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娜
应用型人才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的深入,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这种人才培养成了当今高等教育的主流趋势。但是,市场化所带来的工具性思维、功利化原则也侵蚀着现代教育制度,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质量。其中明显的问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由于过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文关怀,造成了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目标的实利准则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不但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甚至是一部分,而且教育制度越来越向市场制度靠拢,教育目标也逐渐以市场需求为转移。我们知道,当经济活动及活动要素逐步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支配性因素时,教育也必然受此影响。所以,当大量的本科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时,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准则来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多注重的是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快速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过程快捷,效果明显,为社会带来的效益直接、实用。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得到快速的应用和检验,所以定位为应用型的学校更多注重客观知识的灌输,无暇学生的情和意的培养,这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在这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追求快速化,即在本科阶段开设的专业课程越来越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也越来越分工化、专业化,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多地忙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人文学科处于边缘地位。另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虽然也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由于无法完全摆脱市场经济的束缚,所以往往以市场需求为依归,更强调专识教育,即使关注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采取一些举措,也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前提和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不能够紧密结合。教学、科研也多向自然科学专业倾斜,知识体系较单一,只注重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忽略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第二,学生的功利化追求也大大影响了应用型人才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在市场化、商品经济环境下,功利原则影响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同时也影响着家长和学生的受教育目的。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日后的经济效益挂起钩来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受教育的直接目的。尤其是在选择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之后,他们更多追求的是人才的直接应用性,所以更关注专业技能的学习,忽略所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不用说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了。他们更多追求考试成绩,热衷于各种“证书”的取得,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把提升学历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跳板。特别是一些理工科学生,单纯地把专业教育理解为高等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学生不知道人文素养的内涵,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认知程度不高,文学修养程度较低,受过艺术素质培养的学生较少。而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多数也只集中在自己专业范围内的学习,对专业之外的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或只是简单了解。部分大学生对所谓“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抵触情绪,只是为了攒学分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实现“两课”的实际教育作用。
第三,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滑坡,信仰与价值观出现危机和迷失。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人对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了人的物化问题,这种社会心态在大学生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信仰与价值观出现危机和迷失,精神家园荒芜,再加上对教育目标的片面理解,只追求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目的,缺少人文素养的浸润和熏陶,忽略对道德素养的关注和培育,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素养滑坡的现象,如马加爵、药家鑫、付成励事件。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情感冷漠、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事无恒心和耐心、自私自利、精神空虚。在价值观层面上多受当前功利原则的影响,急功近利;在知识层面上忽略或者缺少人文修养,不注重修为;在礼仪层面上举止粗俗,待人接物有时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规范。
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的“自强”时代课题,至今依然没有完成。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但是“人才”的真正内涵我们是否深刻理解,培养出的所谓应用型人才能否真正达到“强国”的目的,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教育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素养指的是修习涵养,对人文素养简单的理解,就是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修习涵养,其深刻内涵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种内在品质使主体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关怀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并在此过程中重视个性和自由,追求人的完美性。显然,一个个体如果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会更好地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所以,人文精神的教育重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侧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重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培育。概而言之,人文素养作为人的一种素质修养,是将人的种种活动朝向人的价值。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够成熟地把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其特点是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显然,这种人才具备的并不仅仅是使用技术的能力,也需要有交往能力、创新意识、适应和改善环境等为人处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和人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精神素质是分不开的,和主体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是分不开的。人文教育正是培养人的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它旨在唤醒人性的良知,让人觉醒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地去思考自我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只有正确处理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发挥其各种能力。如实践能力的发挥,不仅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智力因素,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等素质,才会更好地促进个体实践能力的发挥。经过人文精神的陶冶,主体的各种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得以提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发展,培养出的人才才会真正符合“应用型”的标准。
