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晓
21世纪以来,各大电视节目的竞争愈演愈烈,其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表现形式。但到目前为止,有深度的讨论和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对新闻专题节目从叙事角度分析的研究也较少。因此,有必要探究新的叙事技巧和艺术形式,使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题节目在形式上可以糅合各种手法和技法,在内容上可以对某一主题做较详尽,深入具体的分析,所以说它是能发挥出电视优势的节目。电视专题节目一定程度上与信息类似,区别在于消息仅仅起到传播的作用,而专题则具有独立深刻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在电视业,尤其是新闻报道方面,要抓住广大人民群众的特点,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深入挖掘的同时也要在人民、社会和政府间寻找到一种平衡。
1.政治方面。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对政治参与度较高,群众对政治类新闻有较大需求。同时,政治类新闻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所以在选材方面可以较多地考虑与政治相关的题材。
2.民生方面。民生关乎人民生活,因此群众对民生新闻需求量较大。各大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应加大民生方面新闻的比例,并努力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文娱方面。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全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娱乐新闻应尽量贴近社会主流价值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基础,而想要选一个好的题材,策划者很关键,要结合各个方面判断一个题材的价值取向。好的选题不仅包括别具一格的独家新闻选材,也要抓住当前人们的信息需求。关于如何做好这种题材,一位资深记者的经验是:深挖别人想挖但还没挖到的材料,寻找他人想用但还没有用过的角度,论述他人写过但还没有写透的学术观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极其注重实效性与真实性,各地的新闻报道都应紧跟最新的事件进展,将最真实的新闻报道给群众。
地方频道的电视新闻应逐步做出独特的品牌。要想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就必须重视新闻的选题与策划。只有做好前期选题工作才能充分展示出电视新闻媒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扩大在本地区的影响,创造更广的社会效益。
现在有些新闻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与宏大场面,忽视了新闻的受众主体是人民群众。对此,一方面要使新闻报道贴近生活,从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报道;另一方面,新闻报道应贴近实际,避免“假大空”等问题,防止新闻成为个别人员与部门的炒作平台。
新闻注重时效性与真实性,应避免华丽、浮夸的失实新闻的产生。同时,应避免过于包装后的过度渲染,使其失去客观性。
叙事方式既不能过于故事化、流水化,又不能太重于评论而忽视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新闻是将原本事实以最真实的方式还原出来,可适当加以评论,但不宜过多,同时评论应保持客观公正。适当的评论可以剖析新闻本质,使群众更加容易加深对新闻的理解。除此之外,电视台对一些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影响较大的事件应予以持续跟踪报道,避免虎头蛇尾式的报道。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要以新闻为主体,坚持客观性、真实性与时效性。各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明确好新闻选题,利用多种合适的叙事技巧,极力构建一个值得社会信赖的新闻平台,将真实的新闻报道给广大观众。
[1]闫晓.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1).
[2]王小燕,王娟,罗红.改善市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突破口[J].声屏世界,2011(8).
[3]胡家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创新思路之我见[J].新闻世界,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