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谚语的地域文化解读

2014-08-15 00:45江亚丽
关键词:桐城谚语文化

江亚丽

(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合肥 230022)

桐城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此地即称桐国,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定名桐城,沿用至今,1996年桐城撤县设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桐城人才辈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桐城谚语被列为“桐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桐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城谚语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谚语属于方言熟语,厦门大学教授李如龙先生指出“方言正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方言反映地域文化是全方位的,也是常年不懈的。透过方言事实,我们可以把地域文化看得更加真切”[1]。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崔希亮先生认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是文化的代码,而熟语是语言代码中最经济、最有效的代码,因为熟语中所蕴涵的文化内容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广度”[2]4。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对家乡的热爱,笔者长期以来留心关注搜集有关桐城的谚语资料,并利用节假日进行田野调查①在搜集语料的过程中,笔者有幸认识了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桐城民俗研究专家叶濒先生,他长年到到桐城各地采风,搜集桐城谚语、歇后语和民间故事,他把自己多年的采风所得(手稿)慷慨赠与笔者,这是本文研究和写作的重要语料来源。。通过各种渠道,笔者共获取1 600多条语料。桐城谚语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限于篇幅本文不能一一涉及,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仅就它们所反映的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探讨桐城谚语所包涵的文化信息,以期对桐城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进而更好地理解安徽文化。

一、桐城谚语所折射的生活状况

桐城有谚云“三粒寸,麻壳籼,一人吃饭两人添”,“三粒寸”、“麻壳籼”是桐城出产的水稻名特品种,早在明清时就很有名,米质油润香醇,用其做成的米饭令人食欲倍增,让别人添饭犹恐赶不及,故有“一人吃饭两人添”之说,此谚反映了桐城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桐城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湖泊,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为绵延百余里、峰奇壑秀的龙眠山,人称“宋画第一”的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自号“龙眠居士”)晚年曾辞官归隐于此。东南部是由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干河冲积而成的平原,良田万顷,适宜水稻种植。“桐城农业开发较早,……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3]2486,水稻种植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1986年桐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地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桐城有名的风味小吃也多以米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谚语“桐城小吃三朵花:炆蛋、丰糕、菜心粑”中的丰糕和菜心粑就是其中的代表。

桐城除种植水稻外,还出产鱼虾。清代康熙县志记载,当时桐城境东的大宥乡“其地多稻粮鱼鲔菱欠,可供民生。土沃多丰,田塘价值较他乡数倍”,与大宥乡“四维并接”的清净乡“滨江一带芦苇百里,远近皆湖,鱼盐舟车络绎,风土清美,有粳稻之饶”[4]68。谚语“菜子湖里无田地,一网鱼虾一网粮”就是水产丰饶的生动反映。菜子湖位于桐城东南部,面积达27万亩,是桐城最大的淡水湖,由境内100多条大小河流汇注而成,经枞阳闸流入长江。菜子湖鱼虾品种繁多,麦鱼是其特产,麦鱼个小如麦粒,麦收季节捕捞上市,故谚云“麦鱼如麦,过时不得”。

但桐城过去并非处处都地肥水美,有些乡镇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百姓生活非常贫困。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在其著作《论语言的起源》中提出“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公瑾先生认为“历史上已经消失了的文化现象,常常还在语言中保存着”[5],有些谚语反映了桐城人过去的生活状况。如“斗江畈,真是怪,女子肚子男人带”(当地称妇女怀孕为“带肚子”),斗江畈,在桐城境西南的挂镇河沿岸,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民国期间,这里因血吸虫病流行形成“无人村”、“寡妇村”[6]710。又如“有女不把荒草尖,来不见日头去不见天,吃块猪肉要到过年边”(把,“嫁”之义),荒草尖在桐城境西北的龙眠乡和鲁谼乡,海拔769米,昔日交通闭塞,百姓缺衣少食,是桐城有名的贫困地区。再如“火炉岗,光山头,土如铁,水似油,树长千年靠天收”,火炉岗在桐城境东南,清道光时设火炉岗保,1952年改称蔡店乡。该乡地处丘陵,土层较薄且土质粘性重,过去因为缺少固定的灌溉水源,植被细瘦稀疏,常年歉收。

