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 阳
“国家形象”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的文章《国家形象和国际体系》。他断言:“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 从我国学界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来看,管文虎对“国家形象”的定义在同类书籍和文献中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中外学者框定“国家形象”的认知契合,明确了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两条路径:一是“里子形象”即国内形象,二是“面子形象”即国际形象,该思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某一国家的总体形象。因此,本文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地探讨,也将从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两方面切入,通过“内”与“外”的结合和统一,以期对其总体把握。
一国的国内形象往往集中于社会各阶层民众对本国政府、民族和文化态势的认识和体察,这三条枝茎的张力足以反映出本国形象的独特性“景观”,折射出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我国的国内形象主要应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体现:
“政府形象是政府这一巨型组织系统在运作中,即在自身的行为与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总体表现和客观效应,以及公众在对这种表现与客观效应所做的较为稳定与公认的评价。” 当下,中国政府自我定位仍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公众服务,深化人民性是中国政府最根本的特性。但其职能却由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随之而来的角色变迁是由权力的握持化为民主和法治的责任担当。
我国政府形象主要由政府的价值理念、建设实践和危机公关三个基本面向构成。首先,在价值理念形象方面,无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它们都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强化了各行各业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在建设实践形象方面,面对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和巨大商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全球发展战略,开拓出与国际接轨的自主创新道路,打破了通过模仿求发展的宿命论,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潮流。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越来越借助网络媒介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并且公开、公正、透明地发布公共决策信息,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从而极大增加国家组织能力,增强十几亿人戮力同心建设祖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问政”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骑兵队,政府在其政策导向和行为实践过程中不得不接受来自普通百姓的询问、质疑、批评和监督。政府形象就在每一次的与社会互动中树立起来。再次,在危机公关形象方面,相对于以往的封锁消息、延迟发布以及瞒报现象,从2003年的SARS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配合媒体的跟进,通过媒体的报道第一时间公布事态进展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展现了我国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勇气和决心。此外,官员形象、廉政高效和措施绩效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凸显了政府形象。
“民族形象是这个民族整体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自己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本民族未来的发展前景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中华民族的地理风貌、生态环境、生产力规模和水平、物质设施、交通运输和通讯、居民的生活和消费状况、财富积累程度、武装及公安力量等,构成了本民族的外在形象;而精神文明、道德素养、社会风气、国民的文化知识、吏治和社会稳定状况等,构成了本民族的内在形象。
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民族精神孕育了华夏儿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这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支柱。当下,我国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国家文化年、国际博览会、大型学术会议、高规格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展现华夏民族的魅力与风采;通过不断创造出体现中华文明之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展现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我国对于这些形象的萃取与提炼,目的在于诠释本民族的民族品格,制造国民的民族认同。可以说,正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形象。
一个政府有自己的形象,一个民族有自己的形象,而一种文化也同样有自己的形象。中国文化可谓是树立国家形象的基础性工程,是推进国家形象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2010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文化中国的形象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积极普及和传播主流文化,责成道德教化和精神育成。
其实“形象是一种文化现实的再现”。首先,我国在塑造文化形象时,应着重借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老庄的“无为”,铺张扬厉的汉赋、魏晋的“清谈”,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它们无一不为我国文化形象的建构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其次,我国应树立文化自信,传播本土文化,提高文化普及能力,培养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度和忠诚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守正创新”。在这方面,我国要向法国学习,该国把文化作为公民福利,人人都能平等进入、参与文化事业并享受文化。再次,政府还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其上升到综合国力的战略地位。以韩国为例,该国在确立“文化立国”的战略下,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和关联开发,呈现一源多用的模式,实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最后,我国对于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应保持清醒的态度,在强调中国文化自主性与自觉性的同时,警惕西方文化霸权的侵扰,防止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理念与生活方式的破坏。
对于国际形象的形成而言,本文着眼于建构主义思路,该理论认为“世界及其万物是被建构的产物,事物通过社会的建构而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存在着,因而应当在交往互动的关系中促进事物的生成” 。按照上述思路,中国国际形象是通过中国与他国之间的互动达成共识,这种共有观念引导国家行为体双方或采取积极合作的务实态度,或采取消极对抗的恶劣行径。当然,肯定了与对方的关系,也就互相认同了对方的身份是同盟者还是对抗者,那么这种身份关系就会折射出彼此心目中的对方形象,是友好还是敌对。因此,国际形象不是一个国家所固有的,不是依附于该国的附属物,而是在与其他行为体互动过程中所共同认可的身份特征。在全球化盛行的当下,国际形象成为每个主权国家获取国际威望的战略手段,并以此来谋求本国的地区影响力乃至全球影响力。
在国际社会中,我国国际形象应主要通过以下五个维度来体现: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全球市场上阔步前行,2009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为提振世界经济运行提供了强大动力。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代表,抵抗危机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且积极与“G8集团”和“G20集团”协作,制定短期的经济政策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西方世界主要经济体在与中国合作过程中,对于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赞赏有加,他们认可中国是一个秉持“积极进取、合作双赢”的国家身份,这也就为中国在对方心目中树立起负责任的经济大国形象。
全球化大背景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行为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金砖四国”在悄然变化的世界格局中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进入新千年以来,一系列的国际政治事件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模式只是世界众多模式之一,俄罗斯在“梅普”团队的治理下,依靠制度创新保证了俄罗斯现代化的稳步前进,寻找俄罗斯的复兴之路;深受西方模式影响的印度走上了“宪政民主”的发展道路;巴西依靠拉美发展模式稳步崛起;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通过各种国际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与其他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在密切频繁的交往中,使得世界各国认可中国在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和成就,不论是在气候变暖、能源需求、价格、粮食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还是部分区域性问题,中国的所作所为是现代文明与负责任的身份表征,从而折射出其国家形象。
从“9·11”事件到2009年奥巴马总统访华,在将近8年多的时间里,中美两国没有发生过一次危机。然而,随着美国战略中心转向太平洋地区,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态势凸显,中美关系在2009年下半年似乎进入了新的震荡期。面对这种形势,2011年1月胡锦涛访美,缓和中美趋于激烈的军事部署抗衡。之后,“一见一售”(会见达赖,对台军售)、两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三海争端”(黄海、南海、台海)等问题仍困扰着中美关系,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喊出了“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的事实,可见中国领导人始终保持和平友好的高姿态来处理双方潜在的利益冲突。这些磋商和交流减缓了美国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对其构成的威胁,安抚了美国的紧张情绪,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所坚定奉行的友好军事大国原则。
我国博大精深的外交文化资源中,最值得称道、最能为今日国际关系和外交所资鉴的是其和平外交思想。我国在与各国进行外交往来中充分尊重别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重视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完善周边外交,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与不同国家开展了战略对话,积极与欧盟、东盟、八国集团、发展中国家等各类共同体建立对话磋商机制,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使他们认可了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身份及其形象表达。
中共中央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下,尤其是针对全球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崭新理念。我国大力开发和利用中华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虚心学习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重视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成就,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从而显示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以及与世界文明的一致性。在文化领域中,中国与各个文化圈的交流和交融,为外部世界传递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可亲形象。
质言之,中国国家形象是由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两部分构成的,“里子”和“面子”要做到统一协调,才是完整的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