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受到很大的制约。本文旨在从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为优化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改善学生体质状况有所裨益。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理念的物化,具有导向性,不同的目标折射出迥异的指导思想。[4]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仍然沿袭着传统体育教学思想,过分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绝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仍然认为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体育项目基本技战术的技能培养,在授课时应该特别强调体育教学的强度和密度。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忽略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对体育存有偏见,许多人都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有碍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得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在诸多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以及现代教学理念从注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关注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的影响下,体育教学目标应该重新定位。首先,转变观念,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学生“身心”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探究等以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注重合作、交流等拓展性教育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其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学要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再次,强调多元价值的培养,更加关注课程在健康、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坚持体育活动、养成锻炼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最后,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要认清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的必要环节,要认真落实体育课程的开设,不删减、不占用体育课时,努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双重性质要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应掌握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示的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它不仅包括了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学习的引导、动作、方法和教育的方法论提示、价值判断、规范等。[5]“阳光体育运动”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实现由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强身健体等传统功能上,转化到能够培养勇于创新和进取的心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化视野上。[6]然而,在民族地区,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仍然以运动技能为主、过于竞技化,体育教学往往围绕着竞技比赛项目或者体育加试项目设定教学内容,局限在一种固定程序的单向运动技能传递,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老师没有变更的权利。因此,尽快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阳光体育需求,是当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的当务之急。第一,解放思想。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不再仅仅以运动技能为类型,还要包括运动功能性的类型,贵在培养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程度,更多的是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得到提高。第二,挖掘民族体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在民族地区,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备受人们喜爱,这些项目具有健身性、生活性、文化代表性、便宜性和大众性,适合于民族地区的教学,应该被纳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当中。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弥补现代体育教育的民族缺憾,拓宽体育课程资源渠道,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还可以克服落后的教学场地、器械条件的困难。第三,增加拓展性健康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健康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具有健身性和安全性,并涵盖人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体育与健康拓展类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6]教学方法手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7]传统的教学方法承袭了竞技训练的方法,习惯性地从“教”和“学”这两个角度出发,主要包括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等指导性方法和重复法、变换法、循环法、游戏法等练习性方法。阳光体育背景下,层次分明的体育教学目标、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开放的教学环境要求体育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革新。在民族地区,由于中小学体育师资相对匮乏,再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学观念更新速度比较缓慢,体育教学多采用单一的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手段。这很难满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任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新的方法与手段,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利,鼓励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同时还要转变自己传统教师的角色,在承担知识传递者的同时,还要担当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角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创新更多的教学方法。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就必须打破了传统的强制式、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自主选项、小组合作创编、自我探讨和移位授学等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学生纯粹“学习者”的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增强学生主动获取体育技能的态度和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的设计有民族特色、贴近生活的教学环境,创新各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练习手段,从而提升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际能力,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第三,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手段、影像视频、模拟教学、录像反馈等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可以增加体育课堂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展示标准的、优美的技术动作,又可以有助于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还可以反馈教学,使学生自我剖析,对比分析前、后掌握的技术动作,更好地完成运动技术的学习,并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体育问题和现象的能力。总之,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多样化,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8]它不仅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的依据,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对学生体育教学动机、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9]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众多,有综合评价、主观评价、客观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等等。然而,在民族地区,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都是教师通过观察,凭主观意识评价学生的表现。注重体育技能的表现,忽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表现,评价信息获得途径单一,常采用简单的“一考定成绩”的做法,通过对学生运动技术的测验结果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这样不但不能起到体育健康教学的功效,甚至还有很强的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两难局面,从而阻碍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评定体育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1)重视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就要评价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设定,通过听课和学生评教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定,再结合课外辅导、课外活动指导、科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建立课堂过程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校体育教学方式[10],也是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的重要环节。根据新课标中体育教学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加强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从学生的身心需要出发,因人而异,不求动作质量的完美,肯定上课时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个性发挥,重视学生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在加强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同时,积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思想、创造力、意志力、合作精神和道德品质都应列入课堂过程评价内容。
(3)注重拓展性健康教学内容评价比重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启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实践课的基础。[11]在民族地区,应注重学生的体育健康与卫生、民族文化等拓展性内容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理论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到最终体育成绩中。
(4)关注自我评价
长久以来,体育教学评价只关注他人评价,忽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既能使其保持定向的学习状态,又能促其养成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完善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还可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在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体育锻炼热潮,营造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有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迅速转变传统观念,将体育教学改革付诸行动,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学生“身心”发展,以学生为本,围绕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尊重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材教法,并建立教师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达成共识,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动,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才能克服困难,切实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2006-12-20.
[2]毛晓荣.“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05):97—100.
[3]李新科,康梅生,黄向平.论“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改革的关系 [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3(04):32—33.
[4]晏健伟,骆永良.素质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系 [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23(01):29—30.
[5]阳源,蒲西安.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05):201—204.
[6]周登嵩.学校体育学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71.
[7]张环,耿志民.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编 [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232—233.
[8]仇鑫,赵凡,单颖.对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和分类的再思考 [J].内江科技,2010,31(08):198,207.
[9]臧云辉.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J].华章,2009,(24).
[10]杨小华,孙建桥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魅力中国,2010,(03):97.
[11]李勇.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