人文精神缺失,受损害的不仅仅是人文精神本身,也涉及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说:“在中国很少有领先世界的学者可以作交叉领域的对话。原因在于科学文化气氛的不同。西方科学界鼓励‘critical Thinking’,中国强调实用和模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互相分割,互不合作,所以原创性边缘性的工作在国内难以生长。”[1]因为强调以人为中心,将人的种种活动朝向人的价值,所以人文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它要求人类要真实正确地对待与自然、与社会乃至自我的关系,而这正是科学精神。具备这种精神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忽略人文精神必将损害科技的发展。
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思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2]章太炎则言:“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3](P186)一切病象皆由文化所引生,一个民族的兴衰根本在于它的文化,一个人的成长根本也在于他所具有的人文素养。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创新精神、道德操行等素质作支撑,仅仅会使用技术,那么他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显然是有限的。正是在人格、性情、创新精神、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文化品格和文化素质等灵魂因素的支撑,才会使人才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才能符合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需要我们去重视和改变。
1.更新和深化教育理念。人文精神的缺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个世界性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对待。我们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愈加突出。因此,我们应当摒弃过去那种工具性思维,用更长远的眼光与宽阔的胸襟,充分意识到大学的使命,发挥其所承载的文化辐射的功能,担当起其历史使命,为社会构筑精神高地,成为科学文化的中心,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的。我们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全面和谐地培养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固然重要,但是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的真正应用型人才,不能是只会技能而没文化的匠才。所以大学应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完全受市场化支配,应当有理想,有批判精神,有自由的空气和创新的氛围。成熟的大学对社会应有超前性、批判性、创造性,不应当满足于服务当前,迎合时尚,不应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而应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功利性、实用性固然要考虑,但不能被功利性实用原则所支配。大学文化的使命是培育公民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公平竞争、社会责任、公共道德等理性素养,而不只是专业技术。大学文化要向社会辐射,成为社会文化秩序的建设力量。所以,我们首先要在认知层面充分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
2.科学与人文并重,双管齐下。众所周知,当代西方哲学出现了所谓的大陆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对立,即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立起来,这影响着中国的学术界。在19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曾发生“科玄论战”,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为前提来探讨二者的关系,这一直流传至今并影响着当前的教育。如果我们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仅仅注重人才的工具价值,即从“效用”角度来评价人才,而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无意义时,应用型人才仅是“单向度的人”。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危害,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联,即认识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统一,这无疑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是在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抽象的基础上,而是人们在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时,作为社会存在物参与的,无论是所需要的材料还是在进行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社会的,正是在生活世界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了起来。所以在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引导他们进行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导向,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对个性和自由、民主和法制的重视等的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技能培训,而是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又使其受到关于“作为人本身存在”的思考和教育。如保护环境教育、法律知识宣讲、孝道与感恩教育等实践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因素,我们应该把这些因素和大学生的技能培养综合起来,双管齐下,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协调起来,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作用。
3.拓展应用型人才的人文教育方法。首先,要处理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设置方面,摆脱传统的学科、专业、方向的划分,逐步向人文社会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紧密结合的方向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育人”的根本原则,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上,对理工科和文科都要兼顾。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把就业教育拨归为对人的教育,把单纯的科学知识教育拨归在人文教育指导下的知识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是以是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中心,包括培养目标、培养途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相对稳定时教育教学运行措施。具体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体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体系;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等等。”[4]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既要继承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中重视伦理、重视血缘和亲情的优良成分,又要开拓“五四”以来的重视个性和自由、重视民主和法制,重视理性的创造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人文精神精华,以适应现代化、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对待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参照西方的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的实际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历史、法律、社会学等的教学及社会实践,开展“相关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树立学生独立的社会批判意识,对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自然、人和‘神’、人和人、人和集体、人和社会、人和民族、人和国家、人与世界的关系等做出超越事功、超越时空、超越有限存在的思考,实现人文熏陶,从而确立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文价值观。”[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可结合当地人文传统,选择适宜的人文教育途径。不拘泥于固定的教育方法,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内在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例如,在课堂上可采取讨论式、辩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也可开展人文讲座、人文素质丛书阅读、人文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把人文精神内化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有自己独立的问题意识,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从而真正增强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陈平.跨越那道鸿沟—从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历程看中西科技体制和学风的差距[J].社会科学报,2003(7):17.
[2]转引自向继东.舍本求末的育歧路[J].社会科学报,2004(3):4.
[3]章太炎.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4]陈坤林,杨福生.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模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