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勤林,贺培科
西咸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西咸经济一体化。西咸一体化可以激发西(安)咸(阳)两市发展积极性,共同构建双核的大西安都市区,增强对周边及偏远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与带动力。装备制造业在西咸两地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并且两地在装备制造产业上业已存在分工和合作,因而构建和优化装备制造产业链,加速经济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并带动关联产业链的同步发展,可以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两地经济联动发展,最终推进西咸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是指地域上相邻且地理特征相似的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为谋求联动发展而按照区域发展需要或者依据经济内在联系形成的区域联合体。国外学者对区域一体化的关注重点聚焦在以国家为单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而推进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因而不少文献都是从国家间关系、分工与贸易、规模经济等角度出发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分析,而对一国之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国内学者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分析介绍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动态,并研究世界经济一体化、欧盟一体化、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等问题;二是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系统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三大城市圈,尤其是聚焦在长三角一体化,对我国中西部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现有文献中探讨西咸一体化载体的深入分析较为鲜见,仅有的一些分析也集中在实现途径的探讨。汪青松等主张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实现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联动并促进区域一体化,宋玉祥则主张以城市群为载体实现城乡制度公平化、产业分工互补化、公共物品享受平等化,通过溢出效应对周边产生影响与辐射,推动区域一体化。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现代制造业已经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间的竞争。国内学者对现代制造产业链的研究聚焦于制造产业链的新特点及政府规制下的优化、依托跨国公司战略调整提升制造业产业链、制造产业链的多区段分置与区域间分工结构及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关系。
可见,现有文献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基本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对西咸一体化及其载体的研究,尤其是从产业合作和构建跨地区产业链视角研究西咸一体化的成果更是鲜见。本文试图构建具有空间属性、延展于西咸地区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促进西咸地区经济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推进形成分工协作合理、优势充分发挥、市场一体的西咸一体化发展格局。
目前西咸地区已形成门类较多、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拥有一定数量且竞争实力较强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2009年,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42.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6%,其中,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5.33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42.9%。可以说装备制造产业是西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基于要素禀赋差异,西安咸阳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西安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航天、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咸阳着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因此,对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链现状的分析,可以集中到西安汽车制造业和咸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汽车制造业产业链条松散。西安拥有陕汽、比亚迪两大汽车龙头企业,产值占陕西汽车工业的2/3,但汽车在本地乃至本省的配套率很低。如2008年陕汽在本省的配套率大约是28%,尤其是又大又重的锻铸件也要外运。咸阳依托区位优势,以兴平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布局汽车配套产业,提高了西安陕汽和比亚迪的就地或就近配套率。
研发环节。利用西安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首先,陕汽联合相关企业进行车桥、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研发及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实现了快速崛起及发展壮大;其次,咸阳各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与西安理工等以装备制造为特色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汽车配套服务质量。
生产环节。西安主要是陕汽、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而咸阳则重点布局汽车配套服务产业。具体有陕西华兴和陕西奉航的制动、零部件、发动机平衡轴齿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的子午线轮胎及陕西泰丰的轮毂盘制动器等产品,解决了长期对外依赖及供应不足等问题。
销售环节。西安西部汽车城和咸阳汽车产业园是集汽车展销和装修、零部件产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汽车产业园区,为加快西安汽车制造业发展壮大、加强西咸汽车相关产业深层次、大规模合作提供了平台。
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条细短。咸阳是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咸阳市最具发展活力和最大的外贸出口行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和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的2/3左右。西咸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制造显示器件为主但细而短的产业链条。
研发环节。以彩虹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制造企业,充分利用西安电子科大等电子类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显示器件、元器件等产品。
生产环节。咸阳发挥西北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集聚优势,在彩虹集团、咸阳偏转等核心企业的带动下,西安瑞联、西安康鸿等供应新型材料,生产彩色显像管、偏转线圈、电子元件等优势产品,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及材料配套供应基地;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延伸产业链条,布局陕西康佳生产电视机,但没有形成较大规模。
综上所述,西咸地区依托既有产业优势,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基本构建了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了产业合理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咸一体化进程。
1.产业链条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2009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共527家,但收入过百亿元的仅陕汽、比亚迪、西电集团、西飞集团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十亿元的企业有20家,分别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数的0.76%和3.8%。在2010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中,西咸装备制造业企业排名相对靠后且仅有三家,其中陕汽第135位。由此可知,虽然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但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品牌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进而对产业链条上其他相关环节带动能力弱小。
2.产业链环节联系松散,抗风险能力差。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业没能形成一条上下游紧密合作、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经济技术合作不牢固。比如,陕汽在铜川市建立零部件生产基地,而不是在具有雄厚工业基础且空间距离更近的咸阳;同时,陕汽、比亚迪汽车的展销修环节分布在西安或咸阳汽车城(园)等多处。总之,装备制造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间更多地表现为多对多的供求关系,各环节没能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共同抵御外在风险的有机利益共同体。
3.产业链的空间布局散乱,集群效应不明显。西安是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科教中心,拥有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应布局研发、销售等装备制造产业链环节;咸阳具备装备制造业发展实力,相应靠近西安且交通条件便利,应发展加工生产环节。现实中,正是由于西咸空间距离较短、交通便利,反倒致使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在空间布局上比较模糊,无法实现各产业链环节集聚分布,进而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规模经济。
龙头企业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其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决定着整个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链条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质量。一方面要积极扶持陕汽、比亚迪、彩虹集团、咸阳偏转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有市场潜力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等为龙头企业,增强汽车制造产业链竞争力,同时促进石油化工等行业进一步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链的辐射范围和带动能力,扩大关联产业生产要素流动规模,最终推进西咸一体化。
西咸地区应该依据分工明确、合作密切、布局合理等原则,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或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或为毗邻区域支柱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产业链各环节布局的集聚效应,构建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体化发展趋势。因此,西咸两地应统筹规划,实现陕汽、比亚迪汽车配套产业在咸阳就近生产合作,而西安则利用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发展设计研发基地,同时协调西安西部汽车城和咸阳汽车产业园功能关系,实现西咸两地的科学分工与密切协作,共同打造汽车展销修服务基地
深度挖掘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产业资源,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宽度”和“长度”,使其向侧向或前后向延伸,进一步加长加粗装备制造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条整体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最大程度发挥装备制造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等作用,激活西咸两地相关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破除关联产业各自发展现状,带动深化分工,强化以装备制造产业链为载体推动西咸一体化的动力。
西咸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延伸就是利用现有优势向前后向或侧向增加产业链环节,延展成为更完整的产业链。首先,充分发挥西咸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优势进行前向延伸。主要依托彩虹集团的彩色显像管及咸阳偏转的偏转线圈,尤其是凭借玻璃基板等先进生产技术且运输成本大的特点,在陕西康佳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长虹、三星等电视机制造商就地投资生产,形成电视机生产环节的集聚效应。其次,加强彩虹集团、陕西生益等企业与西安地区的海天天线、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等骨干企业进行业务上的互补性合作,引进建立手机、电脑生产基地,拓宽西咸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345-351.
[2]Corden,W.M.,“Economies of scale and customsuniontheor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2,80(3):465-475.
[3]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01).
[4]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01).
[5]李玉举.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动态:国外文献综述[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05).
[6]安虎森,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和实现途径[J].湖南社会科学,2007(05).
[7]孙久文.首都经济圈区域经济关系与合作途径[J].领导之友,2004(03).
[8]徐剑明.深化“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经济界,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