穷则思变,建国后桐城人用勤劳和智慧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经过大力治理,到1985年,斗江畈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上世纪80年代桐(桐城)龙(龙眠)公路竣工后,荒草尖交通状况显著改善;自1958年开通境主庙水库东干渠后,蔡店乡农田基本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6]73。改革开放后,桐城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超过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塑料加工为主要门类。“家在新安,塑料发家”,此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桐城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新安地处合(肥)安(庆)公路要冲,当地大部分居民因从事加工与经营塑料制品而富裕起来。截至1987年,全县有乡镇企业16 964家,产值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6]5。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使桐城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

二、桐城谚语所呈现的民风民俗

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它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了很多民俗事项。民俗是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民俗融入百姓生活,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7]学者吴玉贵认为“人自身就是风俗的产物,正是人们浸润于其间而不自知的风俗,决定了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并使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相互区别开来。”[8]桐城的民风民俗塑造着桐城人的个性和行为,使他们身上带有明显的地域标记。

(一)读书

“穷不丢书”素被桐城人垂为家训。桐城历来重读尚文,康熙县志记载:“城堞井里,烟火相望。所志惟书香,所业多文艺。虽农工商贾趋向不同,然贵士尊贤,有同好焉,故文风甲江北。”[4]67“即使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读书识字,也是流行的乡俗”[9],道光续修县志记载:“邑重女训。七八岁时,以女四书、毛诗授之读。”[10]92无论城里乡下读书之风都久盛不衰,当时的读书盛况是:“子弟无贫富,皆教之读。通衢曲巷,书声夜半不绝。”[10]91。因为重视读书,桐城人也就精于制作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朱桥乡自清朝同治年间制作毛笔至今,为著名的毛笔之乡,家家户户都是行家里手。“三户两个坊,人人是行家”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11]67。

重视读书和重视教育紧密相连。从明中叶起,桐城的教育就远胜皖境内其他县,办私塾、建书院、兴县学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县内私塾遍布,私塾有蒙馆、经馆之分,至民国初,全县蒙馆、经馆约2 000余所。明嘉靖初年,县内开始创建书院,清代桐城书院众多,著名的有毓秀书院、培文书院、天城书院、白鹤峰书院、丰乐书院、桐乡书院等。官办县学从元延祐年间开始设立。桐城很多著名文人也极力倡办教育,而且躬行力践,设帐授徒,代表人物有戴名世、姚范、叶酉、姚鼐、方东树、吴汝纶等,如国学大师吴汝纶于1902年创办了安徽省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桐城中学堂,且亲临讲坛,诲迪后进。

崇文重教使桐城人才荟萃,民国《桐城县志略》记载:“桐城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12]。明、清两代桐城考取进士者达 240人,举人 640人,贡生 509人[3]2488。张姓大族享有“父子翰林”、“兄弟翰林”、“祖孙翰林”之美誉(自康熙间大学士张英始,张姓大族中进士、入翰林者达13人),时谚“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五里三进士(姚孙棐、龙鲤门、许鲤跃),隔河两状元(刘若宰,龙汝言)”是桐城人文兴盛的生动写照。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驰骋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人言古文,必宗桐城”、“天下文章在桐城,桐城文章三祖宗”(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称为“桐城三祖”)等谚语反映了桐城派浩大的文学声势。

数千年桐城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人们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如今桐城经济迅速发展,但读书风尚仍传承不衰,当地人认为“三代不读书,蠢如牛马猪”,读书不仅能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素质。桐城教育质量在安徽省一直名列前茅,至今高考升学率位列全省榜首。

(二)宴请

中华号称礼仪之邦,桐城尤其如此。当地礼教严明,孩童从小就接受传统礼仪教育,“重长幼之序,遭长者于道,垂手立,长者问,则对;不问,则待长者过,然后行,或随长者行,毋敢逾越。”[10]91“童子散学后,见尊长必逐人一揖,使之习礼也。”[13]22人际交往讲求“宁可多礼,不可失礼”,好礼多礼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譬如宴请就有一套礼俗。

