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雪梅
综艺节目、电视新闻和电视剧是电视媒体创造影响力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放眼全国,作为地市级城市电视台而言,目前拥有真正有影响力的综艺娱乐节目的却越来越少。探究其中原因,首先得从地市级城市台综艺娱乐节目创作环境的分析入手。
不用特意统计,相信很多人都能第一时间列举出许多有影响力的选秀节目,如央视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几乎所有省级卫视都有一个或多个面对大众或面对分众的选秀节目。除此之外,还有省级地面频道也将选秀节目当作主打的节目形态,比如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综艺满天星 我是大明星》、生活频道的《让梦想飞》、农科频道的《乡村偶像》等。上述选秀节目的存在,让本来就有限的优秀综艺节目资源更多地离开了地市一级平台。
目前,综艺节目的运作基本上是以活动播出季的方式运作,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将电视制作方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节目资源最大化。而传统的运作模式严格限制综艺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严重削弱节目的质量。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综艺节目就应该是唯美的、阳春白雪的。但必须承认,对于地市级城市台的综艺节目创作者来说,这仅仅是创作理想,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如果好节目的标准摇摆不定,创作者就只能是无所适从。
创新是地市级城市台综艺节目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但现实工作中,太多的传统思维、传统理念、传统做法的惯性存在限制着节目创作的生命力。创新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要么顽固地坚持传统思维;要么东施效颦,缺少结合本土化的原创;要么执行不到位,缺少创作团队的支撑。
电视节目品牌需要持续打造,综艺娱乐节目尤其需要。但很遗憾的是,每一次节目调整都会“大洗牌”,电视节目的品牌打造在一次次清零后又重新开始。
电视栏目是电视台的,不是个人的,江苏卫视一个《非诚勿扰》就盘活了一个省级卫视。因此,与其无序改版,不如齐心协力打造一个品牌栏目。
地市级城市台要想将节目做好,首先要做好本土化。本土化不仅是空间距离意义上的贴近,而且是要跟本土观众心贴得近一些,节目要提前于观众的需求。这里的关键就是,节目必须让电视机前的本土观众接受、喜爱。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就是立足本土、坚持原创很好的例证。
地市台合作是地市级城市台生存和发展的一条路径,综艺节目尤其需要。这如同合伙同做一桌菜,各自拿出区域内的特产,各做一道菜,就能凑成一桌丰盛的大餐,观众满意的同时,又能节省各台的人、财、物。
合作共赢不仅仅体现在与同级别的地市台的合作上,还可以尝试与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选秀节目合作。借人家的舞台,唱自己的戏。最近,潍坊市一家公司与央视《星光大道》合作进行海选,潍坊电视台可以积极与其合作,学习其先进的运作模式。
综艺节目要想打造成品牌,形成影响力,打造自己的明星很重要。以《综艺满天星 我是大明星》为例,之所以众多老百姓认可这个节目,是因为它推出了像大衣哥朱之文、草帽姐徐桂花这样的草根明星。当这样一些普通的农民成为明星时,综艺节目自然就成了品牌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