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庆春
为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改变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局面,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农家书屋 ”工程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统一部署推进的五大惠民文化工程之一,农家书屋从开始建设就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600449家,提前三年完成“农家书屋村村有”目标。
农家书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资源、缺少读者、管理不善、后续资金不足等,影响了农家书屋功能的发挥。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做到以出版物补充为保障,完善农家书屋长效机制;以管理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以开展活动为抓手,带动农家书屋发挥作用;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提高农家书屋传播能力。
大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006年底,借助“书香大庆”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在辖区农村中全面铺开。在前期的建设中,主要通过社会捐赠、合作共建、市场运作相结合等方式筹措建设资源,在短短一年内,全市485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之后几年,“农家书屋”建设一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推进项目,农家书屋建设质量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到2012年8月,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491家,藏书总量超过100万册,形成涵盖农村实用技术、生活保健、政策法律、文学读物、学生课外读物等种类丰富的藏书体系。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棚室经济、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为了解大庆地区农家书屋的发展和利用情况,笔者走访了包括示范农家书屋在内的十几家农家书屋。通过实地观察,以及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种养殖户、个体经营者、普通群众等不同群体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发现了大庆市农家书屋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1.农家书屋利用率低,宣传不到位。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示范农家书屋每天接待读者不足十人;其他农家书屋接待的读者更是寥寥无几。受访群众中有60%不知道农家书屋是什么,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少数知道的,对于建设农家书屋的目的、意义、运行方式、开放时间、读者的权利义务等也缺乏足够了解,真正去看书、借书的不足20%。宣传是推广国家政策的重要手段。农家书屋工程作为政府的民心工程,在电视、报纸、广播中都曾做过宣传。但因在宣传方式、内容等方面与农民群体对信息的探知、接受、理解习惯产生偏差,造成农村群众对农家书屋了解不全面,村民对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偏低。各级政府还应在宣传方式和内容上多下工夫,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宣传推广。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书屋建设中来。
2.管理粗放,服务不到位。农家书屋是建在农村,由村民自己管理的图书馆,其功能的发挥需要管理员的敬业和专业,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热情的服务。在对书屋管理员的调查中发现,书屋管理员多由村干部兼职,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由于缺少对农家书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常因忙于本职工作,影响到书屋的开放和卫生清扫;因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常出现书刊编目、排架错误,书刊防尘、防潮工作不到位,外借登记不规范;因缺乏服务意识,对上门的读者缺少热情,没能积极宣传农家书屋。由于管理粗放、服务意识淡漠,影响了村民利用农家书屋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升书屋管理和服务水平。
3.资源保障不足,信息反馈不到位。政府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导者,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及执行者;农民是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和受益主体。在农家书屋建设之初,政府并没有深入了解当地村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漠视了区域发展差异对文化需求的影响;而是通过简单的集中采购、募集捐赠等方式,统一配置图书报刊、音像资料、桌椅等设备,造成书屋普通读物多、复本量大,特色资源不足。农民感兴趣的数字化网络设备、资源不足。多数被调查的农家书屋无法为村民提供及时的网络信息查询服务,满足不了村民的数字化信息需求。现阶段,政府每年为每个农家书屋安排了2000元建设资金,但这些资金还很难满足农家书屋发展需要,所以政府及书屋管理者有必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根据村民文化需要,有针对性地采购村民所需的书刊资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需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使农家书屋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以上几方面原因,造成了农家书屋在发展中,因缺宣传、缺管理、缺服务、缺资源最终导致缺读者,影响了农家书屋作用的发挥。面对面广量大的农家书屋,政府主管部门在人力支持方面也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境。如何协助政府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凭借历次在大型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优异表现,成为我们化解农家书屋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高校志愿者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在近20年的发展中,规模不断壮大,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在诸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汶川灾后重建等大型志愿服务中,都有极佳的表现。并且开创了如“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品牌志愿服务。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学者李良进认为志愿行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安国启与曹凯认为,志愿者行动可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高校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相比,又有着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员结构简单,有利于活动的组织、动员和管理。(2)文化素养高,接受能力强,有利于针对服务项目开展专门培训,能够保证服务质量。(3)思想素质高,参与积极性高,利于招募和大规模开展活动。(4)时间充裕,除寒暑假外,课余时间也可参加活动,利于建立服务的长效机制。
大庆市共有各类高等院校八所,在校学生和教师超过六万人。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学校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以笔者所熟悉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师范学院为例,它们以大学生志愿者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大庆师范学院2013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织5支校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到乡村小学、厂矿、农村,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科技宣传、农村问卷调查、健康讲座等活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因在“三下乡”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都曾获得过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粗略统计,在全市活跃着十几只高校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如关注心理健康的:星愿爱心服务队、爱心社、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宣传践行环保的:绿谷之星环保协会、环保服务队等;宣传读书、促进阅读的:图书馆读者协会、图书管理员协会、爱阅读书协会等。高校志愿者们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服务精神指引下,积极在校园、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实现了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农家书屋作为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功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主观上,确实有很多农家书屋因管理者宣传、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到其功能的发挥;客观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因人力、物力有限,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面对面广量大的农家书屋和农村群众,短时期内也很难取得满意效果。基于大学生志愿者在“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优异表现,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对这一素质高、规模大、组织性强的志愿服务群体的利用,来弥补政府服务缺陷。同样,以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也应积极组织高校志愿者们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建设、宣传中来,为地方政府分忧,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出力。
(1)利用地方高校志愿者课余时间充裕、参加人数多、易于集中的特点,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在某一乡(镇)内大规模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其优点是,通过志愿者与农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把农家书屋建设的目的、意义、使用方法、村民的权利义务、农家书屋能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等宣讲清楚。使村民明白农家书屋就是党给农民建的一座“大学堂”,是农民致富路上的好帮手,要勤于利用。(2)调查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使村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建立村民文化档案,书屋管理者在配备资源时有据可循,建立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3)有图书馆管理经验的志愿者可主要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图书编目、排架等专业工作;有专业技术的志愿者如图书馆专家等,可以根据农家书屋实际情况,对书屋管理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帮助书屋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发展规划、建立图书检索、借阅登记系统等服务。(4)利用信息技术专家,帮助有条件的地区,以农家书屋为中心,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卫星数字发行平台资源,建立数字化农家书屋,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5)利用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建立农家书屋的图书推荐系统,向村民推荐图书、宣传书屋活动。(6)以农家书屋为实践基地,利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为农村学生义务辅导,建立为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
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活动组织者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作。首先,书屋主管部门要根据服务地区农家书屋数量、村(屯)分布情况,人口数量、服务要达到的效果等情况,制定详细计划。其次,各高校团委要依据活动计划,在校内广泛宣传和动员,选拔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组织纪律性强、思想端正、吃苦耐劳的志愿者。再次,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除对志愿者进行基础的志愿者章程、管理制度、自我防护技能、当地风俗习惯的培训外;重点应进行图书管理、分类、信息检索、沟通技巧等专业技能培训。最后,要有完善的奖励政策,以表彰先进的形式,扩大农家书屋服务活动在志愿者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农家书屋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农家书屋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及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解决,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政府建在农村的“大学堂”。
[1]柳斌杰.开创农家书屋建设新局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9-28.
[2]大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获得多项奖励[DB/OL].http:// wgxj.daqing.gov.cn/2012/1116/1374.html.
[3]田圆,季卫斌.新农村建设下农家书屋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当代经济,2013(4).
[4]于明涛.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MPA教育中心,2010.
[5]汪萍.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的传播优势及模式探索[J].中国出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