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采编人员需要处理好的六种关系

2014-08-15 00:54张在福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期
关键词:通讯员广播稿件

□ 张在福

县级电视采编人员是广播电视媒体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很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从其他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广播电视行业的,真正从新闻专业院校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或者相关专业毕业的采编人员极为有限,比起科班出身的人员来说,这些采编人员从无论理论功底还是思想准备都比较缺乏。要快速进入采编工作状态,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才能在采访和编辑中尽量避免出现失误。

一、处理好素材准备与稿件写作之间的关系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台,由于服务区域有限,在媒体收入方面主要靠财政投入,采编播设备都赶不上大台,但还是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在素材的质量参数上可以与大台对接,但是画面采编人员缺乏专门的培训,经常出现“画不对稿”的情况,由此导致图像编辑处理困难,偶尔几个画面还行,多了就会失真,甚至导致观众认为在造假,因为画面上出现的和稿件里提到的内容严重不符。比如,报道某领导到企业检查指导工作,拍出来的画面抖动太大,或者画面稳定但分不清楚谁是主体、谁是陪同,导致图像编辑制作时无从下手;又如,讲到某村产业结构调整时重点发展养殖业,结果画面上全是满山的葡萄;再比如,稿件里提到某村冬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结果画面是一群领导在田地里开会。因此,电视稿件和画面之间要达到两者基本吻合。

要避免画面与稿件严重脱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外采人员在拍素材时一定要有前期编辑意识,也就是要站在编辑的角度上拍素材。换句话说,要根据人的自然视觉规律做到“稳”、“准”、“狠”:稳就是拍画面的时候机器一定要稳,画面一定要稳;“准”就是要拍摄主题突出,观众一看就知道重点是什么;“狠”就是一定要狠下心来,寻找最关键的画面,不要乱拍一通,结果什么都用不上。

二、处理好网络借鉴与稿件写作之间的关系

网络已经成为县级广播电视台最基本的办公工具,传图像、发送邮件、信息沟通,都无法离开网络。因此,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采编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体现,但是也要做到利用网络但完全不依靠网络,借鉴网络但不完全照抄网络。

总的来讲,县级电视采编人员从事的大多是综合性、粗放型的采访工作,主要为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时政新闻的类别,一是上级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前来调研,二是本地区本部门领导下基层调研,三是会议报道。这三类新闻总的来讲就是领导活动,在新闻报道中处于中心地位,做得好可以有效传递县委政府的声音,让听众和观众更好地了解当前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和政策导向,做得不好将会受到领导和观众的批评。领导活动稿件可以借鉴,但切忌照抄别人的稿件,曾经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到县里调研的省级分管政法的领导,在场时没有认真听领导的讲话,回来以后不知道怎么写,只能去网上下载一篇公安工作会议的稿件来交差,甚至连原文中的“公安”两个字都没有改为“政法”,文字编辑也居然没有发现,一路放行,到了制作阶段后才发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其次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由于贴近群众生活,深受群众喜爱,占据了大量的收视率。相对来说,其稿件内容要灵活些,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不炒作,不虚夸,写法可以借鉴网络,但是内容不能雷同,需要自己多提炼,才能写出令人感动的稿件。

上述两种情况在借鉴时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通过网络学习对应的稿件写作知识、画面拍摄知识,借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

三、处理好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之间的关系

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处于整个媒体组织的底层,基本没有媒体优势,加上各地区和各单位都重视外宣工作,常常会出台一些激励机制,引导采编人员向中央省市媒体推荐稿件,于是有的编辑记者为了出名和获得丰厚的奖励,对常规报道敷衍了事,甚至推脱、放弃常规采访报道,一心要上市台、省台和中央台,整天就是“挖空心思、天天向上”,甚至未经他人允许而盗用别人的素材,从而引起别人的反感。因此采编人员要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内宣和外宣之间的关系。

怎样才算协调好内宣和外宣关系呢?笔者认为,首先,采编人员要搞清自己的位置,自己是本级电视台的一名员工,而不是上一级电视台在本地分支机构的派驻人员,自己的工作是做好县级广播电视台的采访报道,为本级媒体服务,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基础上争取多上外宣稿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树立自己和本级广播电视台的形象;其次,基层电视台在制定考评机制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用制度来引导采编人员的对外宣传行为。