宴席落座时宾主有致、长幼有序,尊者、长者、主客请坐上席,小辈、地位低者主动坐末席,“脚脖肚朝大门”的是末席。宴请的菜肴一定要丰盛,必备五大簋、四大盘,谓之“五湖四海”;而“三碟一樽拢字号”,拢字号,即不成局面,意为寒碜[11]55。“东不请,客不饮”,宴饮时主人要先以筷殷勤邀请,客人才可以动筷。“碗筷有名堂”,用筷子也有讲究,“筷子起,见文礼;筷子动,见生性”,桐城人历来认为筷子的使用能表现出人品德的好坏和习性之优劣[14]646。筷子不能落地,落地是不礼貌的表现,“孩子落筷要挨打”,若成人不慎落筷,要赶紧说一句“筷落地,吃不及”,既表示歉意也表示对主人菜肴的赞美。餐毕,主人以筷向客人说:“各位请慢慢吃!”然后将筷子放在自己的空碗上,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15]。宴席结束,主人起身送客。

(三)嫁娶

“换口坛装腊酒,一口换一口”,桐城旧时婚俗,订婚时男方应将自家酿造的腊酒,换装到女方送来的空坛内,抬送至女方家里,寓意婚姻长长久久。“添妆待舅,脱脚唤姑”,当地称女方娘家兄弟为舅子,娘家兄弟称出嫁姊妹为姑,女子盛装上轿前,要换穿一双新鞋,由自己的哥哥或弟弟背着上轿,忌脚沾地,表示不带走娘家的财气。“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起轿时,娘家有哭嫁风俗,祈求女儿婚后顺遂发达。

“新人要夹性,新郎看坐性”,新人即新娘,从上轿到拜堂、入洞房期间,新娘应忍饥忍渴,以免入厕,即便想如厕也需隐忍,此为女子必备之美德;而新郎在婚礼期间应安份文静,起坐举止有礼有节,否则会被宾客耻笑[14]721。“新房三日无大小”,男女老幼皆可入洞房逗弄新娘。出嫁女三朝“回门”,即携同夫婿回娘家省视父母,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娇客,进门刀切”,新女婿被称为娇客,新女婿上门,岳父母会杀鸡剁肉隆重接待。新婚夫妇当日返回,不在娘家留宿,因为蜜月规矩是“新婚一月不空房”。

(四)丧葬

“死上人,看下人”、“烧死人香,看活人面”,当地称家中长辈为上人,儿孙辈为下人,长辈去世来吊丧的大多看的是儿孙的脸面,名声好、有出息的儿孙最能赢得乡邻的敬重。“逝者为大”,有丧事人家,邻里平时即使有矛盾,也会不计前嫌来帮忙。“孝子七里不理发”,七里指的是丧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儿子不理发、不修面,以寄托对父母的哀思,谓之养孝。“孝女荫五七”,荫七,也称做七,指亲人丧后要每隔七天一祭,第五七须由女儿操办,此谚表达了女儿对父母的感恩追思。满七后,逢百日、周年仍举行家祭,富有之家多请僧道超度亡灵,故有“亡人不望七,只望周年与百日”之谚[6]755。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此谚反映了桐城人对孝道的重视,但桐城人更注重生养而非死孝,故云“坟前十碗,不如床前一碗”。丧礼办得隆重固然让人称叹,但是,若儿孙在长辈有生之年不尽孝,即便丧事办得再风光,也会被亲友、乡邻讥笑,“生前不把父母敬,死后何必哭亡灵”、“在生不祭喉,死后祭木头”等谚语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和嘲讽。

(五)祭祖

桐城在周代称桐国,为楚附庸,境内有“信巫鬼、重淫祀”的楚俗,尤重祭祀祖先。乾隆秀才桐城人姚兴泉在其《龙眠杂忆》里有记载:“桐城好,时享祭筵陈。适遇尝新先荐庙,每逢过节倍思亲,讳日泪沾巾。”[13]7

