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丽
谢艳丽,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扬个性,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帮助学生有效提升个性化阅读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及评价力。
个性化阅读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鼓励和允许他们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方式、方法。
(一) 公认评价,培养审美意识,提升阅读鉴赏力
即赞同别人的意见或对别人的做法表示赞赏,并说明自己赞同或赞赏的理由,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以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二课时教学片断为例:
师:在描写少先队员劳动的时候,作者用到了两个象声词,叮叮当当和哗哗流淌,同学们读一读,加上这两个词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两个词让人感受到少先队员劳动非常热闹,心情非常愉快。
师:会读书,从文字中读出了心情!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读这一段,把少先队员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生:“掀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溪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写出了植树造林的场面和劳动改造自然的欢乐。第一位同学在我的鼓励下,将第二自然段描写植树热闹场面的句子读得抑扬顿挫,也读出了少先队员愉快的心情,我的心中甚是欢喜,却没有急着将感受说出来,因为这是我精心挑选的一位朗读能手,当看到很多学生面露赞赏之色,有的甚至连连点头,我更加确定要将这个宝贵的点评机会留给大家,这赞赏定是发自内心的。前两个孩子的评价在我预料之内,令我惊讶的是第三个孩子在评价后也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读得热闹且欢快。赞美是朵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我赞赏,自我评价也可以成为一种鼓励,成为阅读的动力。
(二) 补充评价,培养完整思维,提升阅读表达力
即在听取别人的发言后,在赞同的同时,补充自己的意见,这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同样,以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二课时教学片断为例:
师: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
生:我觉得“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这句话好,生动有趣,让人仿佛看到五彩小鸟展翅飞翔的情景。
生:我补充,第六小节是用拟人手法来写的。写小兔、小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些动物显得特别可爱,让人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气氛。
在品味词句的优美时,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抓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补充,使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感受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完整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出各自不同的理解,达到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三) 对比评价,培养辨析能力,提升阅读评价力
即当问题的答案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时,让学生进行比较,意在培养学生辨析能力。
师:同学们都读了《三十六计》,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计策?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金蝉脱壳”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诸葛亮实在太聪明了,他让姜维做个和他一样的假人,吓得魏兵不敢轻举妄动,趁机逃走。现在是指用计策逃脱,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
生1:我觉得“瞒天过海”这个计策很有意思,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对待亲人、同学、老师、朋友,偶尔使用欺瞒的手段也是可以的。
师:……
是啊,战争中使用“瞒天过海”的计策,也许能取得胜利,对待亲朋好友也如此的话,估计得来的只会是失望或伤心。这场争辩在带给那位男生震撼的同时,也触动了我,本想主动纠正那位男生的观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真知灼见,却未想被这位女生捷足先登,继而引发大家对“瞒天过海”这个成语的一连串思考。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应该得到尊重,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和个人的见解应该被关注。“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评价中获益,并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公认评价、补充评价和对比评价等自我评价策略,帮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辩一辩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其审美意识、完整思维、创新思维、辨析能力,不断提升鉴赏力、表达力、创造力、评价力,从而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