四、处理好稿件的统筹和编排关系

县级广播电视台规模小,采编人员严重不足,为了完工作任务,总是一人担当几个角色,就像凤凰卫视新闻总监吕宁思所说的那样,“上台就播报下去就编辑,出门就采访进门就写稿”,经常既当编辑又当记者和播音员,因此做好内部稿件的统筹和编排很重要。稿件的统筹与编排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一篇稿件的统筹,也包括整档新闻稿件的统筹。

首先是稿件内部统筹。采编人员外出采访时,总是会得到很多信息,有关与无关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关键的和不关键的。从什么角度写稿就显得非常关键,这是第一步,信息统筹。第二步,稿件结构统筹,什么内容放在什么位置,什么内容应该强调,什么内容应该略写甚至不写都要统筹,因为提供给受众的都将是权威信息,一定要谨慎行事。

其次是节目编排统筹。一个节目总是由几篇或者十几篇稿件共同构成,因此节目内容的编排就显得很重要,什么稿件应该排在前面,什么稿件应该排在后面都是很有讲究的。笔者认为,常规编排可以按照正常顺序进行,但是当一个时期的舆论宣传方向发生改变时,要紧急跟上。例如当前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过去,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陆续展开,各项改革正在酝酿和逐步拉开,因此涉及这些内容的稿件应排在整档节目的前面,以突出本地本部门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再次是画面编辑统筹。画面编辑就一句话,“不求更好,只求最好”。时政新闻要选择最能突出主体的,民生新闻要选择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但是要注意不能出现令受众反感的画面,同时要注意遵循画面剪辑和视觉感官规律。

最后是稿件和画面质量之间的统筹。如果一篇稿件写得不错,但是画面太差,就应该沟通后拿下重排。

五、处理好内部工作与外部响应之间的关系

采编人员面临着工作的不确定性,常规采访已经疲于奔命,但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立刻行动赶往一线采访。因此采编人员一定要能够正确处理内部工作与外部响应的关系,在关键时刻能出征、能战斗。

在采访实践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紧急情况,一是重大自然灾害,二是急需处置的社会突发事件,三是临时通知的各种领导活动。在这三类紧急情况中,最难以处理的是社会突发事件,因为这类事件情况复杂,牵涉面广,采编人员难以掌握报道方向,工作非常被动常常错过了最好的报道时机。对于这一类新闻,要求采编人员要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新闻敏感性,牢牢把握住宣传的难点,多问、多请示、多汇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报道主动权。至于自然灾害和临时通知的领导活动,这两类情况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政治风险不大,处理起来较为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内部工作和外部响应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采编人员要时刻有突发事件发生的思想准备,要时刻有冲锋陷阵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处事不惊;二是采编人员要有完善的装备,记者外出时需要带的设备和生活用品,平时就打包装好,一旦需要出发带上就行;三是采编人员在行进中要边走边了解情况,一旦赶到目的地即可开展工作;四是采编人员要将到现场的情况及时反馈后方,以便领导做出决定是否需要增援。

六、处理好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关系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一个宣传平台,有人会投稿,有人会提供新闻线索,无形中就产生了通讯员。当通讯员稿件与本台采编人员在同一个地方采访,通讯员又在本台采编人员之前送稿件时,就需要处理好本台记者和通讯员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在稿件质量同比差距较小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本台采编人员的稿件,但是由于采访中通讯员也作了贡献,因此应该要给他们一个“名分”和计发稿费。通讯员的稿件也不能因为稿件不足而来者不拒,悉数全收。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覆盖面窄,宣传资源赶不上大台,因此稿源缺乏,有时会产生断档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编辑为了满档,不管通讯员送来的稿件质量如何都发,导致节目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画面晃动大,没有起幅和落幅,特写不突出,拍摄主题不鲜明;二是稿件质量不合乎要求,把握不住宣传口气。因此采编人员在选择通讯员稿件时,要与通讯员做好沟通,宁可缺稿件也不要使用质量太差的稿件和画面。

猜你喜欢
通讯员广播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