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杰 罗希亮
近年来由于一系列财务舞弊事件被相继揭露,人们越来越关注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盈余数据作为最受关注的会计信息之一,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盈余质量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出发,盈余质量是指公司披露的盈余对其盈利水平的如实反映程度;从盈余信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盈余质量反映了盈余信息对未来运营状况的预测力。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为信息使用者科学、正确的经济行为提供判断依据,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指导。研究盈余质量可以了解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与潜力,及时发现公司潜在面临的危机,为公司完善治理机制,投资者提高决策质量,监管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监管政策提供依据与建议。同时,由于信息质量是市场定价的重要参考之一,加深对盈余质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定价的规律。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如何建立盈余质量研究架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为建立公平健康的经济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及其他因素这三个方面研究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代理冲突以及业绩考核等原因使得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而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可以对盈余质量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马忠、陈登彪、张红艳,2011)。因此不少学者都将内部治理作为盈余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经理层三个方面。(1)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行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盈余质量产生重要作用。从股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面性:股权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进行盈余管理;而股权分散的情况下股东缺乏动机对公司进行监管,“搭便车”行为会导致盈余质量的下降。Fan&Wong(2002)研究了共七个东亚经济体的977家公司的盈余信息与所有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集中所有权、交叉持股与金字塔持股结构导致控股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冲突,导致控股股东倾向于出于自利目的报告会计信息,报告的收益信息对外部投资者失真,因此集中的股权结构往往导致盈余信息的质量下降。喻凯,徐琴(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后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由于股改后第一大股东的利益协同效应相较于壕沟防守效应更为显著,因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盈余质量。同时第一大股东可以通过对董事会进行控制从而积极参与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盈余质量。张正国(2010)提出以控制权竞争度来衡量前五大股东股权的均衡度,研究结论认为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相对集中且分布较为均衡的企业既可以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理效率,从而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王化成,佟岩(2006)也认为,第一大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越能够提高企业盈余质量。从股权构成的角度来看,张正国(2010)认为适当提升流通股持股比例可以使企业获得来自更多方面的相关利益者的监督,进而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杨继伟(2010)指出,对于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政治声誉而非企业绩效,缺乏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因此最终控制人的国有性质可以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王化成,佟岩(2006)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国有上市公司更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因而导致盈余质量的下降。顾丹(2011)认为,民营企业中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现象(第二类代理问题)更为显著,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越高,控股股东更有动机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进行操纵。Wang(2006)以标准普尔50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家族企业中家族股权与盈余质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家族所有权与更高的盈余质量相联系。(2)董事会。董事会作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Deehow,Sloan&Swee n ey等(1996)认为,两职合一以及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董事会受制于CEO,其他成员无法有效的发挥其监督功能,从而导致盈余质量的下降。Be a sley(1996)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的提高以及任期的延长可以大大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Biao,Wallace&Peter(2003)认为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反映董事会成员积极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监督,从而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而董事会中增加具有财务背景的专业人员也可以有效制约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杨继伟,卜华白,刘纯(2011)指出,不同的最终控制者导致董事会相关因素对盈余质量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国有企业中董事会规模的扩大、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比重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盈余质量;在非国有企业中,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可能预示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较多的问题,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盈余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最终控制者为国有企业可以加强董事会对盈余质量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中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以及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盈余质量存在重要的联系。Ronald,Man si&David(2004)认为企业对盈余信息进行操纵的重要原因在于取得较低的融资成本,而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往往与更低的融资成本相关联,因此审计委员会是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李昊(2010)进行实证研究后指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其盈余质量更高,通过提高审计委员会中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督职能的外部董事及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比例能进一步提高盈余质量,审计委员会发挥了其监督与规范的作用。而Beasley(1996)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不会显著影响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即使大幅度提高外部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也不能明显减少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洪剑峭,方军雄(2009)在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时发现,盈余质量本身较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设立审计委员会,因此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作用效果还有待讨论。(3)经理层。经理层作为公司的执行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企业管理。但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经理层可能由于受到业绩压力或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武晓玲,杜国柱,翟明磊(2010)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以货币激励等短期方式为主,导致高管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业绩,完善激励方式可以减少高管的盈余操纵行为。毛洪涛,沈鹏等(2009)在对我国上市公司CFO的薪酬与盈余关系的研究中指出,CFO薪酬与企业盈余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调整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来实现盈余管理的行为往往都与CFO有关。Yeo,Tan&Ho(2002)认为管理者持股与盈余质量存在非线性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提高其持股比例可以激励管理层与企业利益的趋同;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过高时,管理层有可能通过盈余操纵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许静静、吕长江(2011)分析指出,在家族企业中其家族内部成员出任高管的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第一类代理问题,体现较高的盈余质量。另外,部分学者发现公司高管特征也会对盈余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高层管理者在年龄(Donald&Phyllis,1984)、性别(Krish nan&Parsons,2008;张会丽、张然、林景艺,2010)、学历等方面的异质性使得高管对待风险的态度和相应的财务行为具有差异,从而导致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具体程度与方向和公司所处的国家、地区等背景因素有关。