“清明上坟,不忘祖宗”,清明节前后,“大小人家各具榼酒褚锭,拜扫先茔。”[4]68当地祭扫时间是“前三朝,后一七”,即祭扫除清明当天外还可安排在清明前三天和后七天。“新坟不过社”,社指社日,在春分前后,有新坟的人家要在社日之前完成祭扫。《龙眠杂忆》云“桐城好,祭扫趁清明。墓上烧钱呼远祖,社前携酒供新坟,界段纸条分”[13]4。道光续修县志记述更为明确:“凡祭新坟,定不过社。”[10]95

“七月半送寒衣”,农历七月十五,已是暑尽凉来,要给已故亲人烧五色纸剪成的衣服鞋子以更衣御寒。“十五日为中元节。乡绅士庶俱祭先祀祖并及新旧亡故亲族”[4]69。“冬至不是年,冬至大似年”,此谚反映了当地人对冬至节令的重视。“清明扫墓,冬至祭祖”,“冬至祭墓如清明”[10]96,除正常的上祖坟祭祀外,修坟安碑、挑培新土、迁坟葬坟等重要活动都在此节进行。

“二十四,接祖宗”。“二十四日,俗谓小年。不泣、不詈、不争,各悬先人像于堂,香烛盛馔,接祖拜祀”[10]96,以敬酬祖先神灵一年来对家中老幼护佑的恩德。在除夕之夜,对已接回的祖宗之灵要重新祭祀,并拜家中尊长辞年。“及夕,香烛盛馔祀祖。围炉讌饮,少长以次拜其尊者。”[10]96“腊月二十四接祖,正月十五送祖”,正月十五当地称“完年”,谓年已过完,要备祭品,恭恭敬敬地把接回来的祖宗神灵送回。

桐城的祭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亲尊尊”宗法观念的反映。当地人重视建宗祠,修族谱。到上世纪50年代,全县有大小祠堂一百余座,且“家家有宗谱,户户有家乘”(家谱又称宗谱、家乘),族谱一修再修[16]。祭祖属于家族文化的一部分,“传统家族文化中强化各种礼仪规范,其目的并不只是在于外在形式,而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传达一种伦理观念,建立一种伦理秩序。”[17]在代代传承的祭祖习俗中,桐城人对子孙后代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敬祖尊亲的伦理道德教育。

民俗学专家陈勤建先生指出,民俗“它由人们共同心愿的反复积淀而成,是一种精神生活中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有意识”[18]14,“民俗作为传承性的文化生活,是展示人的精神生活世界的重要窗口。”[18]20桐城民俗是桐城地域文化意识的积淀,其中蕴含的尚读书、重礼仪、尊亲敬祖等内质是“文都”桐城地域文化的具体呈现,它们展示了桐城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桐城谚语所反映的思想观念

崔希亮教授指出“谚语是人们通过口耳相传一代代传下来的,所以它比较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内心深处的某些观念和思想”[2]258。桐城谚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桐城人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尚让贵和。桐城“四封之内,田土沃,民殷富,家崇礼让,人习诗书,风俗醇厚,号为礼义之邦”[19]。“让一让,六尺巷”,此谚反映的就是尚让贵和的观念。“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宰相张英不以权势压人,而以主动退让的姿态圆满地解决了家人与邻里的纠纷,成就了一段睦邻礼让、以和为贵的佳话。与此相关的谚语还有“宰相让人三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等。“和气生财,火气生灾”、“夫妻和气家兴旺,夫妻不和家败象”、“兄弟和,金不分;妯娌和,家不分”、“家不和,被邻欺;邻不和,被贼欺”等谚语也都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和为贵”的推崇,成为桐城人遵守的处世信条。

