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紧密合作 推进继续教育发展

2014-08-15 00:54:04张家凤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企培训学校

张家凤

(重庆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

一、发展继续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纲要》第八章第23条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第25条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同时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上党和国家对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相关论述,充分表明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的重要国策。对我们这些从事继续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从这些论述中,感受到肩负的使命,责任重大。同时也倍受鼓舞、深感荣耀。

二、发展继续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继续教育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企业,而企业要发展首先须依赖于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基于此,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现代企业都需要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也就是对包括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内的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2]。可以说继续教育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继续教育搞好了,员工的素质就会提高,员工的潜力就会被激发,这些正能量就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上档升级,就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永续发展。因此,继续教育是企业发展客观的需要。

(二)继续教育是企业中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若不对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就跟不上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就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不但晋升无望,还可能被辞退。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中,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一定层次的需要后会有高一层次的需要,其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因此,企业中的个人也有迫切的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观愿望。

由上可知,发展继续教育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顺应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校企合作,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曾就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了1个观点,就是须重视校企合作[3]。这对继续教育也有指导意义。诚如上文所述,继续教育与企业紧密相关,那么发展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也应是重要的途径,同时应将校企合作作为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

作为以为重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重庆的企业服务为宗旨的重庆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而言,就必须针对企业的需要来开展继续教育。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企业的需要,就没有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没有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开展的继续教育就没有实施对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只有如此,才可能了解企业的真正需要,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办学,从而满足企业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重要举措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提出:“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纲要》也指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校企合作是大力提倡和鼓励的,加强校企合作是发展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搭建起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同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有资料报道,近20年来,大学和企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1994年欧洲继续工程教育年会就指出“欧洲的成功在于校企合作”[4]。

四、加强校企合作的路径

(一)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组织领导

首先,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落实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应被赋予必要的自主权,以便能直接与企业合作。有此基础,作为非法人的继续教育学院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其次,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其三,要争取大型企业的直接参与。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校方、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共同组建“某某继续教育董事会”,校方委派1名副校长或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出任董事长,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委派1名副董事长,相关大型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定多家大型企业)各委派1名副董事长。董事会负责学院传统的继续教育或学历教育之外的专门对企业的继续教育的教育规划和教学计划的制定等重大事项。其下面设置“管委会”,负责落实具体的工作。

(二)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校企合作的前提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相互信任且能互惠互利的亲密关系。而这一关系的建立首先需要学校做出努力,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入企业中,甚至融入企业之中,了解企业的理念和文化,了解企业的需要,使学校与企业有“共同的语言”,这样,方可能搭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可以选派教师或干部到企业兼职,既可以让学校的教师或干部直接了解和感受企业的情况,又可以使其增加实践经验,丰富阅历和知识,从而为改进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创造条件。其次,企业也可主动与学校联系,向学校通报企业的需求,了解学校的优势,还可派人到学校兼职,从而熟悉教育的运作规律,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继续教育。

(三)改进管理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

在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中,不能沿袭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教育中,多是按学校自身的条件和专业设置来批量招生,开展教育培训,采用的是多年一贯的专业或教学计划。而在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中,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它必须紧贴企业实际,紧贴培训对象实际,故必须改进管理模式。管委会要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切实制定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计划或培训计划,按企业实际和人员情况,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分别设教,搞好包括专业继续教育、职业继续训练和技能继续训练等在内的各种层次和各种方式的继续教育。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开展“订单式”培训。也就是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校方和企业共同拟定的,而时间和地点则完全考虑到方便企业的送培人员。如此,就能真正做到培训有效果,就能真正使受培训的员工满意,使送培的企业满意。

(四)加强队伍建设,建成“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

继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非常高。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学历教育往往是批量性的,在较长时间内其专业变化不大,课程设置较固定,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继续教育偏重于“订单式”教育,是小规模的,其专业涉及广泛,课程设置不固定,较重视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且重视技能的训练,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1门专业知识,而且需具备多门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仅需要具有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还需具有技术类高级职称(如高级工程师、技师)。因此,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即,一方面我们可将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来,聘请其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挖掘现有师资潜力,将其送出去深造或送到企业去兼职[5]。

(五)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办学效益

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产学研结合,创新继续教育的形式。不仅可以采取小班课堂教学,还可深入车间现场教学;不仅可以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还可根据生产经营和科技攻关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织教学,可由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教学团队,吸收有关人员共同组成课题组,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进行研究和攻关,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类似于师傅带徒弟,不仅能让学员学到新的知识,还能学到方法,从而开拓视野,而且能教学相长,共同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这样的继续教育不但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值得提倡。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徐本亮.加强校企合作 搞好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1998(6).

[3]李振兴,王启亮.加强校企合作 搞好专业建设[EB/OL].[2011-05-25].http://www.cahee.org.cn/show.aspx?id=3120.

[4]刘小燕.搞好专业建设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J].中国职工教育,2012(16).

[5]张瞻.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校企融合[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7).

猜你喜欢
校企培训学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