(二)外部治理结构因素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1)相关政策、法规。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对相关政策与法规进行完善,以保证经济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那么这些政策法规的调整是否会对企业的财务行为产生影响?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2009)对比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取得更高的股权转让收益更可能进行的盈余管理,造成公司经营良好的表象;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改革前后盈余质量变动并无显著变化。Phillips,Pincus&Re go(2003)指出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存在的差异(如递延所得税等)可能给管理当局留下盈余操纵的空间。周中胜(2009)的研究也支持以上结论,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盈余持续性下降,降低了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刘晓华、王华(2010)在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这种趋同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得到了提高,但需要在相应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后才能产生显著的效果。(2)机构投资者。相较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有动力介入企业管理,对被投资单位进行监督。但现有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选择“用手投票”还是“用脚投票”,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Chung,Firth&Kim(2002)认为机构投资者具有相应的资源和动机对其所投资的企业的管理决策进行监督与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可以抑制管理者对企业的应计利润的操纵,机构投资者的存在监督和制约了企业经理的自利行为。而杨继伟(2010)认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更多的是出于短期获利或战略联盟而并非长期合作的考虑,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反而导致企业盈余质量的下降。
(三)其他因素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1)政府干预行为。在我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比较普遍,地方官员也可能出于对政绩表现的考虑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干扰。Bushman,Piotroski&Smith(2004)研究认为,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与政治经济行为(Politicaleconomy)有关,政府官员会促使信息透明度下降以掩盖其干涉行为。朱茶芬、李志文(2009)和翟华云(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持Bush man等的研究结论,认为减少政府干预可以保证盈余信息质量的提高。(2)企业交易行为。郑国坚(2009)从盈余质量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认为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因此关联交易的存在往往对盈余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Erickson&Wang(1999)指出,并购公司在并购前通常会增加自身股价以减少购买成本,因此上市公司在并购前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而这种对收入调增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并购的相对规模呈正比。曾昭灶、李善民(2009)以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认为与国外上市公司不同,我国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前为了尽快得到国资委的批准往往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转移后再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3)内部控制。强化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经营活动效率,也是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必然要求。Chan,Fa rrell&L ee(2005)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会通过提高其操纵性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张龙平、王军只、张军(2010)认为,内部控制鉴证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减少管理当局利用内控漏洞进行盈余操纵的机会。Ashbaugh,Collin s&Kinney(2008)指出,审计师对内控存在缺陷的公司进行内控的指导和矫正后,这些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有所提高。佟岩、徐峰(2013)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内控效率与盈余质量之间相互促进与影响,内控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减少会计信息错报和盈余管理行为。
近些年来,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和分析已成为了学术界所探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阐述,并做出实证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盈余质量这一观念的深入认识,逐渐改变了人们只关注盈余数量而忽视盈余质量的问题。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发现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存在共通性的基础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背景,可以从公司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从内部机制的角度来看,通过建立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改革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等措施,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应该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减少政府干预行为,引导机构投资者、审计人员等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对公司的监督,保证监督部门和机构有效发挥监督职能。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发现目前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并由此提出提出未来研究方向:(1)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盈余反应系数建立模型,但从国外研究文献中发现一些学者提出从现金流、应计项目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出发建立研究模型,以从更加多维和全面的角度深入研究盈余质量。(2)目前在公司治理对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一定的公司治理机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然而有学者认为,公司的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未来研究中可以考虑从公司治理效率及其内生决定因素的角度进行研究。
[1]马忠、陈登彪、张红艳:《公司特征差异、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2]喻凯、徐琴:《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0年第9期。
[3]张正国:《股权集中度、股权构成与盈余质量》,《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
[4]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5]杨继伟:《股权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后股权分置时代的经验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6]杨继伟、卜华白、刘纯:《董事会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7]洪剑峭、方军雄:《审计委员会制度与盈余质量的改善》,《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2期。
[8]武晓玲、杜国柱、翟明磊:《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9]毛洪涛、沈鹏:《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2期。
[10]许静静、吕长江:《家族企业高管性质与盈余质量》,《管理世界》2011年第1期。
[11]张会丽、张然、林景艺:《女性高管是否影响公司盈余质量》,《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0年第11期。
[12]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
[13]刘晓华、王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盈余质量》,《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1期。
[14]郑国坚:《基于效率观和掏空观的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15]曾昭灶、李善民:《控制权转移中的盈余质量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7期。
[16]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审计研究》2010年第2期。
[17]佟岩、徐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的动态依存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2期。
[18]Fan T,J Wong.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
[19]Dechun Wang.Founding Family Ownership and Earnings Qual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6.
[20]Deehow P M,Sloan R G,Sweeney A P.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
[21]Beasley M.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
[22]Biao Xie,Wallace N Davidson,Peter J DaDalt.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Role of the Board and the Audit Committe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3.
[23]Ronald C Anderson,Mansi Sattar A,David M Reeb.Board Characteristics,Accounting Report Integrity,and the Cost of Debt.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2004.
[24]Gillian H.H Yeo,Patricia M.S Tan,Kim Wai Ho,Sheng-Syan Chen.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2.
[25]Donald C.Hambrick,Phyllis A.Mason.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
[26]Krishnan Gopal V,L.M.Parsons,Getting to the Bottom Line:An Exploration of Gender and Earnings Quality.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
[27]Phillips J.,M.Pincus,S.Rego.Earnings Management:New Evidence Based on Deferred Tax Expense.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
[28]Chung R,M Firth,J Kim.Institutional Monitoring and Opportunistic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2.
[29]Bushman R M,Piotroski J D,Smith A J.What Determines Corporate Transparenc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