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在58例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临床效果研究

2014-08-15 05:57王家伟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409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用药量股骨头硬膜外

王家伟(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409)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同时由于他们肝肾功能降低,对麻醉的承受能力降低,因此麻醉和手术危险性大[1]。我院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选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为61~87岁,平均年龄为(71.3±4.8)岁。合并病症:糖尿病为12例,高血压为32例,冠心病为6例,肺气肿为8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组)为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70.8±3.6)岁,体重为44~79kg,平均体重为(53.4±4.7)kg;实验组(腰-硬联合麻醉组)为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为61~87岁,平均年龄为(71.9±5.2)岁,体重为45~75kg,平均体重为(54.2±3.8)k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常规术前准备。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水,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输入500m1复方氯化钠液,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样饱和度进行常规观察和记录,常规面罩给氧[2]。

对照组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患者取侧卧位,选择L2-3椎间隙作为穿刺点,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于硬膜外腔3cm,取平卧位,注入2%的利多卡因3~4m1,观察患肢疼痛缓解的情况,如果无脊麻表现,则再注入0.75%罗哌卡因5-10m1,并将患者麻醉平面调节至T10以下。

实验组麻醉方法。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法。患者取侧卧位,头高脚低5~10°。经L2-3进行硬膜外穿刺,在确定穿刺针进入患者硬膜外腔后,再用26g笔针式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隙,脑脊液流出顺畅后,将0.5%布比卡因1.2-1.8m1注射到患者体内,之后将腰穿针退出,将3cm的硬膜外导管放置进入头端,患者平卧后,将麻醉平面调节至T10以下。2~3小时后通过硬膜外导管单次追加2%的利多卡因3~4m1。

1.3 观察项目和效果评价标准: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等生命体征,对比两组的硬膜外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分为三个等级[3]:①差:患者疼痛明显,有时呻吟或体动,需加辅助用镇痛、镇静药;②良:患者有轻微疼痛感,但无呻吟、无体动,能配合完成手术;③优:患者术中安静,无痛苦,肌松效果好,手术顺利。其中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两组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观察指标情况。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6.42±1.03)min,阻滞完善时间为(15.84±3.75)min,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1.25±0.74)min,阻滞完善时间为(7.14±2.05)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验组硬膜外用药量为(5.12±3.07)m1,对照组硬膜外用药量为(14.37±6.21)m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注药前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波动明显大于实验组(P值<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内容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内容对比(±s)

组别 例数 硬膜外用药量(m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min)阻滞完善时间(min)29 5.12±3.07 1.25±0.74 7.14±2.05 29 14.37±6.21 6.42±1.03 15.84±3.75实验组对照组

镇痛效果(如表3所示)。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对照组优19例,占65.5%,良6例,占20.7%,优良率为86.2%,实验组优25,占86.2%,良4例,占13.8%,优良率为100%,经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HR、SBP、DBP的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HR、SBP、DBP的变化情况(±s)

术毕观察项目 组别 注药前 注药后15min 注药后30min 注药后1h HR(次/min) 对照组 69.04±1.72 72.38±7.03 76.34±12.7 67.31±13.06 80.97±11.03实验组 67.95±1.93 67.32±5.96 66.91±10.32 78.16±12.08 74.58±5.32 SBP(mmHg) 对照组 162.98±26.47 124.97±24.61 126.87±19.35 124.65±18.79 125.79±19.67实验组 143.42±31.86 110.24±18.15 114.93±16.21 111.24±15.38 112.84±16.38 DBP(mmHg) 对照组 76.13±19.87 77.95±15.36 75.63±12.87 6.79±13.04 69.75±8.52实验组 72.67±17.89 70.18±11.65 68.74±10.05 81.94±12.07 77.84±7.34

表3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对比

3 讨论

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老龄患者骨折脆化、再生能力差等方面的因素,通常选择股骨头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法。这种手术以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刺激大为主要特点[4],由于老龄患者体质较弱、肝肾功能降低,大多合并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慢性疾病,对麻醉的承受能力低下,围手术期危险性增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低血压或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前作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对麻醉及手术的承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手术过程中,要确保供氧充分,防止低氧血症发生。此外,术中要保持老龄患者血压稳定,以确保患者心脏等重要脏器组织的血氧供需平衡,避免由于麻醉引发的并发症[5]。在麻醉前输注复方氯化钠液以扩充血容量,从而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硬膜外麻醉法具有用药量可控性好、并发症少、便于术后止痛等优势,但由于其麻醉起效较慢、阻滞不完全及麻醉失败的发生率较高,麻醉效果往往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如果使用辅助镇静、镇痛药,容易对老龄患者的呼吸、循环造成影响,从而增加了麻醉风险和麻醉管理难度。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充分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起效时间短,用药量少,阻滞完善、能够持续给药、麻醉效果好、麻醉时间无限制等。由于所选用的26g腰穿针比传统腰麻针细,再加上手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脑脊液外流很少,有效减少腰麻后并发症的发生[6]。由于老年患者椎间孔狭窄,麻醉平面容易扩散,应适当降低用药量,腰-硬联合麻醉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此外,这种麻醉方法还可通过硬膜外置管提供持续的麻醉剂术后镇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法,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6.2%,麻醉起效时间较长,起效时间约为5~10min;实验组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法,在麻醉药物诱导后1~2min内开始出现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苦,肌松效果好,无需辅助用药,同时还可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心率、血压平稳,循环波动较小。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良好,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适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方法。

[1]姚国华,陈华.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13(24):59

[2]封琴,张丽.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9(11):20-21

[3]肖华鑫,徐友芳.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7(14):77-78

[4]陈庆林.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吉林医学.2010,12(26):34

[5]杨晓斌,廖张军.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低位手术中应用的比较[J].浙江实用医学.2010,8(05):62-63

[6]胡军.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7(36):35

猜你喜欢
用药量股骨头硬膜外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