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2014-08-15 00:45周长青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理念科学

周长青

周长青/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辽宁沈阳1101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不仅充实了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更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样,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学生工作理念,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统筹兼顾,努力推动学生工作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尊重人、维护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坚持以人为本,抓本育人,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把科学发展观应用于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需要,基本要求就是要以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资源,创新育人方法,全面拓宽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渠道,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创新学生工作理念,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等学校的职责和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时俱进地创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课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全球化发展,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迈入国际化轨道,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培养成效都必须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去衡量,培养国际型人才。地球村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使得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断地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激增,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丧失,学生自身质量亦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高校体制改革缓慢,但是就业方式转换极快,学生的就业压力陡然加大;对当代大学生以传统模式进行管理,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解放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和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因材施教,全面推动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学生工作理念,要从关键入手,切实解决学生工作有关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生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学生管理理念。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往往是行为管理,要求学生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容易脱离学生实际,致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为了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我们必须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头脑。

首先,我们要确立“依法治校”理念。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各类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据相关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结合学校与学生特点,建立健全校规校纪,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重视学生意见,重视民主监督,不断将高校管理纳入法制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其次,我们要树立“服务至上”理念,改变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的做法,认真调研,注重分析,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工作模式,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用满腔真情对待学生,用悉心关爱温暖学生,用良好品质影响学生,理解、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强调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唤醒其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其爱校爱班的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其独立完善的人格特质,引导其攀登理想的高峰。

2.坚持科学发展,完善学生工作体制。高效的工作体制可以激发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会令其不断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其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高校学生工作内容广泛,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学校要成立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辅导员教师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积极协助的工作机制,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以应对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高校各学工部门统一思想,目标一致,分工负责,通力配合。 要形成“上”有“决策层”,“中”有“协调层和监控层”,“下”有“责任层和落实层”的组织结构。要理顺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坚持局部服务于整体,全局指导、协调局部。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权相统一,遇事不相互推诿,适当下放权力,更好地发挥基层学院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以及任课教师的自身优势,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3.坚持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思维能力达到个体思维发展的高峰期,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系统性不断增强,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个人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突出。他们思想活跃,不墨守陈规,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憧憬未来,不满足现状,勇于尝试新鲜。所有的发展特质都在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箭在弦上,时不我待。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创新活动依赖于个人创造能力的增强,这就需要大量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来承担使命。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开发人的价值和潜能,激发其创造性。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熔炉,必须改变束缚学生创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为学生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逐渐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机制与氛围。鼓励创新,表彰创新,在全校范围内掀起积极进取、创新发展的高潮,培养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4.坚持与时俱进,拓宽师生沟通渠道。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指教师与学生通过有效语言和其他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获得互相认识或达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由于年龄、阅历、所处角色的不同,师生在沟通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此外,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带来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现代科技手段突飞猛进、网络信息资源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谈话型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拓展沟通渠道,丰富沟通内容,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模式。QQ、MSN、E-mail、人人网,这一个个网络名词早已成为当代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网络工具进行交流,往往比面对面的谈话更受学生的欢迎,也更容易让学生吐露心声。与同学们一起参与活动,一起完成任务,在共同的目标下增进彼此的感情,让老师更容易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从而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坚持服务育人,解决学生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主观需要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因为许多思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

所以,高校必须做好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完成学业;必须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必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使其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学生工作者要经常深入课堂、宿舍,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注重调研,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方法,拿捏分寸,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状况,提高工作实效。只有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才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更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进学生工作理念,完善学生管理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潘玉芝.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2] 李玲.以人为本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 刘律,陆艳.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与模式创新[J].文教资料,2010(7)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理念科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