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2014-08-15 00:54:45王宝林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思想大学生

宋 奇,王宝林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如同潮起潮落,奔涌不息,这种潮涌不可避免地涤荡着站在思想前沿的高校以及高校里的大学生。当前在高校大学生基本属于“90后”,他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既踌躇满志也彷徨游移,他们所关注的诸多社会问题不仅能够反映自身的思想状况,也是全社会思想潮流的体现。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做初步评述,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高校论坛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的问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通过整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关于国内外重大事件占有很大比例。比如,世界反恐问题、朝鲜半岛局势、中东局势、世界金融危机等国际问题。其中,对于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发展、关乎民族利益的问题,青年学生更是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持续关注的同时还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比如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台海问题、党建与反腐倡廉问题、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等。

(二)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始终排在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位置上。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离开“温室”一步步融入社会,因此他们也开始关注民生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主要有置房购车、义务教育、医疗状况、养老体制、社会资源分配制度的缺陷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等。大学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既是对未来生活的构想,也是对目前中国发展社会环境的忧虑,既有“修身、齐家”的愿望,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三)社会道德与人生价值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想进入到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表现出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担忧与困扰。在寻求这种困惑的解决出路时,大学生几乎都对中国社会传统美德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对社会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道德层面的现实问题,比如怎样对待马路上跌倒的老人问题等,大学生在参与讨论时表现出的犹豫与无奈非常明显,但是他们大多数又对“感动中国人物”与“道德模范人物”表现出崇高的敬仰之情。

(四)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高校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重要问题。大学生身处高校、身受高等教育,因而他们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十分关注,大学生群体对此问题有独特见解,比如高校扩招问题、教育收费问题、学科划分问题、重学历轻能力问题、学术造假问题、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等。这些对大学生自身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涉及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大学生不仅高度关注、积极思考、直面应对,而且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五)大学生择业与就业问题

随着大学生自主择业与就业市场化机制的形成,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逐渐成了普通社会群体中自主择业和就业的一分子。[1]同时,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大学毕业生规模每年也在扩大,而国际金融危机后企业容纳能力减弱,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成为导致大学生不能选择满意职业的重要原因,使大学生对当今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所以,相当一部分准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就开始关注高校就业率的高低、某专业市场的认可度等问题,而在大学期间他们更是热衷于对考研、考公务员以及对就业中的一系列歧视等问题的追踪关注。

二、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负效原因分析

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它一定是个体观念与客观社会环境共同引起的。大学生之所以会关注某些社会问题并且表现出一些负面效应的倾向性,这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一)大学生自身缺乏实现社会价值的责任感

受社会环境、功利性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忽视综合素质发展,而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道德修养只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学习中的“调味品”,而与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所以,大学生虽然对关注的社会问题的选择是认真的,分析是理性的,但都是基于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之上的选择和分析。

(二)教育内容的缺失和教育方式的失当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理论灌输且侧重于政治方向的引导,缺乏思想修养的教导。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大学扩招以及自主择业等把大学生推向社会给学生制造了巨大压力,为了使自己未来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大部分学生都忙于参加各类考级、考证、考研、考公务员,几乎忽略了思想政治学习。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灾难经历、家庭环境等的影响,产生了与社会主流思想对立的情绪。种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在社会问题认知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高校相关教育的缺失和教育方式失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的负面效应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着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社会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诸如医疗、住房、土地、教育、环境等资源分配不公而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矛盾。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的大学生家庭还深受这些社会矛盾的直接困扰,所以他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潮对我国主流社会思想也在不断进行着冲击、碰撞,而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一旦受到社会非主流的多元化思想的严重影响,他们就不能客观、公正、理性地去分析社会问题的本质。由此可见,社会转型及出现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碎片化”的深刻影响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途径主要集中在“浏览网站”、“手机资讯”、“网络电视”等新媒介方面,而通过“读报刊”和“听广播”等传统途径的学生非常少。这表明网络等新媒体已经延伸到大学校园里,走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媒介大量推出的都是“碎片信息”,长此以往也造成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碎片化”,其结果就是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浅显化和间断性。而且,随着网络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盛行,大学生的视野也从现实转向了虚拟的世界,其思想观念和思维极易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中产生扭曲和困惑,从而丧失对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

三、高校在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的责任

高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特点及主客观原因,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

首先,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高校虽设置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目前高校对这些课程普遍不重视,尤其是高校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基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所以,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高度,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其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具有高度敏感性,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四观”,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课程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虽然,近年来形势与政策课堂教育教学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但是对于关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事件,高校和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调动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党政方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时事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及时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刻、透彻力地分析,避免网络“碎片”信息。

(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当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缺乏社会实践,大学虽然拆除了物质的围墙,而精神的篱笆依然存在,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3]大学生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实地参观考察、亲临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等,要比教师讲授有效。所以,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能够亲自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独立思考,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斯琴格日乐.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J].中国冶金教育,2011,(1):61.

[2]王言浩.90后大学新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高校新生BBS内容和访谈的分析[J].青春岁月,2012,(12):201.

[3]王敬泽.教学与科研关系初探[J].学理论,2009,(32):172.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