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物流专业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08-15 00:45何梅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企物流院校

何梅芳

浅析高职物流专业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何梅芳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还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作用较大的一个环节。文章对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物流专业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开展了深层次的研究,旨在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

何梅芳/贵港职业学院教师,讲师(广西贵港537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供求不平衡的现象[1],这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速度。面对当前物流业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开展深层次的改革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高职物流教育面临的问题

1.目标定位脱离现实。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据应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能盲目地只参照过去物流业的人才标准,否则就会出现培养目标涉及领域小,未关注学生应具备何种能力及未来工作岗位特点等诸多情况。

2.教师综合素质低。跟国外一些类似的学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历史短,其前身多为管理、经济以及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并且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

3.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高职教学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地与物流行业的要求相适应[2]。教学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重点,轻视实践能力的培训,学生大部分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

4.教学经费缺乏。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校的资金主要花费在扩大规模上,物流专业所需的经费则捉襟见肘。物流专业的操作性很强,除需要大量硬件设备,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但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的匮乏却使之难以实现。

二、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指整个培养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可以有序开展,同时给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一致性提供保障。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别,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时代性、职业性、双重性以及互利双赢性。一是时代性。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体现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另一方面能满足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业性。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要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由合作双方确定人才培养类型,确认工作的内容、职责以及任务,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高职以此为基础,与企业一起设计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其职业竞争力。三是双重性。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企业与学校两个环境,能够确保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校企双方均参与到其中,任何一方均不可以缺少。四是互利双赢性。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作训练其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此外,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制定培养标准,为企业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具有互利双赢性。

三、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细分学习环节。将学生的学习阶段具体分为多个环节,这不仅使培养体系合理化,也能验证人才培养是否与工学内容相互结合,所以,学校应该对理论和实践两个学习阶段进行细分。比如将理论学习具体划分成职业核心、职业基础以及基本素养等阶段,其中的职业核心还能进一步具体细分为业务管理以及整体优化等阶段,再按照学习规律,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

2.工学交替。对于学生来说,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巩固与实践,而学习物流专业时也不例外[3],所以,高职院校就要和企业合作,采取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工作上,在自我锻炼的同时也对物流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确保在未来可以有效地工作。

3.重视循环实施。高职院校在构建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重视循环内容,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保障。工学交替以及各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正是由于此循环的存在,才形成人才培养的大循环,不管大小循环,均是一个优化过程。通过不断循环使高职院校各个方面呈现阶梯式提升趋势,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循环递进中给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四、实施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将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位。高职院校在物流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可是受到学校教学条件以及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制约,未能具体落实到位[4]。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方法,例如对教室重新布局等,不断地推动教学科研成果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物流教学活动需要在企业提供的帮助下开展,所以,不断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很有必要[5],这会改变当前校企合作多数只停留在纸上协议的情况。构建新颖的校企合作制度,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校企双方在教学、实训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可保证校企双方的利益。高职院校能够获取社会所需人才类型的资料,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而企业在该平台能够获得其发展需要的人才,进而使企业不断发展。

3.改革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其职业性较强,所以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制定培养目标,保证其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与企业物流运作过程接近。由此,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学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坚持实践与理论共同发展的原则[6]。以物流过程为基础对课程进行合理改革,使学生全面了解物流行业的具体情况,据此制定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院校制定出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合理实施,保障其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对于企业来说,减少招聘人员的花费以及缩短新员工的试用时间,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中的构建与实践,可以使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对物流行业有全面了解,从而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减少招聘员工的花费,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中,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由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构建和实施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1]许崇华,王娜.“PDCA”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J].科技信息,2011,10(23):125-126

[2]李选芒,赵居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0(9):256-257

[3]武克华,李艳丽.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0(1):189-190

[4]王杰敏.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9(1):289-290

[5]谢华.高职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16(2):159-160

[6]赵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5(5):178-179

G71

B

1671-6531(2014)24-0139-02

责任编辑:丁金荣

猜你喜欢
校企物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