珍视名誉。桐城人珍惜名誉,重视品行,“人图名誉树图荫”,此谚常挂在当地人的口头与心上,但“修个名声难上难,败个名声一口痰”,因此做人要洁身自爱、光明磊落,这样才会“心正不怕邪,树正不怕杈”、“心中无事,睡得安稳”。人应有羞耻心,要懂得“快马不用重抽,响鼓不用重敲”。若无羞耻心,便会“人无脸皮,百事可为”,最终遭人唾弃。“中国人在理解自爱这一概念时常常与贞洁、骨气这些概念相联系,使自爱具有特定的含义。”[2]204“饿死不吃无义米”、“ 饿死不做贼,气死不告状”、“宁愿挨一刀,不和秦桧交”、“宁愿折断骨头,不愿受辱低头”、“鱼争上水人争气”、“阳伞破了骨子在”等谚语就揭示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明末桐城人左光斗就是典范。他清正刚毅、勇抗阉党、惨遭迫害但宁死不屈,以孤忠大节被崇祯皇帝追谥“忠毅”而名垂青史。桐城人重节义,对此康熙和道光县志里均有赞誉之词:“桐介楚豫之间,俗尚劲朴。其君子多慷慨节烈之气,其里民犹不失唐魏俭勤之遗。”[4]66“四乡风气质朴,……耕读各世其业,皆能重节义”[10]92。

提倡自强。桐城人崇尚儒家提倡的刚健有为,重自强,尚进取。“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田在人兴,事在人为”、“不行春风,哪有秋雨”、“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腿,桐城方言读“体”,与“己”押韵)等谚语都强调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勉去获取成功。“生铁补锅,本事赢人”,要用真本领去赢得别人的尊重。“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无智无力,一团漆黑”,劳心者和劳力者皆各凭所长谋生,无贵贱之分。“贫士以布为袍褂,与裘帛并立不耻。”[10]91女性也以能自强自立为荣,认为“爹有娘有,抵不到自己荷包里有;丈夫有,隔道手”(当地称口袋为“荷包”),这条谚语对如今那些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性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桐城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从一些谚语中可以看出来。过去桐城人希望通过读书中举发达做官,强调“发了做官,不发补锅”(旧时当地农人农闲时多外出补锅以补贴家用),如今相信“七十二行人人做,行行都能出状元”。过去当地人抱着浓厚的固守本土的观念,“一生不出门,便是大福人”、“在家是老大,出门是老小”、“远处黄金不如近处黄土”等谚语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如今提倡“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空”、“处处黄土都养人”、“老不离乡是贵人,少不离乡是废人”,在外闯荡从事各行各业的桐城人越来越多。在生育观念上,过去认为“早养儿子早得力,早插黄秧早生根”,信奉多子多福,如今普遍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认为“一个伢子一朵花,多儿多女闹饥荒”、“儿女不在多,一好抵十个”。

桐城谚语反映了桐城人的人生追求、价值取舍和做人准则等思想观念,决定了桐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观念影响行为,它们影响着桐城人的为人处世,至今仍为桐城人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人生指南。

四、结语

诚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岑运强先生所言,“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点、准则、习俗都在民族语言中烙下深深的印迹。”[20]作为桐城文化的镜像,桐城谚语以精炼而生动活泼的形式,原生态地记录了桐城当地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发展变迁,呈现了以重文、尚礼、尊祖敬宗为内质的读书、宴请、嫁娶、丧葬、祭祖等民俗风情,反映了桐城人尚让贵和、珍视名誉、提倡自强等思想观念。探究桐城谚语所包涵的文化意蕴,对于了解和深入研究桐城地域文化,推动安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构建和谐、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5.

[2]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3]《安徽文化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安徽文化史(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康熙桐城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49.

[6]桐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7]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8]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

[9]王列生.桐城地域文化爬梳[J].东南文化,1991(2):22-27.

[10]金鼎寿.桐城续修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

[11]崔莫愁.安徽乡土谚语[M].合肥:黄山书社,1991.

[12]徐国治.桐城县志略[M].安徽省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五年排印:46.

[13]姚兴泉.龙眠杂忆[M].桐城:桐城县税务局知青印刷厂,1982.

[14]武占坤.中华风土谚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5]安庆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安庆市民风民俗研究会.安庆民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57.

[16]叶濒,姚平怀,孙泉,等.桐城民俗风情图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9:201.

[17]张希玲.中国民俗文化专论[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116.

[18]陈勤建.民俗——日常情景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J].民俗研究:2007(3):5-31.

[19]戴名世.戴名世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0.

[20]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97.

猜你喜欢
桐城谚语文化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安徽桐城六尺巷
谁远谁近?
说说谚语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